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近代史(插图增补版)

中国近代史(插图增补版)

¥13.2 (2.9折) ?
1星价 ¥18.8
2星价¥18.8 定价¥45.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3684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1-06-11
  • 条形码:9787514368451 ; 978-7-5143-6845-1

本书特色

力邀众多高水准专家学者,全面校订文字,更正原书讹误,核查、纠正引文错误,文字完善,优于市场其他通行版本。 搜集增补作者近代史研究相关文字十余万字,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 本书特别收录珍贵历史图片数十幅,帮助读者理解历史情境,图文相得益彰,内容更加丰富。 当年的清华历史系在蒋廷黻的领导下,隐约形成了一种学派,这是与清华国学院的王国维、陈演恪迥然不同的另一种清华学派:重分析、重综合、重对历史的整体理解。蒋廷黻本人就是这一学派的身体力行者。你看一本薄薄的《中国近代史》,将史料吃透了,融合在他对历史的独特看法之中。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基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何炳棣 他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建筑在若干原始材料上,更要紧的是他发展的几个基本观念。有了这些观念的运用,他才能把这一大堆原始资料点活了。 ——李济 蒋廷黻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历史叙事,使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全部问题渊源有自,并不可怕,蒋廷黻本可以像司马迁那样潜心著述,藏诸名山,以待来者,可是他又期待像张骞那样折冲樽俎,为国立功。学术上的野心、企图并未全部实现,甚为可惜;而政治上的缺憾是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甚至没有机会像他的前任顾维钧、颜惠庆那样为大国代言。 ——马勇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 插图增补版》是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写给普通读者的近代史通俗之作。作者以极简的文字讲透了中国近百年间历史的演变、文明的冲撞、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品通透全面、不偏不倚,且学术含金量极高。该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代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该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目录

总论

章 剿夷与抚夷

一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二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三 东西对打

四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五 不平等条约开始

六 剿夷派又抬头

七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一 旧社会走循环套

二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三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四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一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二 步步向前进

三 前进遇着阻碍

四 士大夫轻举妄动

五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一 李鸿章引狼入室

二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三 顽固势力总动员

四 孙提民族复兴方案

五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六 军阀割据十五年

七 贯彻的遗教

附录一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附录二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一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二 欧洲人的蚕食

三 葡萄牙设法通商

四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五 康熙帝的外交

六 外交政策不进反退

七 马戛尔尼来华

八 英国输入鸦片

九 鸦片战争前后

十 “抚夷”的难题

十一 “剿夷外交”的代价

十二 俄罗斯侵吞国土

十三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十四 尾言

附录三 *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从顺治到咸丰)

小引

一 俄国的远东发展

二 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

三 尼布楚交涉

四 《尼布楚条约》之条文考

五 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

六 俄国假道出师与胁诱割地

七 俄国友谊之代价

附录四 琦善与鸦片战争

引言

一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附录五 南京的机会与日本的“和平”

一 九一八事变与《独立评论》

二 九一八的责任问题

三 国联调查团所指的路

四 南京的机会

五 热河失守以后

六 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

七 这一次的华府会议

八 我们目前对于中央*要的希望

九 “九一八”——两年以后

十 国际现势的分析

十一 论“日本和平”

十二 经过“满洲国”

十三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近代史 插图增补版》:  林则徐死了,徐广缙离开广东打太平天国去了,在广东负外交重任的是叶名琛。他十分轻视外人,自然不肯退让。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其次,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后,他们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这些要求除*后一项外,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性质。但是咸丰年间的中国人反而觉得税收一项倒可通融,至于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及官吏与外人往来各项,简直有关国家的生死存亡,绝对不可妥协的。  咸丰四年(1854年),英、美两国联合要求修改条约。当时中国没有外交部,所有的外交都由两广总督办。叶名琛的对付方法就是不交涉,外人要求见他,他也不肯接见。英、美两国的代表跑到江苏去找两江总督,他劝他们回广州去找叶名琛。他们后来到天津,地方当局只允奏请皇帝施恩稍为减免各种税收,其余一概拒绝。总而言之,外人简直无门可人。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  咸丰六年(1856年),叶名琛派兵登香港注册之亚罗船上去搜海盗,这一举动给了英国人开战的口实。不久,法国传教士马神父在广西西林被杀,叶名琛不好好处理,又得罪了法国,于是英、法联军来和我们算总账。  咸丰七年(1857年)冬天,英法联军首先进攻广东,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竞毫无力量。英、法不但打进广州,而且把总督巡抚都俘虏了。叶后来被押送印度,死在加尔各答。巡抚柏贵出来做英、法的傀儡,维持地方治安。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到大沽口,交涉失败,于是进攻。我们迫不得已与之订《天津条约》,接受英、法的要求,于是英、法撤退军队。  清廷对于北京驻使及长江通商始终不甘心,总要想法挽回。清廷派桂良和花沙纳到上海,名为交涉海关细则,实则想取消《天津条约》。为达到这个目的,清廷准备出很大的代价。只要英法放弃北京驻使、长江开通商口岸,清廷愿意以后全不收海关税,幸而桂良及何桂清反对这个办法,所以《天津条约》未得挽回。清廷另一方面派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布防,僧格林沁是当时著名勇将之一,办事极认真。  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各国代表又到大沽,预备进京去交换《天津条约》的批准证书。他们事先略闻中国要修改《天津条约》,并在大沽设防,所以他们北上的时候,随带相当海军。到了大沽口,看见海河已堵塞,他们啧啧不平,责中国失信,并派船拔取防御设备,僧格林沁就令两岸的炮台出其不意同时开炮,英法的船只竟无法抵抗。陆战队陷于海滩的深泥,亦不能登岸,他们只有宣告失败,等国内增派军队。  咸丰九年的冬季及十年(1860年)的春季,正是清廷与太平天国内战*紧急的时候,苏州被太平军包围,危在旦夕。江、浙的官吏及上海、苏州一带的绅士听见北方又与英、法开战,简直惊慌极了,因为他们正竭力寻求英、法的援助来对付太平军。所以他们对北京再三请求抚夷,说明外人兵力之可畏及长江下游局势之险急。清廷虽不许他们求外人的援助,恐怕示弱于人,但外交政策并不因大沽口的胜利而转强硬,北京此时反愿意承认《天津条约》。关于大沽的战事,清廷的辩护亦极有理。倘使英、法各国代表的真意旨是在进京换约,何必随带重兵?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的权利,而这种防御或者是对太平军,并非对外仇视的表示。海河虽阻塞,外国代表尚可在北塘上岸,由陆路进北京。中国根据以上理论的宣传颇生效力,大沽之役以后,英、法并不坚持要报复,要雪耻,他们只要求赔偿损失及其他不关重要之条约解释与修改。这种《天津条约》以外的要求,遂成为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的起因。  咸丰十年,英、法的军队由侧面进攻大沽炮台,僧格林沁不能支持,连天津都不守了,清廷又派桂良等出面在天津交涉,格外的要求答应了。但到签字的时候,一则英、法代表要求率卫队进京,二则因为他们以为桂良的全权的证书不合格式,疑他的交涉不过是中国的缓兵之计,所以又决裂了,英、法的军队直向北京推进。清廷改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交涉。条件又讲好了,但英使的代表巴夏礼在签字之前声明,英使到北京后,必须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这是国际间应行的礼节,但那时中国人认为这是外夷的狂悖,其居心叵测,中国绝不能容忍,载垣乃令军队捕拿英、法代表到通州来的交涉人员。这一举激怒外人,军事又起了。  ……

作者简介

  蒋廷黻,著名历史学家。1911年只身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首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的史学阵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