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论人的理性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44925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504492579 ; 978-7-5044-9257-9
内容简介
本书精华绝世,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处的探究,是融入一生的智慧经典。这部书籍,不仅涵盖了人类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虽然这些经典智慧,在人类各种语言中均有不同译本,被各国人们所推崇,其主要原因是使不计其数的人受益终生。
目录
二、生存竞争
三、厌烦和兴奋
四、疲劳的工作
五、人与妒忌
六、犯罪意识
七、虐待倾向
八、舆论与恐惧
九、幸福的获得
十、渴望的热情
十一、人间情爱
十二、时代与劳务
十三、个人的兴趣
十四、拼搏与取舍
十五、幸福的生活
十六、高尚的信仰
十七、禁欲与心理卫生
十八、不同的快乐理想
十九、善人做恶事
二十、自由的环境
二十一、自由的思想
二十二、怀疑的价值
二十三、人的理性
二十四、知识与价值
二十五、神秘体验
二十六、爱的地位
二十七、婚姻问题
二十八、新兴的家庭
二十九、人的本能的地位
三十、欲望的实质
三十一、婚姻新解
三十二、中国的未来
三十三、理想的素质
三十四、现代及将来
节选
《罗素论人的理性》: 自我专注有多种形式。其中*普通的有罪人、自恋者和夸大狂三种形式。 在我说到“罪人”时,我并不是指犯了罪过的人。根据对这一词语的不同解释,既可认为人人都犯罪,也可说谁都没有犯罪。我指的是这样一种人,其精神贯注在犯罪意识中。他始终在责难着自己,如果他信教的话,就把这解释为是上帝的旨意。他对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有一定的想法和要求,而这与他所了解的实际的自我总是相矛盾的。如果他在有意识思维里早就抛弃了他在母亲膝下时学得的那些道德准则,那么犯罪意识或许埋藏于他的无意识深处,只有在喝醉酒时或睡眠中才浮现出来。但是,这足以使一切事物失去其吸引力了。 实际上,他依然接受了在婴儿期学得的所有禁律。 骂人是邪恶的,饮酒是邪恶的,做生意的精明是邪恶的;而首先,性是邪恶的。当然,他并没有禁止自己去享受这些快乐。但是,这一切在他的思想中都受到了毒化,他感到自己由此而堕落了。他全身心去追求的一种快乐是受到母亲的亲切抚爱,他在儿童时代的这一经历至今依然记忆犹新。这种快乐如今再也享受不到了,他便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既然他总是要犯罪的,干脆深陷到罪恶中去吧。 在他谈恋爱时,他在寻求着母性的温柔,但是又不能接受这种温柔,因为母亲形象的存在,使他对任何与自己有性关系的女人都不可能产生尊重。于是在失望中,他变得冷酷了。然而,后悔自己的冷酷,又重新开始了一轮想象中的犯罪和真诚的悔恨意识交替的过程。 这就是许多表面上死硬的放荡者的心理。使他们走上歧途的,是对难以企及的目标(母亲或母亲替代者)的忠诚献身,以及童年时代受到的可笑的伦理准则的灌输教诲。对这些母性“贞洁”的牺牲者来说,走向幸福的**步是摆脱早期信仰和情爱观的统治。 自恋,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习惯的犯罪意识的反面:它包括对自我的羡慕和希望被人羡慕的习惯。当然,某种程度的自恋是正常的,也不必为之哀叹,只是在发展过头时,才成了一种邪恶。 有许多女人,尤其是富裕阶层的女人,她们身上爱的感受能力已经完全干涸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么一种强烈的愿望,即所有的男人都应该爱她们。当这种女人确信某一个男人爱她时,她便觉得他对自己不再有用了。男人方面也有这种情况,不过为数要少一些。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危险的私通》中的主角凡尔芒,由于诱奸被杀死。这是法国18世纪作家比埃尔·肖戴乐·德拉克洛写的书信体小说中的主人公。 当虚荣达到这种程度时,就不可能对任何其他人产生真正的兴趣,因此也不可能从爱情中得到真正的满足,而在其他方面的兴趣则会更快地低落下去。例如,一个自恋者为人们对大画家们的崇敬所激励,可能会去当一个美术专业学生。但是,对他来说,绘画不过是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绘画技巧从未使他真正产生兴趣,除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以外,他看不见任何别的主题。其结果是失败与失望,而不是期望中的人们的奉承与赞扬。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那些小说家身上,他们的小说总是把自己作为理想的英雄。任何劳动的真正的成功,有赖于对这一劳动的对象真正的兴趣。那些成功的政治家们的*终悲剧就在于,他们原先对社区活动和主张措施等的兴趣,逐渐为自恋情绪所替代。 