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通史04·解元:他们的元朝
- ISBN:978750755452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07554526 ; 978-7-5075-5452-6
本书特色
惟元氏之有国,本朔漠以造家。事兵戈而争强,并部落者+世;逐水草而为食,擅雄长于一隅。逮至成吉思之时,聚会斡难河之上,方尊位号,始定教条。既近取于乃蛮,复远攻于回纥。渡黄河以蹴西夏,逾居庸以瞰中原。太宗继之,而金源为墟。世祖承之,而宋篆遂讫。立经陈纪,用夏变夷。肆宏远之规模,成混一之基业。爰及成、仁之主,见称愿治之君。唯祖训之式遵,思孙谋之是遗。自兹以降,亦号隆平。丰亨豫大之言,壹倡于天历之世;离析涣奔之祸,驯致于至正之朝。徒玩细娱,浸忘远虑。权奸蒙蔽于外,嬖幸蛊惑于中。周纲遽致于陵迟,汉网实因于疏阔。由是群雄角逐,九域瓜分。 ——(明)李善长《进表》
内容简介
元朝——我国个发源于草原文明的大一统王朝,如绵绵中华之脉上的一座奇峰,存在不过百年,却担着一身争议。它曾是铁血的征服者,也曾是多元文化的创造者与保护者,从未脱离游牧文化的束缚,亦能以开放包容的气魄混一南北,贯通中西,在世界舞台留下浓墨重彩的少见一笔。辽阔的疆域、繁荣的海运、畅通的中西交流、复杂的财政困境、蜕化的科举制度、周转不灵的基层系统……一位位不同身份的元朝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展现出元朝政治中的功过种种与独特之处。关于元朝的争议或许还将继续,专享不可否认的是,它为中华文明打下的烙印,与其他时代同样不可磨灭。 《解元:他们的元朝》属于华文出版社“华文通史”系列丛书。本书选取吉思汗、忽必烈、耶律楚材、阿合马、桑哥、朱清、张瑄、佟锁住、潘生、虞集、元明善、杨维桢、铁木迭儿、伯颜、燕铁木儿、脱脱等来自不同阶层的元朝人物,致力于多角度展现元朝的时代风貌,透过大时代下帝王、庶民、文人、权臣、改革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经历,揭示元朝社会在财政观念、基层治理、中西交流、海运开发等方面的独特性。
目录
成吉思汗:铁骑弯弓震亚欧
一、逆境崛起——乱世求生的少年时期
1. 草原英雄的诞生
2. 射杀兄弟,棱角初现 二、一统草原——构建新型统治模式
1. 依附强者,奠定基业;选贤与能,初成制度
2. 统一草原,登上汗位
三、锐意改革——奠定“蒙古帝国”的基本国家制度
1. 从部落到国家,贯彻大汗意志
2. 立法造字,塑造新式蒙古人
3. 帝国的世俗化
四、对外 征伐,改变世界
1. 征伐西夏:征服世界的**站
2. 伐金之战:从游牧战争到王朝争霸
3. 蒙古西征,撬动欧亚
五、众 说 纷纭的一代天骄
1. 分封领地:汗位争夺的伏笔 / 025
2. 魔王还是天骄:撼动世界的成吉思汗 / 027
耶律楚材:力行汉法促融合
一、从金国贵族到蒙古名臣
1. 生自金国的蒙古栋梁
2. 扈从西征,劝解杀戮
3. 出使燕京,忧心儒教,批判全真
4. 立法惩暴,恢复河北秩序
二、“蒙古帝国”的中原化——耶律楚材改革与“治平之世”的开启
1. 初创礼仪,维护皇权至尊
2. 十路课税,创立保民财政体系
3. 抑制诸侯,加强中央集权
4. 保全黎庶,稳定战后中原秩序
5. 编户齐民,开创二元郡县制度
6. 轻徭薄赋,革除各类政治弊端
7. 经营儒学,开以儒治国之始
三、改革的停滞 ——“治平之世”结束
1. 斡脱入朝对改革的冲击
2. 磊落孤臣的*后斗争
忽必烈:制行多元创帝国
一、总领漠南 —— 广罗人才,施行汉法
1. 蒙哥登位,统领漠南
2. 选贤任能,金莲川幕府形成
3. 文治武功,汉法治政
二、隐忍待机—— 从阿蓝答儿钩考到开平称汗
1. 收敛锋芒,随从攻宋
2. 开平称汗,锐意天下
3. 击败幼弟,稳固根基
三、建章立制 —— 奠定帝国的基 石
1. 改元迁都,汉法威仪
2. 农桑为本,理财增用
3. 强化皇权,建立省院台
四、扫清寰宇 —— 江南漠北共一家
1. 谋定后动,攻夺襄樊
2. 灭亡南宋,天下一家
3. 平定叛乱,安定北疆
五、经营帝国 ——“内蒙 外汉”的执 政方针
1. 创立行省,管辖天下
2. 南北异制,帝国繁盛
3. 怯薛预政,蒙汉二元
六、窥视四海 —— 征伐日本 和东南亚
1. 两征日本,望洋兴叹
2. 约束高丽,恩威并行
3. 用兵东南亚,徒耗国力
七、暮年风雨 —— 忽必烈的功与过
1. 帝心专断,朝堂动荡
2. 帝国的兴盛和隐患
阿合马和桑哥:义利之争多是非
一、媵人阿合马入主中书
