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修辞学

视觉修辞学

1星价 ¥94.5 (7.5折)
2星价¥94.5 定价¥1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206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301320648 ; 978-7-301-32064-8

内容简介

传统的修辞学主要关注语言文本的修辞问题,而视觉修辞学(visual rhetoric)则是视觉文化时代修辞学亟待拓展和延伸的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其主要关注以视觉文本为修辞对象的修辞实践与方法。作为一种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视觉修辞学意为研究视觉文本修辞语言、活动与规律的学问。本书立足视觉修辞学的学术史考察,沿着修辞学的“学科建制”思路与要求,从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搭建视觉修辞学的知识系统,即视觉修辞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文化时代人类在视觉修辞意义上的生存方式及对话体系。在内容构成上,本书上编主要探讨视觉修辞学原理与理论,核心关注视觉修辞学的学术范式、意义原理、认知模式三大命题;下编主要探讨视觉修辞学方法与批评,核心关注视觉修辞学的分析方法和批评范式两大命题。

目录

目录
绪论 理解视觉修辞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上编 视觉修辞学原理与理论
**章 视觉研究与视觉修辞学范式
**节 视觉研究:从学术范式到学科身份
第二节 视觉议题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
第三节 视觉修辞学范式:认识论与问题域

第二章 语图互文与语图关系研究
**节 语图关系认知的“修辞之维”
第二节 哲学史上的“语图之辩”
第三节 语图论:语图互文与视觉修辞分析

第三章 符号语境与图像释义规则
**节 图像学与图像释义系统
第二节 语境与图像意义的锚定
第三节 语境论:释义规则与视觉修辞分析

第四章 隐喻/转喻与视觉修辞结构
**节 隐喻和转喻:人类生存的两种思维方式
第二节 隐喻论:转义生成与视觉修辞分析
第三节 转喻论:图像指代与视觉修辞分析
第四节 隐喻与转喻的表征互动:从语言到图像

第五章 视觉意象与形象建构机制
**节 “言意之辩”与“象”的出场
第二节 意象论:意中之象与视觉修辞分析
第三节 文化意象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加工机制

第六章 视觉图式与图像认知模式
**节 作为修辞问题的图式
第二节 图式理论的哲学起源
第三节 完形图式与图式的结构
第四节 意象图式与思维的框架

下编 视觉修辞学方法与批评
第七章 视觉修辞分析方法
**节 媒介文本与视觉修辞方法
第二节 空间文本与视觉修辞方法
第三节 事件文本与视觉修辞方法

第八章 视觉框架分析模型
**节 从语言框架到视觉框架
第二节 视觉框架分析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视觉框架分析:框架层次与方法模型
第四节 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

第九章 视觉修辞批评范式
**节 传统修辞学与视觉修辞批评
第二节 新修辞学与视觉修辞批评
第三节 视觉话语建构的修辞批评模型
第四节 图像事件运作的修辞批评模型

第十章 图像史学修辞批评
**节 观念史研究基本范式与路径
第二节 观念史研究的视觉修辞方法
第三节 图绘 “西医的观念”:晚清西医东渐的视觉修辞实践批评

结语 形象、修辞性与社会沟通的视觉向度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涛,1981年12月生,甘肃省庆阳市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选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视觉修辞学、环境传播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出版《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融合新闻学》等著作,担任广东省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国家线下一流课程“新闻采写Ⅱ”负责人,主讲MOOC“新媒体文化十二讲”“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和“New Media & Cultural Studies”。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曾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目前兼任《中国教育报》专栏作者,作品四次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两次为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