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道疾病学

包邮肠道疾病学

¥203.8 (7.9折) ?
1星价 ¥203.8
2星价¥203.8 定价¥2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02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02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030690210 ; 978-7-03-069021-0

内容简介

《肠道疾病学》从肠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特征等方面展开介绍,并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肠道疾病学》结合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新进展,突出了肠道疾病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转化医学、内镜表现、精准诊疗等方面的*新成果,并纳入了肠道衰老与健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消化道的表现等内容,是一部肠道疾病领域比较重要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章 肠道胚胎发育与结构 1
**节 肠道的胚胎发育 1
第二节 肠道解剖学与组织学 2
第三节 肠道血液循环 6
第四节 肠道黏膜屏障 9
第五节 肠道微生态 10
第二章 肠道的消化与吸收 14
**节 肠道的消化与吸收 14
第二节 肠液的组成及功能 16
第三节 肠道激素 16
第四节 肠道动力 20
第三章 肠道衰老 25
**节 肠道衰老的概念 25
第二节 衰老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26
第三节 肠道微生物与衰老 29
第四节 肠道衰老与全身健康 31
第四章 十二指肠疾病 33
**节 十二指肠溃疡 33
第二节 十二指肠肿瘤 38
第三节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40
第四节 十二指肠憩室 43
第五节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44
第五章 小肠憩室 48
**节 小肠憩室解剖 48
第二节 小肠憩室炎 52
第三节 小肠憩室出血 54
第六章 小肠淋巴管与血管性疾病 57
**节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57
第二节 小肠血管瘤 60
第三节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 62
第七章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67
**节 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67
第二节 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71
第八章 小肠细菌移位 75
**节 病因学 75
第二节 病理学 77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77
第四节 诊断 79
第五节 治疗 81
第九章 肠道菌群失调 85
**节 病因学 85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分型 86
第三节 诊断 86
第四节 治疗 87
第十章 肠道息肉 93
**节 病因和流行病学 93
第二节 病理学 94
第三节 分子病理学 103
第四节 诊断 106
第五节 治疗 111
第十一章 肠道家族性息肉病 117
**节 腺瘤性息肉综合征 117
第二节 错构瘤性息肉综合征 127
第十二章 肠道平滑肌瘤 134
**节 病因学 134
第二节 病理学 13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36
第四节 诊断 136
第五节 治疗 139
第十三章 肠道脂肪瘤 142
**节 病因学 142
第二节 病理学 14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43
第四节 诊断 143
第五节 治疗 147
第十四章 胃肠道间质肿瘤 150
**节 病因学 150
第二节 病理学 150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52
第四节 诊断 152
第五节 治疗 154
第十五章 肠道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159
**节 病因学 159
第二节 病理学 160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61
第四节 诊断 162
第五节 治疗 165
第十六章 肠淋巴瘤 170
**节 病因学 170
第二节 病理学 171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73
第四节 诊断 173
第五节 治疗 176
第十七章 结直肠恶性肿瘤 179
**节 病因学 179
第二节 病理学 180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81
第四节 诊断 182
第五节 治疗 186
第十八章 溃疡性结肠炎 191
**节 病因学 191
第二节 病理学 19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194
第四节 诊断 197
第五节 治疗 199
第十九章 克罗恩病 205
**节 病因学 205
第二节 病理学 206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07
第四节 诊断 209
第五节 治疗 212
第二十章 肠道特殊类型溃疡 219
**节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219
第二节 单纯性回肠末段溃疡 222
第三节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 225
第二十一章 肠结核 230
**节 病因学 230
第二节 病理学 231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32
第四节 诊断 233
第五节 治疗 238
第二十二章 病毒性肠炎 240
**节 常见病毒性肠炎 240
第二节 巨细胞病毒性肠炎 243
第二十三章 细菌性肠炎 248
**节 病因学 248
第二节 病理学 249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50
第四节 诊断 251
第五节 治疗 251
第二十四章 细菌性痢疾 253
**节 病因学 253
第二节 病理学 253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54
第四节 诊断 254
第五节 治疗 255
第二十五章 阿米巴痢疾 257
**节 病因学 257
第二节 病理学 258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58
第四节 诊断 258
第五节 治疗 261
第二十六章 假膜性结肠炎 263
**节 病因学 263
第二节 病理学 26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65
