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皇帝全传/明史纪实小说系列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552186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15521862 ; 978-7-5155-2186-2
本书特色
历史小说并不好写。既然是历史小说,就不能脱离历史,大背景不能游离于历史之外。但它毕竟是小说,情节必须生动曲折,方能吸引读者。廖心一是明史大家王毓铨先生的入室弟子,既有良好的史学素养,又兼具文学才华。他写的这套明朝十四位皇帝全传,取材宏福、可信,文笔流畅,对读者而言实为赏心乐事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王春瑜 明朝的历史很精彩。明朝皇帝的故事也很精彩。历史家写不免呆板;文艺家写则往往违背历史。廖心一兼具史学功力和艺术家的素养。他师出名门,精研明史三十余年;他生长于戏剧文学大师之家,自幼受家学濡染。他写的明朝皇帝的故事既可信又好看。要想了解明史,在愉快中阅读,这套“明皇帝全传”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内容简介
本丛书作者廖心一先生原为历史学者,其创作秉持“言必有据”的原则,意在以小说的体裁书写历史,与当今通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写作迥异其趣。《隆庆皇帝全传》以小说的形式,对隆庆朝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做了全景式的展现。隆庆皇帝在位仅6年,其间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明朝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但因隆庆皇帝性格谦和,未能压制大臣,内阁权力斗争剧烈,明朝党争自此开始。
目录
目 录
**章 / 001
第二章 / 005
第三章 / 009
第四章 / 012
第五章 / 016
第六章 / 019
第七章 / 024
第八章 / 027
第九章 / 031
第十章 / 033
第十一章 / 038
第十二章 / 041
第十三章 / 045
第十四章 / 051
第十五章 / 056
第十六章 / 061
第十七章 / 064
第十八章 / 071
第十九章 / 075
第二十章 / 079
第二十一章 / 081
第二十二章 / 086
第二十三章 / 092
第二十四章 / 097
第二十五章 / 101
第二十六章 / 106
第二十七章 / 113
第二十八章 / 121第二十九章 / 124
第三十章 / 128
第三十一章 / 132
第三十二章 / 137
第三十三章 / 140
第三十四章 / 146
第三十五章 / 153
第三十六章 / 157
第三十七章 / 160
第三十八章 / 165
第三十九章 / 171
第四十章 / 175
第四十一章 / 181
第四十二章 / 186
第四十三章 / 190
第四十四章 / 195
第四十五章 / 199
第四十六章 / 205
第四十七章 / 210
第四十八章 / 214
第四十九章 / 218
第五十章 / 222
第五十一章 / 229
第五十二章 / 233
第五十三章 / 237
第五十四章 / 241
第五十五章 / 244
第五十六章 / 249
第五十七章 / 253
人名索引 / 255
节选
**章
隆庆元年正月初三日,吏部尚书杨博去首辅徐阶、三辅郭朴府上拜过年后,回
到衙门,坐等本部右侍郎吴岳。
按照二人的计议,吴岳合该去次辅李春芳、四辅高拱府上拜年。去此二家,与
去彼二家,差不多的路程,即便不能同时回到衙门,也应该相差无几。谁知这一等,
竟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既然时间不会耽搁在路上,一定是耽搁在某一府上。
杨博估计,他耽搁在高拱家里。
太宰、少宰分别给阁臣拜年,以前不知是不是曾经有过;今次杨博、吴岳分
头去各家,却是因为事情迫在眉睫。在内阁草拟的大行皇帝遗诏中有一款:对正德
十六年大行皇帝登极以来的建言得罪官员做个清理:已死的,该赠恤的赠恤;活着
的,该录用的录用。此事深得人心,举朝皆议。吏部的责任,是在百官议论的基础
上,尽快列出个名录。名录列出来,杨博、吴岳各持一份,以拜年为由,分别去征
询阁老们的意见。
郭朴、李春芳都是谦谦君子,既不会对吏部的事务多加过问,更不会对吏部拟
出的名帖横加指责。就是徐阶,也只是泛泛地议论一两句,适可而止。唯有高拱不
同。他性格刚强,勇于任事,这么大一件事,肯定有不少话要说。
终于把吴岳等回来,一看他满脸疲惫之色,就知道耗费不少精力。
“汝乔先生,千万别动气!”杨博首先劝告他。
吴岳字汝乔,山东汶上人,嘉靖十一年进士。他苦笑着问:“和谁动气?和唯约
先生,还是和人家?”
“我的意思,新春伊始,办的又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无论和谁,都别动气!”杨
博说。
“和人家动气,我怎敢;对唯约先生,我心里有愧,哪有脸动气!”吴岳道。
“汝乔先生所谓人家,是一个,还是两个?”杨博问。
“一个还不够!”吴岳道。
002
“他阅过本部所列名帖,颇有啧言?”杨博问。
二人心照不宣,你用“人家”,我就说“他”,都知道指的同一人。
“他若仔细阅过名帖,你我也无甚可说。”吴岳道。
“汝乔先生是说,吏部所拟,他看都不看?”杨博也觉吃惊。
“看是看,但仅匆匆扫一眼。”吴岳道。
“那么,他以为哪个不当赠恤,哪个不当录用?”杨博问。
“他说,海瑞海汝贤辱骂大行皇帝,是不能录用的。”吴岳道。
“海汝贤?”杨博皱起眉头,“吏部名帖上,并未列他呀!”
