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盘无妙手:女私募基金经理26年投资感悟

通盘无妙手:女私募基金经理26年投资感悟

1星价 ¥66.0 (7.5折)
2星价¥66.0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83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300298313 ; 978-7-300-29831-3

本书特色

经历5轮牛熊,26年投资经验 新财富私募投资经理 万得三年期私募基金公司CEO 私募排排网稳健女性私募基金经理 与财富共成长,听她说…… 陆宝投资合伙人 王成 中欧基金公司价值组组长、金牛奖得主 曹名长 鲁民投总裁 徐鹏 联袂推荐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证券时报》专栏作者 陈嘉禾 泰格王格斗训练中心“锐武终极格斗羽量级金腰带” 王冠 中国评酒大师 郑荣

内容简介

《通盘无妙手》是陆宝投资CEO刘红女士多年来写的随笔文章合集,包括投资、读书、人生等多方面的感悟。作者以其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不断精进的思考为根基,把她对价值投资、对财富积累、对人生幸福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分享给读者。在《通盘无妙手》一书中,作者想告诉我们,坚信价值投资、追求复利人生,长期看会发挥巨大威力。但价值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好奇,不断学习精进,追求更好的内在,这样我们会迎来自我与财富的共成长。

目录

**篇 点万两金

谁能在股市中赚钱?

什么是好的投资心态?

如何从投资中持续赚钱?

估值的面壁人和破壁人

投资的规范、体系与远见

做投资不能有太多幻想

英雄未老

炒股有害健康?

通盘无妙手

*贵的,是自己

市场也有精气神

真厉害!

投资需要答对三道数学题

成长是人生*好的交易

艰苦训练,轻松比赛

“奇葩”巴菲特

打开私募基金的正确姿势

从巴菲特作业想到的

第二篇 读万卷书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之读书笔记

《华盛顿邮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乌合之众》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调音师》

《飞行家》观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

惊蛰,笔记杂言

《查理??芒格的智慧》

我选择 我想要——《非暴力沟通》

《万万没想到》

《正义的成本》

读杂书,写闲语

观《沉睡魔咒》有感

跟着感觉走

驱动力

赖声川与他的上剧场

三个女人的三本书

第三篇 悟万条理

致青春——生于 70 年代,长于 80 年代

身心健康 大脑灵光

性价比的时间管理

修炼*好的自己

价值投资者会更长寿吗?

客户见面会之异想

想要幸福还是一定要幸福?

找个什么样的人结婚?

