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357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52035780 ; 978-7-5520-3578-0

内容简介

唐振常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此书为2013年出版的《唐振常文集》(全七卷)之补编,收录作者在各类报刊上已发表的随笔、评论文章,会议发言以及未发表的手稿等。全书分为“识史”、“上海史研究”、“文化”、“学术报告座谈会及会议发言”、“地方志”、“记人”、“读书”、“香港”、“贺词”、“饮食”、“忆旧”、“其他”、“叙文”、“自序”十四篇类八十九文。所收文章内容充实,展现了作者治学、思考的一个侧面。作为史料,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唐振常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学术界的贡献。

目录

这案子翻不得

历史的昭示

岂可随意称“国贼”

民国军阀

蔡元培之大

为黄裳补白

台湾之恋

中日之间耻何多

勿忘历史——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杞忧

抗战促进化

燕大无“四大名旦”之说

黎澍学述

上海历史发展的道路——为纪念建城七百年作

上海近代化的历史思索

租界辑略

上海研究断想三题

旧话重提——关于国民性改造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开展文化史研究

一代通人蔡元培

在王金发学术讨论会暨殉难七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从吴虞研究谈历史人物评价(提纲)

附寻根究底挖史料实事求是评人物——唐振常谈《吴虞研究》(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学术秘书组)

在陈英士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提纲)

