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9258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47925843 ; 978-7-5479-2584-3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笔墨传统入手演绎中国画形式语言的衍变历程,当笔墨作为绘画语言的物质承载,它所具有的表意功能因文化视角的设定而具有了全新的意义。 中国画重画(勾画)轻绘(染绘)的技法传统是如何形成的?从“彰施五彩而作绘”的唐虞时代到“水墨很为上”“运墨而五色具”的审美标准的建立,这其间绘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变化?书中对这一连串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笔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艺术语境问题,扩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方法和角度。 轩敏华在导论中提到,笔墨在新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被不断追加和纯化,其外延被不断填充和超越。对笔墨发展图景的全息展示,是一个牵涉到物/我、天/人、主/客、内/外等对偶范畴关系的复合链式结构。作者基于图像,从绘画材料、绘画观念、文献论证等多个方面,阐释笔墨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性,讲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生态关系。
目录
导 论
**章 画缋之事:有关绘画发生学的另类阐释
**节 画缋考辨
第二节 文饰之具
第三节 重画轻绘
第二章 丹青之象:阴阳和合的色彩理念
**节 彩之善者
第二节 依坎附离
第三节 阴阳之性
第三章 图载之意:文立道生的形上自觉
**节 左图右史
第二节 以图法象
第三节 以书入画与写、画之分
第四章 写意为名:染绘的笔法化倾向
**节 画障之法
第二节 有笔有墨与笔、墨合一
第三节 生纸之用
节选
第二章 丹青之象:阴阳和合的色彩理念 “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联系《说文解字》中许慎对“青”字的解释来看,以从“生”“丹”,对应东方的“青”字与“丹”相搭配来组词的行为本身就有着基于“五行”观念的内在依据。对此,段玉裁解释道:“俗言信若丹青,谓相生之理有必然也,援此以说从生丹意。”尽管早在《考工记》中就存在着以青与赤相配合的“文”象之记载,但从以“丹青”作为彩色乃至绘画代称的用法出现的时段来看,例多见于汉以后的文献,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丹青普遍用作色彩乃至绘画的代称之前,人们大都好以“玄黄”作为色彩的称名,如: 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 献环琨与深缡兮,申厥好以玄黄。 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 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 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 毕竟,和以类似的方式组合起来以代指画缋色彩体系的词语——“玄黄”相比,后者以“天地之文”配称彩色的方式似乎更具包孕万象的宏大气魄,甚至以“玄黄”代指彩色的用法比“丹青”还要古老,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为何人们*终却选择了以“丹青”作为指代绘画的常用词汇呢?通过对文献的考稽不难发现,除了指代绘画的这一用法之外,“丹青”用以示信和指称文字之事的用法亦均源于两汉。本乎此,在汉代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对和“丹青”有关的诸义项的释读便成为我们厘清个中原因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轩敏华,1977年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中国绘画研究方向博士,现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
-
艺术教育
¥7.0¥26.0 -
奇普.基德的设计世界:关于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尼尔.盖曼.伍迪.艾伦等作家的书籍设计故事
¥45.6¥169.0 -
观众心理美学
¥8.0¥29.8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0¥12.0 -
(精)莫奈手稿
¥45.3¥138.0 -
宋苏轼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4¥20.0 -
绯闻艺术史
¥23.1¥68.0 -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
¥44.1¥58.0 -
人物造型解剖(九品)
¥11.6¥45.0 -
(精)哗众取宠(八品)
¥18.9¥59.0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2.4¥5.2 -
纸上交响(平装)
¥9.9¥23.0 -
宋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
¥2.3¥7.8 -
礼乐文化与中国审美形态
¥21.5¥58.0 -
花与女组画
¥4.3¥4.8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2.0¥5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6¥30.0 -
名画中的狗(八品)
¥23.8¥68.0 -
管领风骚三百年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 叁集
¥16.5¥50.0 -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八品)
¥18.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