开学季的唠叨

虚实之间

不惧不惑,向阳而生

空麻袋立不住

瑜伽与情绪自控

艾扬格与巴菲特

针灸、瑜伽和投资

小概率和大概率的选择

第四篇 行万里路

懂得性价比,玩遍全世界

“丧”之旅 | 私募老总寻房记

伦敦游记

美东游记

奥马哈之旅

欧洲游记——有逻辑地做事,有乐趣地生活

匠人之旅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2021 年 7 月,我满 50 岁了。正式跨入 50 岁行列的我荣获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奖项——“第二届新财富*佳私募投资经理”。当天, 我收到了一位老同学发来的祝贺短信:“这些年看着你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做自己,恒以致远,实在不容易啊!”那一瞬,我的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 很难想象,像我这样一位既没有名校光环,也没有资源和背景 的女子,能在证券行业一干到底。中国证券行业从 1990 年呱呱坠地, 到如今已是“三十而立”。我则将全部的青春献给了发展中的中国资 本市场,从一个新手小白成长为一名证券行业资深从业者。 1994 年,受一位朋友影响,23 岁的我怀揣着 3 000 元,在上证指数只有 660 点时初入股市;1996 年,25 岁的我正式进入国泰君安证券营业部工作,那时上证指数在 900 点左右;2001 年,30 岁的我通过公司考核调入国泰君安上海总部,那时上证指数达到了 2 100 点;201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告别工作了 17 年的老东家,参与创办上海陆宝投资管理公司(简称“陆宝投资”),当时上证指数在 2 200 点附近;2021 年,上证指数在 3 500 点上下震荡,年过半百的我依然担任着陆宝投资的 CEO。作为中国首批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的证券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我的职业生涯可以概括为简单的四个字:“复利人生”。 投资界有这样一句名言:“华尔街有胆大的交易员,也有老的交易员,但是没有又老又胆大的交易员。” 我入行之初,一位老领导告诫我们年轻人:“想端好金融这碗饭,必须洁身自好,永远牢记谨守本分,否则要么一脚踏法院,要么一脚进医院。做我们这行的牛人多得 数不清,但只有活到*后且安全退出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正所谓剩(胜)者为王。”如今,我已从业 26 年,经历过中国证券市场五轮牛熊,越发深刻理解并认同上述之言。 2004 年的一天,我去上海陆家嘴附近的一座大楼,刚进大厅, 就见到一群身着白衣的老人拉着黑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红色的大字“还我血汗钱!”“谁给我养老?!”这个场景令我震惊,一了解,原来是这群老人买了理财产品并亏了很多钱,索赔未果便采取了上述措施。看着这群眼神绝望、面带愤怒又憔悴不堪的老人,我心里真难受。他们本该安心享受晚年生活,却因购买了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理财产品而如此痛苦不堪。我当时暗暗发誓:一定要拼命勤学苦练,练就超级稳健的投资风格,争取做一名能让客户们夜夜安眠的投资经理。 非常幸运的是,随后的几年时间恰恰是价值投资在中国萌芽发展 的时期,市面上有关投资的书越来越多,我得以尽情阅读学习;国泰 君安研究所更是开创了国内上市公司与行业基本面研究的先河,让我 得以如海绵般疯狂积累知识,提升自己。 很多人都认为股票市场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一个人赚的钱 就是另一个人亏的钱,但事实并非如此。股票市场的盈利大部分源于 两类因素:一类是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另一类是赚估值提升的 钱。前者很好理解,就如巴菲特所说,哪怕股票市场关门,只要咱买 的股票对应的企业经营好,持续产生利润,甚至总是分红,那么作为 股票持有者的股东,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手上的股票肯定会随 着企业的增值而越来越值钱。后者也不难理解,大意就是预判现在所 买入股票的价格在未来某段时间会上升并得到他人认同,从而卖出股票赢利。 对这两大因素的认可程度,决定了投资者不同的投资理念。价值 投资者大多选择前者,即希望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博弈论者则 大多倾向于后者。股票市场起起伏伏,不同理念者在不同阶段有得有 失。我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徘徊选择,*终选择价值投资之道并坚定不 移地走到现在,源自我对“复利”树立起了虔诚的信仰。 “复利”是指先计算**期利息,再加到本金上,然后用新的本 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就这样重复计息,即利生利。复利的公式可简化为:PV×(1+r)n= FV。举个例子,假如你 30 岁时用 20 万本金做投资,年化收益率为 15%,在不抽出本金和收益的情况下,坚持 20 年, 你 50 岁时将有 327 万,60 岁时能有 1 324 万,80 岁时则将拥有 2.16 亿的巨额财富! 复利投资有如此大的诱人魅力,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却极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尤其在股市,更有“七亏二平一赚”之说。理想如此丰满,现实却过于残酷,这种近乎分裂的状态令我总想探个究竟。也 就是这份强烈的好奇心,支撑我常年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默默艰苦工 作,尝尽各种酸甜苦辣,痛并快乐着,一直走到今天。 陆宝投资成立 8 年以来,我们坚守复利原则,构建了专业的系统性投研体系,从零起步,稳健发展。这些年来,我们荣获了私募排排网 2020 年公司榜收益组冠军、东方财富私募风云榜五年*佳基金产品、《证券时报》私募大赛十佳产品、万得三年期*强私募基金公司等荣誉。我个人也荣获了首届中国证券私募华曜奖*佳股票策略基金经理、第二届新财富*佳私募投资经理及私募排排网稳健女性私募基金经理等荣誉。自始至终,我都牢记着“严守合规,谨守本分”的原则。 繁忙的工作、巨大的压力是投资行业的常态。我天性内向,不喜社交,自我调整压力的*好途径便是读书和写作。除了金融,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也比较强。社会、历史、科幻、心理等类别的书我都很喜欢,偶尔也会写些读书笔记。写作能使我得到放松和休息。通过写作,我可以屏蔽外部的压力,回归理性清晰的思考状态。后来,陆宝投资有了微信公众号,小伙伴们建议我把文章分享到公众号上。我就陆陆续续发了一些随笔。阅读量虽不算多,但常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互动,这对于我实在是超额的鼓励。 这些年,时不时会有三两朋友建议我出本书,我总是摇头。一来,我有自知之明,深知我这粗浅的文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二来,我始终认为,过去再好的投资业绩并不等于未来还能有,只有等到若干年后退出投资领域,那时白发苍苍的我或许才有资格写些投资心得与读者分享。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我改变了想法。人生无常, 世事难料。这些年目睹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投资不当而生活受挫,更有人因为过于激进而陷入万劫不复的悲凉境地,有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不断回响——我很想告诉善良的投资者:“投资千万别急,慢即是快!请坚信复利的价值!” 我的前半生只做了投资这一件事,价值投资早已渗透到了我人生的方方面面。既然过去的每一步都是付出和探索,既然复利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索性就在当下把过去的所思所想结集成册,分享给有缘人吧。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低头是书本,抬头是未来。在中国越发强大的时代背景下,希望能与各位朋友在价值投资的长路上结伴远行,坚持终生学习与修行,祝愿我们的心智和财富能共同成长。 书中不尽言,为吾之过也。 刘 红 2021 年 8 月 28 日夜,于上海

作者简介

刘红 197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曾任总部产品总监、投资经理、国泰君安期货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等职。2013年9月创办上海陆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CEO至今。 奉行滚雪球式的平衡价值投资,构建性价*组合能力较强;对行为金融学有浓厚兴趣,擅长独立思考及理性决策。 刘红女士曾获得第二届新财富“*佳私募投资经理” 等业内多项大奖,荣登私募排排网“稳健女性私募基金经理排行榜”等多项业内排行榜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