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中国礼乐文化丛书:中国的修养

新书--中国礼乐文化丛书:中国的修养

1星价 ¥51.6 (8.9折)
2星价¥51.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1784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32178490 ; 978-7-5321-7849-0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内圣之道,着眼点于如何提高个人的修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外王之道,着眼于如何经世致用。本书引述经典,深入浅出地阐述如何将个人修为与事业发展相融合,引导青年正心向学,修德立业。

内容简介

本书融合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诸子对完美人格的阐述,结合历史经验和理论建构,从“励志”“正心”“修身”“怀德”“向学”“立业”等六个方面详述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所应该具有的修为,引导青年了解了成就事业的核心根基。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中国自身的传统之中,运用几千年文明积累的经验、教训、策略、方法来审视我们周边的人和事,来审视我们成家立业、修齐治平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师古而不复古,才能卓然独立,超乎其上。

目录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5

引 言 11


**章 励志 12

**节 自立 14

第二节 自勉 27

第三节 自新 34

第四节 自信 39


第二章 正心 46

**节 明心 46

第二节 全性 51

第三节 慎欲 55

第四节 养气 62


第三章 修身 69

**节 养生 69

第二节 谨慎 75

第三节 省思 79

第四节 浑厚 83


第四章 德行 91

**节 大度 91

第二节 隐忍 97

第三节 善友 101

第四节 格局 105


第五章 向学 111

**节 读书 111

第二节 为学 117

第三节 深思 121

第四节 明理 125


第六章 立业 131

**节 齐家 131

第二节 处事 137

第三节 用人 141

第四节 谋略 147


结语 152

初版后记 153

修订版后记 153



展开全部

节选

【精彩书摘】: 引 言 中华文化*大的传统是什么? 是随时随地重视人的心性塑造与行为养成。 无论是唐以前所推崇的五经,还是宋元后所重视的四书,都关注于君子人格的培养、注重道德人格的完善。中华文化一直坚信: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就能够改善一个家庭;培养几个君子,就能改变一个家族;培养出一代君子,就能改良整个社会。因此,中华文化关注的核心命题,便是人改如何发展、如何完善、如何提高、如何超越,通过反省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自己、锤炼自己,成长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君子,进而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责任。 汤用彤先生曾说:“大凡欲了解中国一派之学说,必先知其立身行己之旨趣。”[ ]要了解某种学说的立场,就看其意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在中华文明中,儒家学说之所以被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关注于人的发展成长,关注于人的立身处事,期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通过读书明理,成长为具有君子人格和道德人格的人,把自己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大学》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春秋时期的“国”,是指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大者数千里,小者数十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区而已。周秦时期能接受教育的多是贵族子弟,其被作为王朝、诸侯国的储君培养,所谓的“治国”,便是在自己的封地上实现国泰民安,然后再来说天下如何如何。也就是说,无论理想有多大,都要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起,先扫一屋,再扫天下。扫一屋,便要管好家人,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慈子孝。要做到齐家,需要先修身,就是自己先成为家人的榜样。 如何才能修好身呢?要先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心正则身正,心邪则行秽,心坦荡则人光明,心龌龊则事鄙陋。正心的关键,在于诚意。对别人真诚,不撒谎不吹牛;对自己真诚,不欺骗自己,不心存侥幸,不好高骛远。诚意就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要建立在致知的基础上。致知就是有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这就需要对人情洞明、物理通达,这就是“格物”。 这样一来,儒家认为培养人有八个基本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循序渐进,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仿佛打游戏闯关一样,心性修炼、行为锤炼也要一关一关地过,一级一级地升,坚持不懈地做,毫不疲倦地走,不知不觉就会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睿智干练的精英。 这是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模式:锤炼了一个人的心性,也成就了一个人的一生;点燃了一个人梦想,就启动了一个人的发展;培育了一个人的习惯,便塑造了一个人的未来。

作者简介

曹胜高,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兼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主席等。著有《汉赋与汉代制度》《从汉风到唐音》《汉乐府全集》《国学通论》《国学导论》《图说儒家文化》《文化的格调》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