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实与求是-(颜李文化研究及其他)

崇实与求是-(颜李文化研究及其他)

1星价 ¥186.4 (7.8折)
2星价¥186.4 定价¥2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78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708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20387828 ; 978-7-5203-8782-8

内容简介

部分为《颜元评传》。这是颜元逝世300年来部专门为他撰写的学人评传。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五章,主要介绍颜元的身世与事业。中篇八章,其中第六章为颜元学术思想之概论,以下七章则分别探讨其政治、经济、义利观、军事、礼仪、崇儒、哲学等方面的思想。下篇七章,则专门论述其教育思想。其中第十四章论述颜元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以下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章分述其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论、教学方法论、师道观以及其性教育思想,很后第二十章,则论证颜元教育思想的历史定位——中国新教育之界碑。第二部分为《李塨评传》。鉴于当时社会上对李塨的思想已多有研究,而尚无一部以记其言行为主的学人评传,于是我的《李塨评传》就填补了这一空白,将其写成以记言记行为主的学人评传。第三部分为《张之洞劝学篇评注》。第四部分为福泽谕吉《劝学篇》之读后感言。第五部分为《河北省志》之《教育志》的《师范教育》与《教师队伍》两章。第六部分收录的是我在思想史、文学史和教育史研究中的几篇散论,故取名“史志作品拾零”。第七部分收录的是我的几篇前言后记和随笔。

目录

颜元评传
前言
绪论

上篇
**章 身世与家事
一 出身
二 家事
第二章 业师与朋友
一 业师
二 朋友
第三章 设学与执教
一 “思古斋”与“辛兴学规”
二 “习斋”与“习斋教条”
三 主教漳南书院
四 桃李芬芳
第四章 东寻与南游
一 东出寻父
二 南游中原
第五章 著述与创作
一 专著类
二 评注类
三 诗文类
四 抄录类
五 散佚类

中篇
第六章 颜元学术思想概论
一 颜元学术倾向的演变历程
二 颜元学术思想的特点
三 颜元实学思想之成因
四 颜元实学思想的影响及后人对颜元的研究
第七章 颜元的政治思想
一 以“民命”为旨归,是颜元政治思想的重要特色
二 借“封建”而倡民治,且以精简机构
三 建言废科举,而借“乡举里选”“公课”以倡民主
四 颜元政治思想中的糟粕
第八章 颜元的经济思想
一 均田亩
二 兴水利
三 教以济养
第九章 颜元的义利观
一 颜元义利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因
二 颜元义利观的成因
第十章 颜元的军事思想
一 颜元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 颜元军事思想的成因及影响
第十一章 颜元的礼仪思想
一 颜元对礼的重视
二 颜元与程朱礼学的决裂
第十二章 颜元的崇儒思想
一 颜元对非儒学派的认识与批评
二 颜元对儒的认识与尊崇
……
下篇
李塨评传
张之洞《劝学篇》评注
《河北省志·教育志》(节选)
史志作品拾零
前言、后记和随笔
展开全部

节选

  《崇实与求是(颜李文化研究及其他)》:  在中国,系统地讨论人性及其善恶,较早见于战国时期。这应是人类对自己类本质的一种探索,可视为人类趋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其时,孟轲认为人性皆善,主张性善论。荀况则极力驳斥性善论,认为人性皆恶,主张性恶论。另有告子等人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别,但因告子等人无专著传世,故而影响较小,后人只能通过《孟子》等书间接了解他们的观点。  到汉代,性善论和性恶论基本都被放弃,董仲舒主性三品说,扬雄主善恶混,王充主有善有恶。唐代韩愈原性,基本同三品之说。到宋代,则出现了理学家的天理性善、气质性恶之说,同时也有苏东坡等无善无恶之说。  是后理学一直在学界占主导地位,故程、朱之说一直延至清初,到颜元,他才一扫前说,力主性善论。  对上述史实稍作分析,便可看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无论是主善主恶,皆可畅所欲言。原因是该时期天子失位,权力下移,诸侯忙于征战,统治者无法也无暇对知识分子进行言论限制,所以那时争鸣的百家,多能尽情抒意,较少忌讳,主善主恶,只要有据成理,即能成一家之言,故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均能问世。  秦统治者专制而又偏于务实,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不容百家,不尚空言.且其一统又为时不长,故其时较少这方面的议论。  自西汉始,中国封建制度基本定型,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其中央政权业已稳固,知识分子的言论便开始不自由起来,这有司马迁、董仲舒等皆曾下狱可以为证。司马迁崇尚黄老,写史不避当今,其下狱尚可理解,表面上虽因于李陵之论,实际为什么只有汉武帝*清楚,明眼人也不难看出。而董仲舒忠心侍主,极力配合汉武帝的极权主义而提倡文化专制主义,却也因言而下狱,可见当时的文字狱是相当严酷的。故董仲舒既不讲性善,也不讲性恶,而提出了性之三品说。这是封建等级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这种矛盾心理,一直延续到宋、明、清,历时千余年,其间有扬雄之善恶混,有苏轼的无善恶,有程、朱的天理性善、气质性恶,而唯无一人敢以纯善或纯恶言人性。因为如果说人性纯是一善,那天子与庶人何以区别?如果说人性皆恶,那岂不是说天子亦有恶?故汉后,有“性三品”说,有“无善恶”说,有“善恶混”说,独少纯善纯恶之说,其原因就在这里。  那么,除那些违心的或唯心的所谓大师们的心性学说不太值得我们探讨外,像苟子的性恶论和颜元的性善论,其结论截然相反,又何以为是呢?  的确,颜元和荀况,都是极具唯物色彩的教育家、哲学家,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看来好像不可思议,其实是善恶异趣,却殊途同归。其原因是他二人对人性及其善恶的本义理解迥异。前文已讲,颜元所理解的人性,是指人物质形体所具之机能,而这种机能是能够对外物产生作用的,这种功效之源就是颜元所谓的善。而苟况在《性恶篇》所谓的人性,指的是人的好货利好声色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欲望。这些欲望如无节制,则必导致争斗而伤及仁、义、礼、孝、慈等,这就是所谓的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多不作恶反而为善,荀况认为这善是“伪”即人为的结果,是管理教育的结果。所以人性本恶,要想使人向善,就需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管束和教育使其明是非、懂礼义、守法纪,久而久之,由行为而形成习惯,由习惯而形成自然,即形成所谓的善性。正因为人之性本然是恶的,所以社会离不开法纪、礼义、教育等。因为人性都是恶的,其善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人都可以为尧舜了。所以我们说颜元与荀况,他们的人性理论是善恶异趣,而结论却是殊途同归。  颜元力倡人性纯是一善,其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对人性本身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其次,他的心性学说中,已含有现代心理学的萌芽。再次,他从性善论导出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后,他的性善论为其朴素民主观念奠定了基础。其实,这正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思想理论界的反映。有人说,哲学是时代思想的精华,委实不错,所有进步的的哲学家,其思想都应蕴含着那个时代的先进性。颜元就是那个时代的进步哲学家。  ……

作者简介

  陈山榜,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人,1951年1月出生,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77级)。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室主任,国家清史编委会《李塨集》项目主持人。现任河北省《燕赵文库》编委,先秦至南北朝卷主编,先秦、历史、艺术、综合卷责任人。著作有《颜元评传》《李塨评传》《张之洞劝学篇评注》等,整理或主持点校作品有《颜李丛书》《李塨集》《颜李师承记》等,主编或选编作品有《颜李学派文库》《颜李学派教育论著选》《颜元全集》《李塨全集》《张之洞教育文存》《中外名篇选读》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