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落与个体:三江傈僳族民歌传承调查研究

村落与个体:三江傈僳族民歌传承调查研究

1星价 ¥29.2 (4.3折)
2星价¥28.6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6581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16658116 ; 978-7-5166-5811-6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三江并流地区的三个典型村落傈僳族民歌动态传承的描述与阐释,对不同区域内五位民歌传承者个人经历的细致观察,研究不同区域内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共性和个性,分析这些歌者或传承者与社会、与历史、与音乐之间互为建构的过程,并关注在现当代语境中傈僳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试图实现对民俗艺术传承这一历史范畴、同时也是当代范畴的全面把握,对民俗学中传承与变迁的关系、地域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艺术创新与传承的关系等问题行了深入探讨。本书可供相关领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参考,也值得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绪论

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 民间音乐传承研究概述

第三节研究地域·

第四节主要概念及术语界定·

章 傈僳族民歌传承的背景

节藏彝走廊中的傈僳族文化

第二节 三江流域的傈僳族民歌

第二章 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内涵及比较

节民歌传承的内涵:歌唱传统

第二节 民歌传承方式及传承主体

第三章 民歌村落传承空间的比较

节赤恒底:民间音乐与音乐的适融

第二节 同乐村:火塘之外的歌唱

第三节黎明村:旅游地的民间歌唱

第四章三江流域傈僳族民歌传承个体的比较

节怒江民歌传承人与文化精英

第二节维西叶枝歌舞传承的“领头羊”

第三节 丽江黎明的歌者与传播者

第五章 变化中的傈僳族民歌传承

节当前傈僳族民歌传承变迁的共性

第二节地方性构建与民歌传承

第三节在线社群民歌传承观念的调查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绪论

民间歌唱行为是傈僳族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文化表征,其传承行为折射着当代地方社会的转型和变迁,在文化变迁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本书以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三江并流地区的三个典型村落傈僳族民歌动态传承的描述与阐释,对不同区域内五位民歌传承者个人经历的细致观察,研究不同区域内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共性和个性,分析这些歌者或传承者与社会、与历史、与音乐之间互为建构的过程,并关注在现当代语境中傈僳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试图实现对民俗艺术传承这一历史范畴、同时也是当代范畴的全面把握,对民俗学中传承与变迁的关系、地域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艺术创新与传承的关系等问题行了深入探讨。

节研究缘起

本书是对笔者前期怒江傈僳族民歌传承研究的扩展。傈僳族在中国境内聚居地域广泛,尤以云南省为集中。笔者对怒江傈僳族持续关注了多年,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研究地域的扩展达到开阔研究视野的目的,故此有了本书对三江流域傈僳族民歌传行调查研究的构想。本书反映了笔者对民俗学学术传统及学术语境的思考。民间歌唱作为傈僳族的一种传统民俗行为,其根本的特征在于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前两者决定了民俗是有时间延续性的集体生活方式,后者决定了民俗在传承过程中的生命活力。传承是民俗研究中为核心的部分,传承研究贯通了集体传统的形成和民俗文化变迁两个基本点。在“流动的”现代性面前,民俗传承的研究亦即变动的研究。具体到民俗艺术的现代化生存来说,民歌是流传于口头的歌唱文化,在迁徙、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其传承体现出“延续中变化”的特性,传承的发生以及应对变化的技巧和智略,均以潜默的形式溶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内容,更加本质地彰显着文化的意义与时代的变迁,更加核心地映射着地域的特征与民族的个性,更加强化地表达着当地人的自我认同。从民俗学角度展开对于民歌这一艺术活动的阐释,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情景中通过民俗行为的外显探知民歌的意义和价值,立足于民间立场,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这一艺术活动在区域——民族的文化空间中得以存续、发展和变化做出合理性的阐释。通过这个调查以期实现在民歌展的文化背景和民俗生境中整体性、系统性地探讨民歌传承,更清晰地阐释民歌传承所反映的“艺术本身的变迁和艺术附着其上的社会文化的变迁交织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变迁图景”①。相较于传统的音乐学研究多关注于对“音乐”的考察来说,本书的研究更加强调人的音乐行为以及如何解读音乐背后的意义。笔者想要呈现的是,在面向民间时,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阐释方式,怎样在社会的变迁中以及民间歌者与社会的互动中理解民间艺术之“美”的意义。在音乐——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去探讨社会文化语境变化给民歌传承带来的与民俗生活关系的变化年来,区域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书希望能从“藏彝走廊”中三江并流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的整体文化关照为基础,描述这个区域内僳僳族民歌传承的共性,并对可能出现的区域化差行比较。在当代的“全球化”趋势显见强化的新的背景下,更加重视民族艺术,并使之提升到有助于保持世界文化多元并存、多元互动的高度对待,显然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尤其是现代化高科技的出现与运用,更是程度不同地关系到当代人生活的许多方面,而当代人生活与生存状态的改变,则又必然更内

作者简介

罗梅,女,1977年出生于云南楚雄。民俗学硕士,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副要从事民俗艺术与民族文化传播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传承方式与艺术传统生成》《媒介接触对云南传统民间艺术行为的影响研究》及“Modern MediaRoles in Inheritance of Lisu Folk Songs:Ethnographic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怒江中游地区傈僳族民歌传承研究》,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参与多个科研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