1. 专管财赋
2. 盐铁取利,简在帝心
二、搜刮百业—— 商人理 财与朝堂争斗
1. 竭泽而渔,天下生怨
2. 专权跋扈,满朝树敌
三、积怨深厚—— 阿合马遇刺始末
1. 庙堂争权,触怒真金
2. 遇刺大都,天下震动
四、译史出身的桑哥
1. 帝师举荐,崭露头角
2. 大权独揽,理财主政
五、毁誉参半 —— 定钞法和行 钩考
1. 行定钞法,拯救时弊
2. 钩考过度,形同苛政
六、恶名遍天下—— 怯薛反击与桑哥之死
1. 行事粗暴,触怒显贵
2. 怯薛反击,事败身死
朱清与张瑄:海运畅通接南北
一、豪杰起于草莽 —— 朱清、张瑄的发迹
1. 贩卖私盐,亦商亦盗
2. 往来劫掠,投降元廷
二、从 近海到远洋 —— 大放异彩的朱、张海运
1. 南粮北运,居功至伟
2. 开辟航道,把持漕运
三、海上贸易遍南北 —— 从太仓 港到大都城
1. 经营太仓,贸易四海
2. 恩宠优渥,一时无两
3. 棉纺革新,衣被天下
四、宠渥多败亡—— 朱、张家族的倾覆祸根
1. 权财自主,朝廷忌惮
2. 聚敛不法,祸根深埋
五、人亡政不息—— 影响深远的朱、张海运
1. 受到清算
2. 海运命脉,得昌失亡
虞集和元明善:南北终究是一家
一、南北殊途生隔阂 —— 虞集与元明善的纠葛
1. 百年对峙,南北隔阂
2. 学问殊途,对立成风
二、理学遍 及生新义—— 南北文化隔阂的消弭
1. 理学北传,对立渐消
2. 教育复兴,科举助力
三、“四等人制”生弊 端 —— 失 衡的族群政治
1. 南北分职
2. 仕途坎坷,多有忧惧
四、花实叶茂自繁盛 —— 多元融合下的士人群体
1. 践行儒学的色目人
2. 道德文章,不分华夷
杨维桢:谪仙大隐隐于市
一、万卷楼上读书人—— 寻常人家的进取之路
1. 辛苦求学,希冀功名
2. 泰定乡试,得偿所愿
二、当儒家之志遭 遇 重吏之风
1. 为官天台,欲行德政
2. 得罪八雕,免官回乡
三、钱清盐场的义利纠纷
1. 任职盐场,愤懑感怀
2. 不甘合污,十年不调
四、自号铁笛—— 进 退皆忧的精神困境
1. 结交富商,悠游江浙
2. 玉山盛会,自许谪仙
五、典市杭州尘满襟,天下大乱别宦海
1. 再度出仕,催办税务
2. 天下大乱,仕途终结
六、四方平定巾背后的隐喻
1. 钻研声色,迎合市井
2. 元明鼎革,世风改易
马可·波罗:有客西来录光华
一、东方风暴与鞑靼怒火—— 大蒙古国与东西交流
1. 铁蹄纵横,撼动欧洲
2. 教廷遣使,互相观察
二、马可·波罗眼中强 大、富庶、开放的元帝国
1. 跋涉万里,跻身斡脱
2. 记录政事,生动翔实
3. 帝国富庶,历历在目
三、求全与苛责 —— 关于马可·波罗是 否来华的争辩
1. 追问质疑,失之偏颇
2.《永乐大典》,见证归途
四、东来西往不断 绝 —— 融合并举的多元发展
1. 天文算法,大放光华
2. 往来交融,异彩纷呈
佟锁住和潘生:悲欢离合是浮生
一、佟锁住归乡—— 奸人贩卖儿童风潮的缩影
1. 少年遭劫,流落他乡
2. 帝国缩影,拐卖成风
二、良法恶法相交织 —— 元朝的奴隶问题
1. 贱习恶法,同为祸根
2. 律法矛盾,禁而不绝
三、潘生千里送弱女 —— 大灾荒下庶民的挣扎求生
1. 自卖求生,远行北疆
2. 千里护送,义行扬名
四、缺失的官方救济 —— 民间自救与官府失职
1. 唯论赋税,不计民生
2. 民间自救,离心离德
3. 兴亡皆苦,祸患深埋
从铁木迭儿到伯颜:权臣握柄倾安危
一、李孟新政与延祐经理 —— 汉法与权臣的冲撞
1. 后宫权臣,勾结弄权
2. 李孟新政,无果而终
3. 延祐经理,冲突加剧
二、两都之战贻患天下—— 燕铁木儿弄权
1. 拥立文宗,武人秉政
2. 总揽国事,荒淫无度
三、权臣政治的落幕 —— 伯颜之死
1. 投机隐忍,伯颜崛起
2. 为政暴虐,众叛亲离
四、“权臣”的变 体—— 脱脱的惨淡经营与元帝国的灭亡
1. 旧政更化,变钞失败
2. 遍地烽火,无力回天
附录: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后记
节选
