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1948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13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12194827 ; 978-7-112-19482-7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从“园林”到“理景”、庭院理景、园林理景、村落理景、邑郊理景、沿江理景、名山理景、景观建筑等内容。本书还以众多照片及300余幅测绘图翔实而准确地表现出现存优秀实例的风貌。 本书可供风景园林、建筑、城镇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者以及园林史、建筑史、文化史等学者研究参考之用,也为一般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欣赏视域。
目录
绪论 从“园林”到“理景”
0.1 庭景
0.2 园林
0.3 风景点
0.4 风景名胜区
第1章 庭院理景
1.1 我国庭院理景的演进
1.2 庭院理景的特点
1.2.1 主题突出
1.2.2 少而精
1.2.3 利用天然景物
1.2.4 围墙与地面
1.3 庭院理景实例选录
1.3.1 住宅庭院
1.3.2 园中庭院
1.3.3 祠寺庭院
1.3.4 公共建筑庭院
第2章 园林理景
2.1 江南园林的盛衰
2.2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
2.3 名园选录
2.3.1 瞻园
2.3.2 煦园
2.3.3 个园
2.3.4 何园
2.3.5 小盘谷
2.3.6 平山堂西园
2.3.7 乔园
2.3.8 寄畅园
2.3.9 拙政园
2.3.10 留园
2.3.11 网师园
2.3.12 环秀山庄
2.3.13 耦园
2.3.14 退思园
2.3.15 燕园
2.3.16 豫园
2.3.17 绮园
2.3.18 小莲庄
2.3.19 西泠印社
2.3.20 郭庄
第3章 村落理景
3.1 江南村落理景概况
3.2 村落理景的构成要素
3.2.1 实用性要素
3.2.2 俗文化要素
3.2.3 娱乐
3.2.4 雅文化要素
3.3 村落理景的特色
3.3.1 普遍采用景的冠名,并构成景的组群
3.3.2 寓理景于功能要素之中
3.3.3 村头景点是全村的文化中心
3.3.4 重视水口建设
3.4 村落理景实例选录
3.4.1 桃花潭理景
3.4.2 棠樾村村头理景
3.4.3 许村村头景点
3.4.4 唐模村村头檀干园景点
3.4.5 雄村濒江景点
3.4 6 南屏村村头景点
3.4.7 善和村村头理景
3.4.8 明湾村村头理景
3.4.9 苍坡村村头理景
3.4.10 岩头村落理景
第4章 邑郊理景
4.1 江南邑郊理景的发展及其特点
4.2 江南邑郊理景的类型
4.2.1 宗教山林理景
4.2.2 城邑治水理景
4.2.3 名人效应理景
4.2.4 开山采石理景
4.2.5 登高远眺理景
4.2.6 综合理景
4.3 江南邑郊理景的手法研究
4.3.1 因借增减,全天逸人
4.3.2 宜旷宜奥,旷奥兼用
4.3.3 塑造意境,各具性格
4.4 邑郊理景实例选录
4.4.1 扬州瘦西湖
4.4.2 苏州虎丘
4.4.3 嘉兴南湖烟雨楼
4.4.4 杭州三潭印月
4.4.5 绍兴兰亭
第5章 沿江理景
5.1 沿江景观的历史成因
5.1.1 士人出世的生活态度与“因寄所托”
5.1.2 对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纪念
5.1.3 对山水美的欣赏与崇拜
5.1.4 人为建造扼守、镇水、引渡的标志
5.2 沿江景观的类型
5.2.1 岛一环水型
5.2.2 半岛一环水型
5.2.3 背山面水型
5.2.4 石矶临水型
5.2.5 平冈面水型
5.2.6 两山夹水型
5.3 沿江理景的手法
5.3.1 整体序列式狼山和金山
5.3.2 散点分布式采石矶
5.3.3 沿江建筑组合式岳阳楼
5.3.4 点穴建置式黄陵庙和六和塔
5.4 景观诗文与意境创造
附录:江南沿江重要景观建筑建置一览表
第6章 名山理景
6.1 名山理景的成因与特点
6.1.1 名山理景的成因
6.1.2 名山理景的特点
6.2 江南名山发展概况
6.3 江南名山的类型
6.3.1 避暑型
6.3.2 朝圣型
6.3.3 观奇型
6.4 名山理景的观念特征
6.4.1 因山就势,理景成趣
6.4.2 顺应自然,融于山林
6.4.3 名山理景中的风水说
6.4.4 意境的烘托
6.5 名山理景方法各论
6.5.1 游览线路的勘定
6.5.2 景观轴线与视觉构成
6.5.3 景点的设置及其与环境的融合
6.5.4 群体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6.5.5 建筑风格
第7章 景观建筑
7.1 景观建筑类型
7.1.1 楼阁
7.1.2 亭台
7.1.3 厅堂
7.1.4 画舫斋
7.1.5 斋、馆、轩、榭、廊、桥
7.1.6 塔殿
7.2 传统景观建筑技艺
7.2.1 大木做法
7.2.2 装修
7.2.3 砖瓦作
后记
补记
0.1 庭景
0.2 园林
0.3 风景点
0.4 风景名胜区
第1章 庭院理景
1.1 我国庭院理景的演进
1.2 庭院理景的特点
1.2.1 主题突出
1.2.2 少而精
1.2.3 利用天然景物
1.2.4 围墙与地面
1.3 庭院理景实例选录
1.3.1 住宅庭院
1.3.2 园中庭院
1.3.3 祠寺庭院
1.3.4 公共建筑庭院
第2章 园林理景
2.1 江南园林的盛衰
2.2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
2.3 名园选录
2.3.1 瞻园
2.3.2 煦园
2.3.3 个园
2.3.4 何园
2.3.5 小盘谷
2.3.6 平山堂西园
2.3.7 乔园
2.3.8 寄畅园
2.3.9 拙政园
2.3.10 留园
