- ISBN:97875201816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20181655 ; 978-7-5201-8165-5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从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历经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中找到“洋为中用”的影子,发现洋务运动著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口号,看似与该词义相近。在分析文明戏期间莎剧演出与洋务运动之间的联系,发现文明戏之所以存在利用舞台莎演抨击专制时政的社会化现象,纯粹是爱国导演、演员出于社会责任感利用“幕表制”表演手法对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自觉化改演的产物。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突破前人或话剧戏曲兼重或侧重于戏曲莎演的研究局限,专以话剧莎演为研究对象,秉承莎氏戏剧文本与话剧表演手法相结合、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以时间为主线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层面对莎剧演出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对比,厘清不同历史时段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接受态度与方式之异同,归纳演绎出话剧莎演政治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建构起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剧演出体系,拓展了中国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目录
节 话剧在中国的肇始
第二节 莎士比亚初入中国
第三节 莎士比亚翻译家林纾
第四节 莎士比亚在文明戏舞台上的演出
第二章 莎士比亚与初期话剧(1919~1930):文化模仿
节 胡适与莎士比亚
第二节 田汉与莎士比亚
第三节 上海戏剧协社与1930年《威尼斯商人》演出
第三章 莎士比亚与战时话剧(1931~1948):文化武器
节 1937年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二节 余上沅与国立剧校的莎剧演出
第三节 上海沦陷时期李健吾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
第四节 黄佐临与《乱世英雄》演出
第四章 莎士比亚与“十七年”话剧(1949~1966):文化写实
节 “十七年”期间的话剧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第二节 胡导与莎士比亚演出
第三节 张奇虹与1961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五章 莎士比亚与新时期话剧(1977~1989):文化探索
节 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第二节 张奇虹的《威尼斯商人》演出
第三节 徐晓钟与1980版《马克白斯》
第四节 徐企平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第六章 莎士比亚与多元化话剧(1990至现今):文化改编
节 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第二节 林兆华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第三节 田沁鑫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孙艳娜,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会员。曾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文化、美国文学文化、教育学硕士学位,后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莎士比亚。发表的文章中“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被《新华文摘》大篇幅转载,“论文明戏对莎士比亚的文化转译”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获“田汉戏剧奖论文一等奖”;出版英文专著Shakespeare in China,独著《简明德语基础语法》,出版译著《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从晚清到21世纪》;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研究”通过同行专家鉴定,鉴定意见为“良好”。
-
(精)莫奈手稿
¥34.1¥138.0 -
艺术教育
¥8.1¥26.0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6¥12.0 -
奇普.基德的设计世界:关于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尼尔.盖曼.伍迪.艾伦等作家的书籍设计故事
¥60.1¥169.0 -
观众心理美学
¥8.9¥29.8 -
绯闻艺术史
¥30.6¥68.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19.6¥5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3.6¥8.8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3.2¥7.6 -
礼器碑: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
¥3.8¥9.6 -
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精)
¥25.5¥69.0 -
友妖经
¥19.4¥68.0 -
中国绘画史纲
¥18.2¥35.0 -
纸上交响(平装)
¥7.9¥23.0 -
秋兴八首:千古绝唱
¥9.6¥32.0 -
宋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
¥3.3¥7.8 -
梵·高手稿-精装
¥40.9¥138.0 -
名画中的狗(八品)
¥23.8¥68.0 -
宋苏轼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6.4¥20.0 -
宋赵佶秾芳诗五色鹦鹉诗帖-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