第四节 诊断 265
第五节 治疗 267
第二十七章 真菌性肠炎 272
**节 病因学 272
第二节 病理学 273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73
第四节 诊断 274
第五节 治疗 275
第二十八章 肠伤寒 278
**节 病因学 278
第二节 病理学 279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79
第四节 诊断 280
第五节 治疗 282
第二十九章 艾滋病相关性肠炎 285
**节 病因学 285
第二节 病理学 287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89
第四节 诊断 290
第五节 治疗 291
第三十章 放射性肠炎 293
**节 病因学 293
第二节 病理学 293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294
第四节 诊断 297
第五节 治疗 298
第三十一章 化疗性肠炎 303
**节 病因学 303
第二节 病理学 305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10
第四节 诊断 312
第五节 治疗 314
第三十二章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326
**节 病因学 326
第二节 病理学 326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27
第四节 诊断 327
第五节 治疗 331
第三十三章 胶原性肠炎 333
**节 病因学 333
第二节 病理学 333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34
第四节 诊断 335
第五节 治疗 337
第三十四章 麸质过敏性肠炎 341
**节 病因学 341
第二节 病理学 34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45
第四节 诊断 345
第五节 治疗 352
第三十五章 缺血性肠病 356
**节 病因学 356
第二节 病理学 358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58
第四节 诊断 360
第五节 治疗 365
第三十六章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367
**节 病因学 367
第二节 病理学 368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69
第四节 诊断 371
第五节 治疗 374
第三十七章 阑尾炎 377
**节 病因学 377
第二节 病理学 378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79
第四节 诊断 380
第五节 治疗 386
第三十八章 门静脉高压性肠病 391
**节 病因学 391
第二节 病理学 39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392
第四节 诊断 397
第五节 治疗 401
第三十九章 肠淀粉样变 404
**节 病因学 404
第二节 病理学 405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405
第四节 诊断 407
第五节 治疗及预后 410
第四十章 蛋白丢失性肠病 413
**节 病因学 413
第二节 病理学 41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415
第四节 诊断 418
第五节 治疗 423
第四十一章 肠梗阻 426
**节 病因学 426
第二节 病理及病理生理学 426
第三节 诊断 427
第四节 治疗 428
第四十二章 短肠综合征 431
**节 病因学 431
第二节 病理及病理生理学 431
第三节 诊断 433
第四节 治疗 433
第四十三章 结肠黑变病 437
**节 病因学 437
第二节 病理学 438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438
第四节 诊断 439
第五节 治疗 441
第四十四章 其他系统疾病在肠道表现 443
**节 白塞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 443
第二节 腹型癫痫 446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447
第四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 449
第四十五章 肠功能紊乱 463
**节 肠易激综合征 463
第二节 功能性腹胀 467
第三节 功能性腹泻 469
第四节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470
第五节 麻醉剂肠道综合征 470
第四十六章 便秘 475
**节 功能性便秘 475
第二节 诊断与分型评估 477
第三节 治疗 478
第四节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 480
第四十七章 肠内营养 485
**节 肠内营养概念 485
第二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区别 485
第三节 肠内营养适应证 486
第四节 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 488
第五节 肠内营养的应用 489
第六节 肠内营养管的使用 494
第四十八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消化道的 表现 496
**节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496
第二节 病理学 497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497
第四节 诊断 498
第五节 治疗 500
第六节 预后与预防 500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肠道胚胎发育与结构 **节 肠道的胚胎发育 一、肠道的胚胎发育 当胚胎发育至第3~4周时,由于三胚层发育速度不均衡,胚盘向腹侧卷折,形成圆柱状胚体。卵黄囊顶部的内胚层被包卷入胚体内,形成一条头尾走向的封闭管腔,称为原始消化管或原肠。原肠分为三段,头段称为前肠,中段称为中肠,尾段称为后肠。中肠与卵黄囊相连,随着胚体的发育,卵黄囊相对变小,它与中肠的连接部也逐渐变细,形成卵黄蒂。卵黄蒂于胚胎第6周闭锁并逐渐退化消失。十二指肠由前肠尾段和中肠头段共同形成,小肠至横结肠右2/3部的肠管由中肠发育而来,横结肠左1/3部至肛管上段的肠管由后肠发育。 胚胎第4周,中肠为一条直管,以背系膜连于腹后壁。第5周,中肠的生长速度快于胚体,致使肠管向腹部弯曲而形成U形中肠袢。中肠袢以卵黄蒂为界分为头支和尾支。中肠袢系膜的中轴部位伴行肠系膜上动脉。 第6周,中肠袢生长迅速,肝肾的发育使腹腔容积相对较小,致使中肠袢突入脐带内的胚外体腔,即脐腔,形成生理性脐疝。第6~8周,中肠袢在脐腔中生长的同时,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逆时针旋转90°,中肠袢由矢状位变为水平位,头支由上方转至右侧,尾支由下方转至左侧。这时,尾支近卵黄蒂处形成一个囊状突起,称为盲肠突。 第10周,随着腹腔容积增大,中肠袢开始陆续从脐腔退回腹腔,脐腔随之闭锁。在退回腹腔的过程中,中肠袢做逆时针180°旋转。