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图说七十二物候

1星价 ¥31.0 (4.4折)
2星价¥31.0 定价¥6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7386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47738689 ; 978-7-5477-3868-9

本书特色

打开这本书,从七十二物候里,读懂我们的“中国日子”。 本书开启三千年来中国人传承的时间密码——七十二物候,献给人群中,通过时间的细节辨别人生品质的人。 本书从溯源每一个物候入手,对物侯名称的选择、调整和确立,进行了完善;并新增七十二花信,花信的解说以生物属性为主,兼顾相关文化,阐述每一个物候背后的人文内涵,还原三千年来七十二物候的唯美画卷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书内文设计,既有中国传统的写意设计模式,又结合了西方特有的网格布局,中西合璧的版式使得版面的细节节奏变化舒适,内文图片和文字搭配的优势更加凸显。 本书采用环保绿色印刷,内文纸选择较厚的纯质纸,使得珍贵的图片能够更好地保持原色。 本书采用勒口外翻的新颖形式,内封特别设计有各具特色的盆景花鸟画,更有传统人文范。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有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便是截然的两样。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它高高地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 ——郑振铎

内容简介

4000年前,先民就开始观察记录的七十二物候,五天一候的时限使它成为了中国古代的周历,它涉及物候、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政事、民事、民俗、艺术等方面,因而更是一份丰厚的文化历,这种知识和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 七十二物候在商周之际初步定型后,就得到了官方、民间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受到推崇,历法、政书、史书均予以记载,以至于在唐以后纳入科举考试,唐德宗、清乾隆帝等帝王,晋陶渊明、唐王起、宋吴淑、明顾德基等文人雅士,都有吟颂。但由于自然的变化、时代的演进,它需要订正和完善,本书首*次对七十二候的候名、候应物以及相关的内涵作了较为科学、切实的考订,并作了雅俗共享的阐述;另新增了相应的、切合的花信,充分体现了“花木管时令”的哲理,力争让读者领略七十二物候及其花信真谛的同时,又体会到其中的诗情画意。

