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关系论稿

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关系论稿

1星价 ¥64.9 (5.5折)
2星价¥64.9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6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5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20386531 ; 978-7-5203-8653-1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索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之间的隐性联系,将乐论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试图通过对历代乐论的钩沉、剖析,寻找到其中蕴含的文学质素、美学思想,从而探讨乐论对文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影响的模式和途径。首先,从历时角度对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进行梳理,但不局限于以往的音乐美学史和文学思想史框架。总体上,按照“诗乐合德”“诗乐合淡”“诗乐合俗”的内在脉络展开。其次,在个案研究方面,一是对标志性典籍进行具体考察,二是探索诸多美学范畴、文学概念的音乐性源头,以及音乐思维进入美学领域、文学领域的过程,从而夯实乐论影响文论的理论预设。总之,将乐论与文论进行交互性研究是还原中国音乐文学传统的必要手段,也是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重要前提。

节选

  《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关系论稿》:  所以对钟嵘应该辩证地看,他不否定文学的形式美,只是反对抽象机械的形式观,在其思想深处充满了对符合音乐之美的自然声律的向往。因此,此处“韵”的含义就超越了局限于字句层面的“声韵”了,它更多地是指音乐层面的“韵律”,这也恰是构成“丹彩”的主要成分。在他看来,“弦歌诗颂”是古人的普遍行为,诗句本来就是符合音律要求的,到了近世的曹操、曹丕、曹叡这里,也是如此。但若一定从字句格律层面来考察上述诗歌,便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据此来否定上述诗歌的价值,甚至认为它们不合韵律,就非常可笑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往我们对钟嵘声律观的认识是不够彻底的,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形式,而是推崇合乎自然声韵的朴拙形式。  当然,钟嵘的认识带有明显的理想性成分,文学语言的音乐性依赖长久浸润它的文化土壤,时过境迁,当逐渐远离这种土壤的时候,从长远来看是要依赖一定的外在规约的,否则便有逐渐消失的风险。可以说,钟嵘的观点从本质上来看具有合理性,但在现实施用时却并不一定具有可行性。实际上,他在文学评论实践中也不免对诗歌形式表示肯定,比如在评价张协时,就称其:“词采葱蓓,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张协作为西晋重要诗人,其本人十分重视文学的形式之美,文学技巧层面注重“巧构形似”,这一主张的应有之义是除了重视景物描摹的真实性之外,也同样注重语辞锤炼上的功夫。钟嵘将之列为上品,而且大赞其“音韵铿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重视“真美”的诗歌理想,与其现实批评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的。  客观地说,钟嵘论“韵”更多地局限于文学实践领域,对音乐之“韵”的向往虽然带有一定的价值,但还未充分将之上升到美学层面,文学之“韵”与美学之“韵”未能充分结合。相反,沈约、刘勰等人的认识经过永明诗人、宫廷诗人、唐代诗人的不断努力,对隋唐以后的诗歌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钟嵘的价值,他带有理想性地对音乐之“韵”的坚守,使这一概念得以长久地存在评论家和创作者的意识中,为其在美学层面延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韵”从*初的音乐领域产生之后,对美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齐梁时期尤为明显。尽管这一时期,“韵”在含义、范围、用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从这一时期开始,这一概念沿着文学和美学的双重路径向前发展。齐梁之后,“韵”的双线发展模式开始变得泾渭分明,而且*初的音乐性因子也在逐渐淡化,文学之“韵”变成了简单的平仄、粘对之类的具体知识,美学之“韵”则开始泛化,甚至变得抽象而难以捉摸。通过对沈约、刘勰、钟嵘等人理论体系中“韵”的复杂样态的考察,我们知道,齐梁时期是这一概念产生之后**次大规模的应用,文学理论乃至文学创作是*早体现“韵”的本源性和复杂性的领域,在此之后,人们逐渐忽视“韵”的音乐性质素,也逐渐淡忘实践层面的“韵”与美学层面的“韵”的天然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齐梁时期对“韵”的重视及应用,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堪称后世之典范。可惜的是,齐梁文人及理论家“浑融”状态的“尚韵”倾向并未真正被延续下来。本章由于涉及的问题较为宏大,“韵”作为一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音乐文学和美学概念,其特征及流变过程绝非能以有限的文字全部涵盖。本章能做的,仅是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自知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仅希望通过如此“片面”的做法,探求某些时候被我们忽略的“深刻”事实。  ……

作者简介

  韩伟(198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龙江学者”(青年)、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中国美学、中国古代乐论的教学与研究。  已出版专著4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重大项目子项目4项,教育部、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十余项。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另获黑龙江省文艺奖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