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摭言校证

唐摭言校证

1星价 ¥38.3 (4.5折)
2星价¥38.3 定价¥8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19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册(29,702页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101151978 ; 978-7-101-15197-8

本书特色

☆ 反映科举成熟时代的专门著述《唐摭言》是一部专门拾取唐代科举相关材料而成的著作,书中不仅记载了科举制度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对举场风气和世故人情也有不少独到的观察,是一部颇有格局和体系的笔记作品。 ☆ 唐代文人墨客的“高考”故事会在科举逐渐走向支配的唐代,文士们具体生活情状如何呢?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贺、温庭筠……这些大诗人又有怎样的创作经历?《唐摭言》收集了唐代三百年间z具代表性的文人逸闻,并选录了不少诗文作品。阅读本书,似乎是在展读一幅幅文人墨客的生活画卷。 ☆《唐摭言》的完整校证本《唐摭言校证》以清乾隆刻《雅雨堂丛书》后印本为底本,参校明抄本、清影宋抄本、宋荦藏旧抄本、管庭芬抄本等多个不同时期的版本,并广泛参阅相关史料和学界成果,对书中人物和史事掌故做了较为详细的注释,书后附有作者王定保年谱、本书著录及题跋题记等相应材料,以减轻读者翻检之劳。

内容简介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是现存唐五代史料中唯一一部详细、系统地记载唐代科举制度及相关诗文掌故的专著。本书不仅记载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变迁史实,反映科举制走向成熟的制度历程,还保存了与科举相关的大量诗文作品,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文人士子们的生活情状和行为举止,直观呈现唐代举场风气和文人风貌,为研究唐代科举制度和文人生活、思想以及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文献。《唐摭言校证》以清乾隆间雅雨堂刻后印本为底本,广泛参校多种明、清时期的抄本、刻本,并考索传世文献,积极吸收学界成果,对《唐摭言》做了详细的校勘和笺证,书后还附有作者王定保年谱、本书著录及题跋题记等相应材料,是当前《唐摭言》较为规范完整的整理本。

目录

前言
凡例
徵引書簡稱

唐摭言序 (清)盧見曾

唐摭言校證卷一
統序科第
貢舉釐革并行鄉飲酒
會昌五年舉格節文
述進士上篇
述進士下篇
散序進士
兩監
西監
東監
鄉貢
廣文
兩都貢舉
試雜文
朝見
謁先師
進士歸禮部

唐摭言校證卷二
京兆府解送
元和元年登科記京兆等第牓敘
廢等第
置等第
府元落
等第末爲狀元
等第罷舉
爲等第後久方及第
海述解送
争解元叩貢院門求試後到附
得失以道
恚恨

唐摭言校證卷三
散序
謝恩
期集
點檢文書
過堂
關試
讌名
今年及第明年登科
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

唐摭言校證卷四
節操
與恩地舊交
師友
氣義

唐摭言校證卷五
切磋
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後驚

唐摭言校證卷六
公薦門生薦坐主師友相薦附

唐摭言校證卷七
起自寒苦不第即貴附
好放孤寒
升沈後進
知己


唐摭言校證卷八
通牓
主司撓悶
陰注陽受

聽響卜
自放狀頭
遭遇
友放
誤放
憂中有喜
爲鄉人輕視而得者
以賢妻激勸而得者
已落重收
放老
及第與長行拜官相次
别頭及第
及第後隱居
入道

唐摭言校證卷九
防慎不至
誤掇惡名
好知己惡及第
好及第惡登科
敕賜及第
表薦及第
惡得及第
芳林十哲今記得者八人
四凶今所記者三

唐摭言校證卷一〇
載應不捷聲價益振
海敘不遇
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人近代者

唐摭言校證卷一一
反初及第
反初不第
無官受黜
薦舉不捷
已得復失
以德報怨
惡分疎
怨怒貢直附

唐摭言校證卷一二
自負
輕佻戲謔嘲詠附
設奇沽譽
酒失

唐摭言校證卷一三
敏捷
矛楯
惜名
無名子謗議

唐摭言校證卷一四
主司稱意
主司失意

唐摭言校證卷一五
雜記
條流進士
閩中進士
賢僕夫
舊話
切忌
没用處

附録
附録一王定保簡譜
附録二歷代書目著録
附録三歷代題跋題記
附録四參考文獻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定保(870-940),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光化三年(900)进士。唐末乱离,先至湖南,官容管巡官,后至广州事刘隐,晚仕南汉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善文辞,撰有《唐摭言》十五卷。 陶绍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现任浙江科技学院教授,专研古典文学文献及古籍整理,曾出版《〈唐摭言〉研究》一书,发表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