头支转向左侧,发育为空肠和回肠的大部分;尾支转向右侧,盲肠突之前的尾支发育为回肠末段,盲肠突之后发育为升结肠和横结肠右2/3。盲肠突的近段发育为盲肠,远段形成阑尾(图1-1)。 图1-1 肠道发育示意图 A.胚胎第5周;B.胚胎第6周;C.胚胎第11周;D.胚胎第12周 引自:Bruce Carlson,2013. Human embryology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5th ed. Philadelphia:Saunders. 而后肠的大部分将发育为横结肠左1/3、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后肠末段膨大,称为泄殖腔,其腹侧头端与尿囊相连,腹侧尾端以泄殖腔膜封闭。第4~7周时,尿囊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增生突入泄殖腔内,形成尿直肠隔,*后与泄殖腔膜融合。泄殖腔被分成尿生殖窦与原始直肠。泄殖腔膜也被分为尿生殖窦膜和肛膜。原始直肠发育为直肠与肛管上段。第8周末,肛膜破裂,肛管相通。 二、肠道发育的相关畸形 1.消化管狭窄或闭锁 主要见于食管和十二指肠。第6周,消化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致使消化管腔完全闭塞。随后过度增生的细胞发生凋亡,管腔恢复正常。如果凋亡受阻,致使某一段消化管管腔变细,称为消化管狭窄。如完全无管腔,称为消化管闭锁。 2.先天性脐疝 由于脐腔未闭锁,肠管或腹腔脏器通过脐环膨出体外,称为先天性脐疝。 3.梅克尔憩室 又称为回肠憩室、Meckel憩室,因卵黄蒂近端未退化,保留一段盲囊与回肠相连形成憩室(图1-2)。 4.脐瘘 因卵黄蒂未退化,脐和肠之间形成一条瘘管,粪便可通过瘘管从脐部溢出(图1-2)。 图1-2 肠道发育畸形示意图 A. Meckel憩室;B.脐瘘;C.卵黄管残留致肠扭转 引自:Bruce Carlson,2013. Human embryology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5th ed. Philadelphia:Saunders. 5.先天性巨结肠 多见于乙状结肠,因神经嵴细胞未迁移至肠壁内,该段肠壁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缺如而不能蠕动,致使粪便淤积于病变结肠上段,久之造成肠壁极度扩张形成巨结肠。 6.中肠袢转位异常 中肠袢在发育过程中转位异常造成消化管异位,可表现为左位阑尾和肝、右位胃和乙状结肠等。 第二节 肠道解剖学与组织学 人体肠道始于幽门终至肛门,主要由小肠及大肠构成,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及肛门。各个肠段不同的结构赋予各个肠段特殊的生理功能。 一、小肠的解剖 小肠是消化管中*长的一段,成人全长5~7m,上端始于胃幽门,下续盲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三部分。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大部分被腹膜固定于腹后壁,全长25~30cm,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根据其形态及位置,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图1-3)。 1.上部 十二指肠上部长约5cm,位于第1腰椎体右侧,起自胃幽门,水平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移行为降部。十二指肠上部近侧与幽门相接的2.5cm的一段肠管,管壁较薄,黏膜光滑,无环形皱襞,临床常称此段为十二指肠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图1-3 十二指肠解剖示意图 引自:Flank H Netter,2015. 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6版. 张卫光,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降部 降部沿第1~3腰椎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体平面左移行为水平部,降部黏膜形成环状襞,在其后内侧壁有一纵行黏膜皱襞,称为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圆形隆起为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在大乳头上方1~2cm处有时可见到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管的开口。 3.水平部 在第3腰椎平面由右向左横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第3腰椎前移行为升部。由于此部位位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故肠系膜上动脉可压迫此部形成十二指肠梗阻,称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4.升部 自水平部向左上方斜行至第2腰椎左侧转向前下,与空肠相续,此处转折部形成的弯曲为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右上壁被起于右膈角的十二指肠悬肌固定。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表面的腹膜皱襞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临床称为Treitz韧带,为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二)空肠与回肠 十二指肠以下的小肠分为空肠和回肠,又称为系膜小肠,近侧2/5为空肠,主要占据腹膜腔的左上部,远侧3/5为回肠,主要占据腹膜腔的右下部。空回肠黏膜形成环状襞并有密集的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空肠与回肠的形态结构自上而下逐渐改变,故两者无明显界线。空肠管径较大,管壁较厚,血管较丰富,颜色较红;回肠管径较少,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 二、大肠的解剖 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约1.5m,起自回肠末端,终于肛门,围绕于空肠与回肠的周围呈框形(图1-4)。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是结肠与盲肠所具有的三种特征性结构。 (一)盲肠与阑尾 盲肠为大肠起始部,长6~8cm,左与回肠相连,后续升结肠,下端为膨大的盲端,后内侧壁有阑尾附着。盲肠位于右髂窝内,一般被腹膜完全覆盖,无系膜或有极短的盲肠系膜,位置相对固定。盲肠表面有3条结肠带集中于阑尾根部。 图1-4 大肠解剖示意图 引自:斯坦丁,2017. 格氏解剖学:临床实践的解剖学基础. 41版. 丁自海,刘树伟,译.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回肠与盲肠连接处称为回盲口,其黏膜折成上下2个半月形皱襞,称为回盲瓣。回盲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并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回盲瓣也是盲肠与升结肠的分界标志。 阑尾是一长2~20cm、直径为0.5~1.0cm的与盲肠相通的细管状结构,状似蚯蚓。阑尾根部较固定,尖端游离。