一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是不值得称赞的,人们不会这样去看待他。因此,如果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唯一所关心的是这个世界应该对他表示敬慕,那么他是不大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即使他达到此目标,他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幸福,因为人的本能从来都不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对自己加以人为限制的自恋者,恰如一个为犯罪意识所压抑的人一样。原始的人可能会为自己是个优秀猎手而自豪,但是他也喜爱狩猎活动本身。 虚荣心在过了某一极点后,就会因为其本身而毁掉参加任何活动的乐趣,因而必然导致倦怠和厌烦。其根源便是自信心的缺乏,疗法则在于培养自尊。但是,这只有通过在从事对客观事物的兴趣所激起的活动中取得成功才能达到。 夸大狂与自恋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希望自己有权势威严而不是可爱媚人,企求为人所畏惧而不是为其所爱。许多疯子和历史上的多数伟人均属这一类型。 权欲同虚荣心一样,是正常人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是可以被接受的;只有在它极度膨胀,或是与不真实的现实感连在一起时,才变得令人可叹。这时候,它就会使一个人不幸福,或是显得愚笨,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自以为头上戴着皇冠的疯子,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是任何精神健全的人都不会去嫉妒的。公元前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心理上与疯子属同一类型。他生前征服了当时欧洲人已知世界的绝大部分,死时才33岁,只是他具有实现疯子的梦想的才能。但是,他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这一梦想随着他战绩的扩大而无限膨胀。当他知道自己成了历史上*伟大的征服者时,他便自命为上帝。 他是个幸福的人吗?他的嗜酒如命、他的狂躁脾气、他对女人的冷漠无情、他的封神称帝,都表明他并不幸福。 为了扶植人性中的某一部分而以牺牲其他部分为代价,或是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为了个人自我的伟大高贵而创造出来的,那是不可能得到*终的满足的。 一般来说,夸大狂,无论是精神错乱的还是较为健全的,多为过分的羞辱受屈所致。拿破仑在求学时代曾为自卑感所折磨。他的同学大都是贵族子弟,而他出身贫穷,靠奖学金才得以维持学业。在他后来允许那些流亡者归来时,他看见自己以前的同学向他屈膝低首,于是感到得意和满足,真是福乐至极!这又导致他去征服沙皇以得到同样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却把他送上了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
作者简介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5.2¥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生活即是行动
¥19.2¥52.0 -
圣经的故事
¥19.1¥58.0 -
传习录
¥11.6¥55.0 -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人生和性爱的难题
¥13.9¥39.8 -
列宁全集4
¥3.8¥9.7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10.1¥36.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7.1¥45.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4.3¥46.0 -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14.1¥38.0 -
论语讲座
¥9.0¥23.0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5.7¥49.0 -
谈修养
¥9.0¥20.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2.2¥33.0 -
十力语要初续
¥10.3¥24.0 -
时间哲学简史
¥19.2¥52.0 -
沉思录
¥18.4¥49.8 -
穿越时空,与孔子对话
¥17.3¥48.0 -
哲学讲话-大家小书
¥2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