2.3.11 网师园
2.3.12 环秀山庄
2.3.13 耦园
2.3.14 退思园
2.3.15 燕园
2.3.16 豫园
2.3.17 绮园
2.3.18 小莲庄
2.3.19 西泠印社
2.3.20 郭庄
第3章 村落理景
3.1 江南村落理景概况
3.2 村落理景的构成要素
3.2.1 实用性要素
3.2.2 俗文化要素
3.2.3 娱乐
3.2.4 雅文化要素
3.3 村落理景的特色
3.3.1 普遍采用景的冠名,并构成景的组群
3.3.2 寓理景于功能要素之中
3.3.3 村头景点是全村的文化中心
3.3.4 重视水口建设
3.4 村落理景实例选录
3.4.1 桃花潭理景
3.4.2 棠樾村村头理景
3.4.3 许村村头景点
3.4.4 唐模村村头檀干园景点
3.4.5 雄村濒江景点
3.4 6 南屏村村头景点
3.4.7 善和村村头理景
3.4.8 明湾村村头理景
3.4.9 苍坡村村头理景
3.4.10 岩头村落理景
第4章 邑郊理景
4.1 江南邑郊理景的发展及其特点
4.2 江南邑郊理景的类型
4.2.1 宗教山林理景
4.2.2 城邑治水理景
4.2.3 名人效应理景
4.2.4 开山采石理景
4.2.5 登高远眺理景
4.2.6 综合理景
4.3 江南邑郊理景的手法研究
4.3.1 因借增减,全天逸人
4.3.2 宜旷宜奥,旷奥兼用
4.3.3 塑造意境,各具性格
4.4 邑郊理景实例选录
4.4.1 扬州瘦西湖
4.4.2 苏州虎丘
4.4.3 嘉兴南湖烟雨楼
4.4.4 杭州三潭印月
4.4.5 绍兴兰亭
第5章 沿江理景
5.1 沿江景观的历史成因
5.1.1 士人出世的生活态度与“因寄所托”
5.1.2 对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纪念
5.1.3 对山水美的欣赏与崇拜
5.1.4 人为建造扼守、镇水、引渡的标志
5.2 沿江景观的类型
5.2.1 岛一环水型
5.2.2 半岛一环水型
5.2.3 背山面水型
5.2.4 石矶临水型
5.2.5 平冈面水型
5.2.6 两山夹水型
5.3 沿江理景的手法
5.3.1 整体序列式狼山和金山
5.3.2 散点分布式采石矶
5.3.3 沿江建筑组合式岳阳楼
5.3.4 点穴建置式黄陵庙和六和塔
5.4 景观诗文与意境创造
附录:江南沿江重要景观建筑建置一览表
第6章 名山理景
6.1 名山理景的成因与特点
6.1.1 名山理景的成因
6.1.2 名山理景的特点
6.2 江南名山发展概况
6.3 江南名山的类型
6.3.1 避暑型
6.3.2 朝圣型
6.3.3 观奇型
6.4 名山理景的观念特征
6.4.1 因山就势,理景成趣
6.4.2 顺应自然,融于山林
6.4.3 名山理景中的风水说
6.4.4 意境的烘托
6.5 名山理景方法各论
6.5.1 游览线路的勘定
6.5.2 景观轴线与视觉构成
6.5.3 景点的设置及其与环境的融合
6.5.4 群体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6.5.5 建筑风格
第7章 景观建筑
7.1 景观建筑类型
7.1.1 楼阁
7.1.2 亭台
7.1.3 厅堂
7.1.4 画舫斋
7.1.5 斋、馆、轩、榭、廊、桥
7.1.6 塔殿
7.2 传统景观建筑技艺
7.2.1 大木做法
7.2.2 装修
7.2.3 砖瓦作
后记
补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潘谷西,1928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后改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其后任教于该系(院)达52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等职,2003年退休。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史和风景园林研究,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元明卷》《曲阜孔庙建筑》《营造法式解读》《中国美术全集·园林建筑卷》《江南园林图录》等学术著作。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大家小书
¥15.4¥28.0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22.6¥60.0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大家小书
¥14.7¥36.0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1.7¥26.0 -
建筑.园林卷-建筑的思维-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6.1¥19.0 -
公园故事-《景观》杂志10周年精选辑
¥10.6¥32.0 -
西汉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
¥20.7¥58.0 -
风生水起:清末岭南园林史录
¥77.4¥98.0 -
基于复合网络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结构研究
¥28.6¥35.0 -
多高层住宅数智化设计技术初探
¥101.1¥128.0 -
作为隐喻的建筑
¥40.4¥58.0 -
新中式空间美学与设计法则
¥99.4¥138.0 -
中国建筑史
¥38.4¥68.0 -
公共空间
¥111.0¥148.0 -
南宋建筑史
¥68.9¥158.0 -
中国园林精粹
¥75.5¥128.0 -
梁思成 林徽因建筑艺术二十讲
¥61.4¥109.9 -
建筑楼梯/建筑设计要素丛书
¥3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