阑尾位置多样,可在回肠下、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及回肠后,以回肠下位、盲肠后位多见。临床上通常以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即McBurney点,作为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位置。该点压痛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一个重要体征。 (二)结肠 结肠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整体呈“M”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按其所在的位置和形态,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个部分。结肠的直径逐渐递减,乙状结肠末端*细,直径约为2.5cm,是结肠腔*狭窄的部位。 (1)升结肠长15~20cm,起自盲肠上端,沿腰方肌和右肾前上升至肝右叶下方,后转向左前下方移行于横结肠,该转折处的弯曲称为结肠右曲或肝曲。升结肠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活动性小。 (2)横结肠长40~50cm,起自结肠右曲,先行向左前下方,后转向左后上方,形成略向下垂的弓形弯曲。在脾的下方转向下续于降结肠,该处弯曲称为结肠左曲或脾曲。横结肠由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 (3)降结肠长25~30cm,起自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前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降结肠亦无系膜,活动性小。 (4)乙状结肠长约45cm,于左髂嵴处起自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以系膜连于盆腔左后壁,活动度较大。如系膜过长易发生乙状结肠扭转。 (三)直肠与肛管 直肠是大肠的末段,全长约15cm,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后移行于肛管。盆膈以上的直肠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膈以下的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直肠内面有2~3条直肠横襞,可阻挡粪便下移。 直肠壶腹下段黏膜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为直肠柱或肛柱,长1~2cm。各直肠柱下方借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相连,这些皱襞称为肛瓣。肛瓣与其相邻肛柱下端形成开口向上的小隐窝,称为肛窦,其底部有肛腺的开口。肛窦感染时形成肛窦炎,可发展为肛周脓肿和肛瘘。沿肛瓣根部有一锯齿状环行线,称为齿状线。齿状线以下有宽1~1.5cm的环形隆起,称为肛梳或痔环,其深层有直肠静脉丛和增厚的肛门内括约肌。齿状线是胚胎期内胚层和外胚层的分界,齿状线上下的组织学、神经支配、血管和淋巴回流均不相同。齿状线以上是黏膜,由柱状上皮构成,受自主神经支配,无痛觉神经末梢,静脉回流入门静脉系,淋巴回流入腹腔淋巴结。齿状线以下是皮肤,由鳞状上皮构成,受体神经支配,对痛觉、触压觉和温度觉敏感,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系,淋巴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图1-5)。 图1-5 直肠、肛管解剖及组织结构示意图 引自:斯坦丁,2017. 格氏解剖学:临床实践的解剖学基础. 41版. 丁自海,刘树伟,译.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三、肠道的组织学 (一)肠道管壁组织一般结构 肠道管壁组织一般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 1.黏膜层 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是肠道各段结构差异*大、功能*重要的部分。 (1)上皮层:肠道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与管壁内的腺体相连。小肠上皮细胞间隙可散在分布少量淋巴细胞。 (2)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神经和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3)黏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有内环与外纵行两层,其收缩可促进固有层内的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以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 2.黏膜下层 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与淋巴管。黏膜下层中还有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肌的收缩和腺体分泌。 3.肌层 除肛门外,肠道的肌层为平滑肌。肌层一般分为内环和外纵两层。环行肌收缩可使管腔缩窄,纵行肌收缩可使管腔变短,两者协同使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以利于食物消化,并使食糜逐渐向下推移。肌层还有肌间神经丛,结构与黏膜下神经丛相似,调节肌层的运动。 4.外膜层 肠道的*外层为外膜。小肠和结肠的*外层,除薄层结缔组织外,还有间皮覆盖,称为浆膜,可保持肠外表面光滑,减少摩擦,有利于肠道蠕动。直肠的外膜仅由薄层结缔组织组成,无间皮,称为纤维膜。 (二)小肠组织学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各具某些特殊的组织结构特点。 1.黏膜

作者简介

吴斌,中山大学消化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中山大学消化内科学及分子生物学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广东省消化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日本佐贺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博士后。美国哈佛医学院消化内科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国家973计划“重大疾病药物新靶点及治疗机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长期致力于肝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肝硬化的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Gut、CellResearch、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著近50篇,主编出版《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学》等相关专著两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