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改革开放本身就包含了文化问题

历史在前进

历史如此论定

上海城市形象的三个特点

继承传统,建立新方志学理论

上海近年修志工作回顾和建议

《川沙县志》初稿评议

《金山县志》读后

《宝钢志》第四稿评审意见

城市区志要抓住特点写出个性

《晋江市志》——富有特色之作

今世古人

从容自如一君子

我泪欲干哭黎澍

暗箭伤人

寿蔡尚思先生

此作有新意

工人运动史研究新成果——《上海工人运动史》(上卷)读后

访古讲史各得其宜

读《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疑案”读后

香港缘

高楼悄悄盖起

真假大减价

不惑之寿

贺上图新馆开馆

上海谈吃

菜馆佳名举隅

难说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三总督的题字

北大能容蔡元培否

道高犹许后生闻

吴雨僧先生百年冥诞所感

往事今思

虽有困难并非不能

解放思想一题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学术的位置

读书自识字始

复钱剑夫先生

附还要读点古书钱剑夫

逃出昆明

再谈大公报的一件往事208沪城沧桑七百年——《上海七百年》序

《上海一百年》序

《上海史研究》前言

历史与现实——《上海史研究·二编》序

光荣增斗志屈辱励雄心——《外滩》画册序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序

《上海工运志》序

《龙华镇志》序

《浦东辞典》序

史之用,得矣——朱炎初朱佩明《金山古今谈》序

《嘉定古今》序

《黎澍之路》后记

一把辛酸写电影——《李天济电影剧作选》序

时代记录记者良心——唐海《难忘的“号外”》序

《近代上海探索录》前言

《川上集》自序

《识史集》集前小引

《繁弦杂奏》小引

《半拙斋古今谈》自序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唐振常卷》自序

《史海寻渡》自序

《香江论学集》自序


展开全部

节选

这案子翻不得 《文汇读书周报》第三六〇号摘载一文,题曰《毛泽东与刘大杰谈古典文学》。文末写道:“于是,刘大杰就在一九七六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册)中,提出了‘韩愈并不是醇儒’的看法,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新鲜,但在当时一片臭骂韩愈、扬柳抑韩的声浪中,也算是有一点儿突破、不很容易的事了。”着墨不多,用词似乎也很谨慎,突破的程度只是“一点儿”,做此事也只是“不很容易”。但是,凡读过刘大杰先生《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九七六年修订本并略知此书在评法批儒中所起赫赫作用的人,都知道刘先生“臭骂韩愈”*烈,在“扬柳抑韩的声浪中”调门*高,因而也就明了这个“一点儿”、“不很容易”的分量之重。一部以儒法斗争贯穿全书的作品,一部把自己一九五八年原作的论点颠倒过来的作品,也就是说,一部全然不顾历史事实的作品,变成了坚持历史、敢于逆风而为的作品了。 我在一九七八年写过《可怜无补费精神——评修订本〈中国文学发展史〉关于韩柳的评价》一篇长文,文载《中华文史论丛》第八辑,可以复按,在此勿烦具揭修订本《中国文学发展史》对于韩愈所作的违反历史的评论,这种旧账原可不必再算。刘大杰先生是一位学者,历史已予评论。刘大杰先生又是一位文人,我不愿意引用顾炎武的“一自命为文人,便无足论”这句话。评法批儒之时,虽不能说举世滔滔,毕竟搅得一片混乱,当时耐不住寂寞,以后其事澄清,其情未始不可原。刘先生作古多年,其事寝矣。所可虑者,后人不明当时之究竟,或作本末之颠倒。为此,不得不有所言。 诚然,《中国文学发展史》修订本有韩愈非醇儒之说。其说非创自刘大杰先生,《旧唐书》作者刘昫等人早见及此,该书《韩愈传》说:“然时有恃才肆意,亦有盭孔孟之旨。”王船山谓:“王通之所以不得为真儒也。况杨雄、韩愈之利欲熏心者乎?”(《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自然离“真儒”更远了。至于理学家程朱斥韩愈非醇儒的话就更多了。韩愈身上,儒墨法思想兼而有之,以儒为主。这在古代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不足为异。柳宗元亦何尝不如是,柳比韩只是易墨为佛,他自称志在“统合儒释,宣涤疑滞”(《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来个一刀切,是不可能的。刘先生在从根本上痛斥韩愈之余,说几句韩愈非醇儒的话,又何足异。出乎刘先生原意的是,如此一来,却反证了儒法斗争说之不通。 试看刘先生评论韩愈非醇儒所举例证,共六条(也都是上举这篇文章所曾举出的),一半是说韩愈赞扬了法家,一半是指韩愈亦有“离经叛道”之处。(一)韩愈《进士策问十三首》之第五问,举管仲、商鞅之功,发一问:“而后代之称道者,咸羞言管、商氏,何哉?庸非求其名而不责其实欤?愿与诸生论之,无惑于旧说。”刘先生以是评论说,“其(按指韩愈此文)称赞法家和其针对当时政治的现实意义,十分清楚。”(二)韩愈有《读鹖冠子》一篇,对这部“杂黄老刑名”之作加以赞扬。刘先生引论说:“这和他推崇管仲、商鞅的精神是一致的。”可是,扬柳抑韩、尊法反儒的刘先生却忘了,柳宗元有一篇《辩鹖冠子》,说是“读之,尽鄙浅言也”,完全不提,一提不就不能加柳宗元以法家的帽子吗?(三)称赞韩愈的《后汉三贤赞》赞扬了“王充、王符、仲长统这三位富于法家思想倾向的人物”。于是,刘先生下结论说:“从上面三点来看,在他的思想中确实有一定的同情法家的倾向。”那么,可见儒法并不是总斗争的。 以下还有三个例证,一举韩愈《读墨子》之不赞成孟轲辟墨,二举韩愈名文《讳辩》,“从上面的两点看,说明他在儒家内部确有‘离经叛道’的地方”。这是众人所知之事,不得不尔。*后一个例证,举韩愈的《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谓与“儒学背道而驰”。谈韩愈此二作,尤其《毛颖传》,必与唐代传奇的兴起,古文运动的丰功伟业相联系,刘先生对韩作《毛颖传》,只是从柳宗元加以赞扬这个角度去评价,对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和卓然功绩,则一反他自己一九五八年的评价。抹煞、颠倒,甚而创造了古文运动中的保守派这个无中生有之词加于韩愈之身,以与其所谓革新派的柳宗元相对立。这就完全荒谬了。韩愈为古文运动的倡行者,柳宗元与之并肩战斗,韩柳于此,纯然相倚,绝无所谓对立。唐代传奇的兴起,和古文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韩愈既为古文运动之不易领袖,复写《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为传奇开先导,其作较之此后盛行的传奇,甚至同时而稍后的《莺莺传》、《长恨歌传》,虽相差远甚,然登高一呼,身体力行,其功不可磨灭。唐人行卷、温卷,多以所作传奇之类投献,其原因如赵彦卫《云麓漫钞》所记,“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韩愈以古文大家,诗才、史笔、议论均所擅场,倡之为文,影响所及,不可估量。陈寅恪先生于此所见*深,是以先生论古文运动与传奇关系及韩愈之所以为领袖*切。刘先生见不及此,且不论,谬为儒法斗争之说,力贬韩愈,不能不说是违心之论了。学者刘先生何以出此,我们不必推究所以。旧文《可怜无补费精神》的结束语于此曾有论述,不赘。 上述文章还说,刘先生在动笔修改《中国文学发展史》之前,曾写一信给毛泽东主席,提出韩愈非醇儒之理,毛复信赞同。我在一九七八年写评《中国文学发展史》修订本之时,曾有好心的朋友提醒,说毛有一信,对刘书有评。为免越“凡是”之范围,我请人查阅原信,得回复说,不过寥寥数语,未涉具体观点。此文记载毛对刘谈古典文学事,对读者有益。然文末带出旧事,以为揄扬,则是本末之倒置。这个案子是翻不得的。 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想到一事,不免赘语数句。多年以来,人们常引“君王圣明,臣罪当诛”句以斥责韩愈,这完全是断章取义的错责。我在《可怜无补费精神》文中,已揭载其事,近来还见时文中如此说。韩愈其人其思想,自有可批评处,但这句话却不可评。韩诗此句见于《拘幽操·文王羑里作》,文王拘于羑里,愤而作《幽拘操》,原诗为:“殷道溷溷,浸浊烦兮。朱紫相合,不别分兮。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使我愆兮。幽闭牢阱,由其言兮。遘我四人,忧动勤兮。”明显地怨殷政,怨纣王,诉自己无罪。韩愈感其事仿其意而作《拘幽操》,并明标《文王羑里作》为副题,诗意与文王操琴之辞相似,而更为尖锐、深刻和形象化。韩诗曰:“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是那么明显的攻击时事之混乱颠倒和纣王之无道。“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明显的是微词,是反语,是极愤怒的咒骂,又是艺术性的语言,断章取义地以此斥责韩愈甘当奴才,不亦谬乎!读书不求解,与不读书而人云亦云,同不可取。

作者简介

唐振常(1922-2020),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文章家,曾任上海、香港、天津大公报记者、编辑、采访主任,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上海文汇报文艺部主任、笔会副刊部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副所长。研究范围为中国近现代史及上海史。著有《唐振常文集》(7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