“我也这么对他说的,他又改口:如海汝贤者,上章言事,迹似辱骂,有损大行
皇帝圣明,是不能录用的。”吴岳道。
“那么,对本部所列人物,他有何话说?”杨博不等吴岳回答,自己说道,“他
一定会说,迹似海汝贤者,皆不可录用。”
“知此公者,吾公也。”吴岳说。
“但一两句话而已,不至于耽搁这么久呀!”杨博道。
“此公为人,唯约先生还不清楚吗!天生的讲官,一个小题目,尚且可以一而
十、十而百地讲下去,况且摆在面前的是个大题目。”吴岳说。
杨博会意地笑了笑。高拱既是大行皇帝的经筵讲官,又是今上册封裕王时在王
邸的讲官,他恨不得把全天下的人都拿来当门生看待,也在情理之中。
“唯约先生,我等如何应对?”吴岳问。
“应对何事?”杨博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唯约先生自家揣摩出来的那句话呀!”吴岳道。
“噢!”杨博恍悟,“你是说,本部所列人物,有无如海汝贤者?其实,我看他
问的不仅是有无如海汝贤者;他还在问,所列人物是否多?”
“不错,他确有此意。”吴岳说。
“这还真有点儿为难。”杨博沉吟着,忽问,“汝乔先生,你知道存翁是如何对我
说的?”
徐阶别号少湖,又号存斋。他为首辅之前,有人称他少翁,有人称他存翁,还
有人以字称他子升先生;自严嵩罢相,他成为首辅之后,朝廷上下几乎都以存翁称
呼他。
“不管如何说的,总不会把吏部所列名帖说得一无是处吧!”吴岳道。
“若以为一无是处,倒也好办。”杨博说,“存翁示曰:宜集思广益,切莫遗漏,
003
有负朝廷恩泽。”
“存翁是否仔细阅过吏部所列名帖?”吴岳问。
“至少比他人阅得仔细。”杨博说。
“但存翁未说,如海汝贤者,亦可录用吧?”吴岳问。
“说是未说,却未必没有这一层意思。”杨博道。
“是啊,未必没有这一层意思。”吴岳认同他的说法。因为朝野都知道,海瑞得
以保命,全赖徐阶在大行皇帝面前极力陈言。“而且,存翁唯恐吏部所列人物少,这
是听得出来的。内阁诸公,一则唯恐多,一则唯恐少,难怪唯约先生觉得为难。”
“其实,想透了,就不觉得为难。”杨博又说。
“怎么?”吴岳问。
“权当没有今日你我各府之行呗!”杨博道。
“唯约先生的意思,谁家之言也不听?”吴岳问。
“对,就是这个主意。”杨博道。
五日,吏部奏上请录用的建言得罪诸臣及请赠恤的死难诸臣的名单。
建言得罪诸臣包括:
通政使樊深;
都给事中丘橓、杨思伊、尹相、魏良弼、李用敬,左给事中陈瓒,给事中吴时
来、周怡、沈束、顾存仁、赵輄、张选、袁世荣;
御史何维柏、赵锦、张登高、黄正色、方新、张槚、凌儒、申仲、王时举、
冯恩;
郎中徐学诗、周冕,主事张翀、董传策、刘世龙、唐枢;
大理寺正毋纯德。
当日补官的有:
陈瓒、吴时来,吏科;赵輄,礼科;袁世荣,兵科;
张登高、凌儒,浙江道;方新,江西道;张槚,湖广道;何维柏、赵锦,河南
道;申仲,山东道;王时举,山西道;
张翀、董传策,刑部。
死难诸臣分为三等:
**等,被处死者,包括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左中允郭希颜、锦衣卫经历沈鍊、
给事中杨允绳。
004
吏部议,此等官员当赠荫谕祭。
第二等,被杖死者,包括太仆寺卿杨*,翰林院编修王思,给事中薛宗铠、何
光裕、裴绍、张原,御史浦鋐、曾翀、叶经,主事周天佐、仵瑜、臧应奎、殷承叙。
吏部议,此等官员宜复官赠荫。
第三等,被谴而死者,包括左侍郎唐胄,都御史李璟,翰林学士丰熙,修撰杨
慎,编修杨名,检讨王元正,赞善罗洪先,大理寺左少卿徐文华,都给事中张翀、
张侃、刘济、刘琦,御史马录、程启元、卢琼、陈让、桑乔、包节、王宗茂、余翱、
方一桂,郎中余宽、黄待显、陶滋、相世芳、王与龄,员外郎刘魁,佥事章钥。
吏部议,此等官员宜复秩赠官。
此外,如吏部尚书熊浃谏止箕仙,御史杨爵弹击权贵,例与第三等同,但宜与
**等同恤。
皇帝批复,如吏部所议。
作者简介
廖心一,1946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师从王毓铨先生学习明史。曾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分册》和《中国通史·明史分卷》(白寿彝主编)编委;有《明朝文职的升迁》《明朝的宦官制度》《明朝的宗藩制度》等文章发表;曾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小丛书》撰写《明朝》册;专著《正德皇帝全传》1998年由现代出版社出版。1988年移居香港,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以皇帝为中心的明史纪实小说系列的创作,在写作过程中,秉承一贯的理念:言必有据和全景描写。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中国通史
¥18.5¥45.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 -
中国庭园记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