践行儒学的色目人 纵观整个元朝,在中央朝廷,元世祖忽必烈“内蒙外汉”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秉承着蒙古本位和四等人种族分职原则的官吏选拔任命制度,使包括理学在内的汉法,始终在权变的“用”和“名”之间飘荡摇摆,从未取得过独尊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元朝地方社会,由于遵循“各从本俗”的治理思维,汉法和汉文化不仅没有衰亡禁绝,反而开始吸纳不同的族群阶层。*终,一个大一统体系下以汉文化为衔接纽带的多族士人圈在元朝得以形成。 以元明善的交际圈为例,他的挚交好友马祖常是汪古部人,属于四等人中的色目人,其家先世本为西域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教派的贵族。他的曾祖月合乃曾跟随忽必烈伐宋和亲征阿里不哥,后官居礼部尚书。月合乃的儒学造诣非常高,马祖常甚至认为他“过于邹鲁之士”。马祖常本人也极其热衷研习儒学。延祐元年首行科举,他是乡贡**,第二年会试更得一科榜首,并在殿试中摘得右榜第二(**需为蒙古人)的好成绩。马祖常入朝为官后,以践行儒家礼法为己任,先后弹劾权臣铁木迭儿及其党羽。在推行文教方面,他是公认的经筵老成讲官,主持过大都乡贡进士的考试,担任过廷试的读卷官。在礼部尚书任上,马祖常以务求实学的标准主持贡举,选拔士人,深得人望。 马祖常对于儒学,尤其推崇《孝经》《论语》,提倡忠孝人伦,自觉维护纲常名教,乃至要求从重论处浙江因贫改嫁的寡妇。他为文尚秦汉古风,磅礴大气,诗风圆密清丽,是元朝中后期的诗文大家,以至于元文宗曾赞许其为“中原硕儒”。马祖常“自先世皆事华学”,是名副其实的“衣冠闻族”。 以马祖常为代表的色目人的汉化并非个例。很多色目人进入中原之后,为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从汉文化的爱好者,变为浸透至于根骨的儒士名流。这种变化在铁木真时代萌发,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已渐成潮流,从成宗至于顺帝朝,又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发展。他们通过同乡、姻亲、师生、座师门生与同年、同僚等社会网络,借助诗文唱酬、书画雅集、编书赠序等文化活动,与汉族士人积极交流互动,终于促成了多族士人圈的成形。虽然各族人士因固有的文化差异在汉化的速度方面快慢不一,但各族之中均有汉化士人出现。且从世祖朝开始,蒙古、色目士人的人数日渐增多,造诣日益深厚,从*初研习儒学发展为专擅文学艺术,涵盖的族群不断扩展,并由早期的贵族阶层延伸至中下阶层,对汉文化的理解也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已经形成了与汉族士人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如忽必烈的怯薛侍从廉希宪是畏兀儿人。廉希宪好读儒家经典,尤好《孟子》,被忽必烈呼为“廉孟子”。对于儒学,廉希宪是言行合一的代表。他在世祖朝始终居于高位,其行止举动,均以致君行道为准绳。在行省荆湖时,他以安民抚民为务,大兴学校,亲临讲授,德政声名远播。在朝堂之上,本着尚义抑利的原则屡次批评阿合马的敛财政治,希冀能够重振儒术斯文。廉希宪行事以廉,当时的风气,派往江南的官员,大多向南宋故官、富室索取大量的“撒花银”,他从荆湖归朝时却“囊橐萧然,琴书自随而已”。其君子风骨,丝毫不逊色于唐宋名臣。
作者简介
向珊,湖北枝江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从事以元史为主的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5¥49.0 -
清朝穿越指南
¥21.6¥45.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31.3¥68.0 -
朱元璋传
¥25.0¥39.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1.8¥68.0 -
中国通史
¥34.7¥45.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 -
硬核原始人
¥19.5¥65.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中国近代史
¥10.2¥20.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8.6¥5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5.0¥78.0 -
史学与红学
¥12.7¥26.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8.9¥45.8 -
吴晗-明朝三百年
¥1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