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红楼旧址群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红楼旧址群

1星价 ¥28.4 (4.9折)
2星价¥28.4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0052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30005224 ; 978-7-5300-0522-4

本书特色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北京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紧密相连。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主要孕育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思想革命和民族觉醒的崭新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深度挖掘北京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更好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内容简介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挖掘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丰富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更好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 本册围绕北大红楼,通过与北大红楼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不同人物的故事,展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书中既有各类人物的回忆,也有历史档案的佐证,注重对历史过程的细陈,强调叙事的故事性,导向明确、资料翔实、语言顺畅。

目录

◎ 前言 / 001北京大学红楼 / 001 闪耀思想光芒的灯塔 / 003北大一院操场旧址 / 013 五四爱国先锋的集结地 / 014北大二院旧址 / 016 与红楼相伴的北大二院 / 017“亢慕义斋”旧址 / 021 红色书斋里的红色记忆 / 022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 / 026 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次演讲 / 027北京李大钊故居 / 031 “现代中国的一个完人” / 033李大钊被捕地遗址 / 040 战斗在俄国旧兵营里的“白芳渠” / 041李大钊牺牲地旧址 / 047 绞不死的崇高信仰 / 049002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主阵地》《建党伟业起点》《红楼百年话沧桑》《红楼风云人物》《红楼旧址群》《红楼旧址群故事》8种书构成,旨在深刻揭示北京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独特历史地位。丛书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系统梳理党孕育和创建的来龙去脉、内在逻辑,全景式呈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早期工人运动、早期党组织创建的历史画卷,特别是推动建立全国范围共产党组织的北京贡献。透过历史长河的风云变幻和波澜壮阔,昭示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丛书展示了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宣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探索新道路的生动实践,诠释了他们立涛弄潮、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同时,对这一时期以蔡元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辜鸿铭为代表的封建守旧派,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描述。大浪淘沙始见金。通过深刻剖析各色人物的人生抉择和命运轨迹,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坚定信仰。丛书选取以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长辛店机车厂等为代表的30多处革命旧址,讲述其中发生的红色故事,挖掘其中承载的精神内涵,描绘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红色轨迹,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重温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探寻红色基因的活水源头。丛书是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大众的普及性、通俗性党史学习读物。布局上,坚持以时间为线索,力求统分结合、环环相扣、融为一体;内容上,坚持以建党为主旨,力求探流溯源、撷英采华、彰显初心;叙事上,坚持以史话为体裁,力求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简洁明快,努力打造一套权威翔实、可读可学的精品力作。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会点上,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002李大钊烈士陵园 / 054 “播火者”铸就的精神丰碑 / 055毛泽东**次来京居住地旧址 / 061 小巷深处的热血青年 / 063毛泽东第二次来京居住地旧址 / 067 驱张运动的大本营 / 069杨昌济故居 / 074 欲栽大木柱长天 / 075《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 080 从宣传民主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高地 / 081《向导》周报办公地旧址 / 088 胡同深处的革命“向导” / 090京报馆旧址 / 094 引领新闻救国的光辉旗帜 / 096赵家楼遗址 / 102 五四烽火耀神州 / 103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 107 茶社里的风云际会 / 108陶然亭慈悲庵 / 112 秘密据点里的秘密会议 / 113高君宇烈士墓 / 117 刺破黑暗世界的宝剑 / 118马骏烈士墓 / 124 骏马奔驰垂丹青 / 126003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 / 131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 / 133中法大学西山碧云寺旧址 / 138 西山地区**个党支部 / 139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 143 蒙古族共产党员的摇篮 / 144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 / 147 “小红楼”孕育“大抱负” / 148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 152 北方工人运动的起点 / 153长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 / 156 唤起工人自觉斗争的先声 / 158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 / 162 铁匠铺里闹工潮 / 163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 / 167 二七惨案的历史见证 / 168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 / 173 北方工人运动的摇篮 / 174长辛店二七烈士墓 / 178 从普通工人到工会骨干 / 179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 181 长辛店工人运动的历史见证 / 183 ◎ 后?记 / 189
展开全部

节选

海棠依旧笑春风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院内,曾经有两株茁壮的海棠树,是百年前李大钊携全家入住后亲手栽种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海棠树依旧随风摇曳,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1920年春天,李大钊从好友黄裕培、马实华夫妇那里租下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一所三合院。8月下旬,他回家乡河北乐亭大黑坨村休假。9月初,李大钊携家人来到北京,住进35号院,这也是他在北京居住时间*长的一处居所。房东黄裕培是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时的同班同学,也是交往深厚、知根知底的朋友。35号院分南、北两个院落,李大钊一家住北边院子,地处曲折的胡同中段,环境非常幽静。大门开在西北角,正房三间带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李大钊夫妇住在北房东屋,中间堂屋是餐厅,西屋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长女星华住西耳房,次女炎华、次子光华、小女儿钟华先后住过东耳房。西厢房是李大钊的书房兼会客室,三间合成一个大通间,北、西、南三面靠墙摆着4个大书柜,西墙边是一架黑色踩踏式旧风琴,东面窗户下是一张大写字台。东厢房北屋由长子葆华居住,南侧两间相通,是专门为学生、朋友和党内同志准备的客房。016红楼旧址群故事(二)1916年,李大钊留日归来,受聘北京大学。妻子赵纫兰是识字不多的乡下小脚妇女,且年长李大钊近6岁,初到北京时,不少客人把她错认为保姆。在外人眼里,李大钊夫妇不太般配,曾有人劝李大钊将“糟糠之妻”下堂。李大钊说:我祖父年迈,只赖妻子在家服侍。我留学所需学费,也都是她辛苦经营、典当挪借而来,实属不易。他对妻子赵纫兰心怀感激,觉得“爱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他还撰文指出:“牺牲的精神便是爱”;“两性相爱,是人生*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纯洁、崇高,不可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他认为:“一夫一妻之制,古来*尚,有百年偕老之格言,*属难得!”赵纫兰温良宽厚、持家勤俭。从妻子身上,李大钊看到了中国妇女“平和、优美、慈爱”的优良品格,感受到夫妻感情真挚对子女教育、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他亲切地称呼妻子为“三姐”或“兰姐”。在他的耐心帮助下,赵纫兰开始识字,逐渐从阅读报刊、写简单信件,到能读《红楼梦》。回到家里,李大钊帮妻子做饭、照料孩子,没有一点儿教授的架子。家里来人很多,无论名人到访,还是客人光临,李大钊都会把妻子请出来见面介绍。见面前,他让妻子换上合适的衣服,帮她扣好扣子、拉平衣襟。客人们看到这位缠着小脚的夫人受到大名鼎鼎北大教授如此关爱,都十分感动。夫妻二人相敬相爱,琴瑟和谐,共同肩负起家庭的重担。

作者简介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是市委主管党史研究、宣传教育的工作部门;杨胜群系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的著作编辑和生平、思想研究工作;李良,现任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运史专业),高级政工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