目录

目录 淑气初衔梅色浅:肇春正月六候 风人春德:一候东风解冻 花信:迎春花 舒展春信:二候蛰虫始振 花信:点地梅 迨泮春冰:三候鱼陟负冰 花信:红梅 聊献春祠:四候獭祭鱼 花信:报春花 律协春阳:五候雁北归(次北归) 花信:水仙 渐苞春月:六候草木萌动 花信:绿梅 花开鸟弄会芳春:盛春二月六候 芳诞春华:七候桃始华 花信:桃花 鸟语春芳:八候仓庚鸣 花信:杏花 禽化春气:九候鹰化为鸠 花信:瑞香 燕舞春风:十候元鸟至 花信:海棠 气奋春威:十一候雷乃发声 花信:樱桃 激薄春光:十二候始电 花信:李花 送春争得不殷勤:阳春三月六候 桐葩春苑:十三候桐始华 花信:泡桐花 鴽助春阳:十四候田鼠化为鴽 花信:银杏 虹绣春锦:十五候虹始见 花信:牡丹 萍踪春池:十六候萍始生 花信:野蔷薇 布谷春播:十七候鸣鸠拂其羽 花信:榉柳 顾春蚕:十八候戴胜降于桑 花信:迎夏 叶阴迎夏已清和:朱夏四月六候 蝼鸣夏泽:十九候蝼蝈鸣 花信:鸢尾 蚓出夏清:二十候蚯蚓出 花信:石榴 萯滋夏苗:二十一候王瓜生 花信:夏鹃 荼济夏荒:二十二候苦菜秀 花信:芍药 献身夏节:二十三候靡草死 花信:合欢 麦黄夏熟:二十四候麦秋至 花信:楝花 赤气腾腾日出天:炎夏五月六候 螳趋夏炎:二十五候螳螂生 花信:无患子 ?噪夏声:二十六候?始鸣 花信:女贞 噤声夏阴:二十七候反舌无声 花信:栀子 角解夏阳:二十八候鹿角解 花信:栾树 蜩鸣夏野:二十九候蜩始鸣 花信:紫薇 苗生夏半:三十候半夏生 花信:茉莉 十里荷香杂稻香:暑夏六月六候 炎起夏风:三十一候温风至 花信:木槿 居避夏温:三十二候蟋蟀居壁 花信:槐树 摩练夏空:三十三候鹰乃学习 花信:荷花 萤衍夏草:三十四候腐草为萤 花信:凌霄 土溽夏暑:三十五候土润溽暑 花信:玉簪 暑化夏雨:三十六候大雨时行 花信:海州常山 玉露金风处暑天:萧秋七月六候 雨启秋风:三十七候凉风至 花信:红秋葵 风携秋露:三十八候白露降 花信:石蒜 蝉鸣秋萧:三十九候寒蝉鸣 花信:金灯藤 鹰扬秋祭:四十候鹰乃祭鸟 花信:何首乌 风露秋肃:四十一候天地始肃 花信:八宝 禾稔秋收:四十二候农乃登谷 花信:紫苏 气清天朗属中秋:清秋八月六候 雁起秋塞:四十三候鸿雁来(首南下) 花信:桂花 燕返秋居:四十四候元鸟归 花信:芦苇 备寒秋实:四十五候群鸟养羞 花信:败酱 雷息秋阴:四十六候雷始收声 花信:木芙蓉 坏户秋严:四十七候蛰虫坏户 花信:葛花 阴风秋水:四十八候水始涸 花信:常春藤 露菊新花一半黄:凉秋九月六候 宾雁秋杪:四十九候鸿雁来宾(次南下) 花信:黧豆 雀化秋深:五十候雀入大水为蛤 花信:毛蕊铁线莲 闲赋秋菊:五十一候菊有黄华 花信:紫菊 豺行秋猎:五十二候豺乃祭兽 花信:枇杷 木飘秋箨:五十三候草木黄落 花信:雪松 虫蛰秋居:五十四候蛰虫咸俯 花信:墨兰 天街霜露感秋冬:玄冬十月六候 水寒冬冰:五十五候水始冰 花信:迷迭香 地冻冬孟:五十六候地始冻 花信:板蓝 蜃幻冬潮:五十七候雉入大水为蜃 花信:茶梅 虹匿冬阴:五十八候虹藏不见 花信:虎尾兰 阴阳冬藏:五十九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花信:参薯 绝成冬季:六十候闭塞而成冬 花信:毛瑞香 北陆苍茫河海凝:正冬十一月六候 慑于冬正:六十一候鹖旦不鸣 花信:蜡梅 虎交冬半:六十二候虎始交 花信:藏报春 荔挺冬荣:六十三候荔挺出 花信:山靛 蚓御冬寒:六十四候蚯蚓结 花信:匙叶鼠麹草 角解冬阳:六十五候麋角解 花信:仙客来 阳催冬泉:六十六候水泉动 花信:冬菊 琼芳消歇年华改:严冬十二月六候 雁归冬朔:六十七候雁北乡(首北归) 花信:梅花 鹊巢冬枝:六十八候鹊始巢 花信:山茶 雉鸣冬晓:六十九候雉雊 花信:寒绯樱 母鸡冬孵:七十候鸡始乳 花信:春兰 鸷鸟冬伐:七十一候征鸟厉疾 花信:鼠麹草 水凝冬凌:七十二候水泽腹坚 花信:款冬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龙建春,1956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祖籍湖南。大学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二十余年,1993年进入大学从事古代文学、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现为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浙江文学学会会员、文史学者。从1991年至今,已出版《人类精神与艺术之源——世界上古散文浅论》《人间何处问多情——纳兰词“情”解》《阴阳家简史》《神秘文化本源——河图洛书象理解读》等著作,合著有《隋唐简史》等,先后主持完成“曾国藩文学研究”“先秦散文著作文学审美特性研究”“古典散文研究的宏观思考与个案分析”“世界中古散文摭论”等省社科规划及其他科研课题,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