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侠先生传

漆侠先生传

1星价 ¥100.8 (6.0折)
2星价¥100.8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67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1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386722 ; 978-7-5203-8672-2

本书特色

河北省**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创办人。河北省**位博士研究生导师。荣获国家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宋代经济史》荣获教育部首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北省**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办人。河北省**位国家一级学会双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主编出版《中国改革通史》(十卷)。主编出版《辽宋西夏金代通史》(七卷八册)。《漆侠全集》荣获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特别奖。真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内容简介

漆侠先生(1923-2001)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曾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漆侠先生历任河北大学宋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宋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河北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等,为河北省申请到第1个博士点、创建了第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漆侠先生史学成就卓著,代表著作有《王安石变法》《秦汉农民战争史》《宋代经济史》《辽夏金经济史》(与乔幼梅教授合著)《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全集》等。本传记着力于对其生平经历、史学成就之取得、史学理论之形成进行细节化描述,并对其史学成就及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这对于更好地总结、传承漆侠先生的学术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章 战火中走来的学者:早期求学岁月(1923-1951)
一 早年求学失学,抗战投笔从戎
二 绵阳六中艰苦岁月,西南联大投身史学
三 北京大学读书治史,史学研究崭露头角
第二章 提升与挫折: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51-1953)
一 任范文澜先生助手,协助修订《中国通史简编》
二 王安石变法和历史人物研究
三 集中学习马列著作
四 对初高中历史教材的意见
五 开始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
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各项运动中
七 1953年的挫折与转变
第三章 大学教师生涯的开端(1954-1958)
一 在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任讲师
二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个高潮中
三 宋金史研究
四 断代史和历史人物研究
第四章 早期宋史研究:《王安石变法》
一 《王安石变法》出版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史学研究方法
三 详史料、重实证:《王安石变法》研究的创新
四 扛鼎之作、影响深远
第五章 中期的历史研究与教学(1959-1981)
一 “文化大革命”前继续进行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
二 参与热点讨论,提出一家之言
三 “文化大革命”中的磨难与坚持
四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科研和教学工作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教学与研究(1982-1990)
一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室成立
二 《求实集》出版
三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中
四 科研与学术交流
第七章 中期宋史研究:《宋代经济史》
一 《宋代经济史》的写作缘起与过程
二 《宋代经济史》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三 《宋代经济史》的影响和评价
第八章 晚期的历史研究与教学(1991-2001)
一 宋辽金史研究
二 学术活动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三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四 《辽夏金经济史》出版
五 *后的日子
第九章 晚期宋史研究:《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一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的主要内容
二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评价
第十章 漆侠先生的史学方法、体系和特征
一 遗著《历史研究法》
二 漆侠先生的史学体系与治史特色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四个特征与漆侠先生的学术成果
结语 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 漆侠先生的学术道路
二 漆侠先生的人生道路和性格
三 薪火相传永不熄
附录 漆侠先生学术年表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战火中走来的学者:早期求学岁月(1923-1951) 一 早年求学失学,抗战投笔从戎 漆先生(1923年3月12日-2001年11月2日),讳侠,原名漆仕荣,字剑萍,曾先后使用过的笔名有张戈阳、季子涯、万钧、方若生、齐力、范今、泛金。他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龙堌镇蔡桥。 漆先生祖籍江西省南昌市郊区。漆侠先生四弟漆林先生2010年前后,曾亲自到江西南昌祖籍探访得知,在南昌市区东南若蚯南岗有个程漆村,抗日战争前名为漆家湖,有两万多名漆氏族人。现在的程漆村有两千多名村民,还保存有漆氏的祠堂、族谱。按照南昌漆氏的族谱记载,山东巨野漆氏一支到漆侠先生的祖父辈为漆氏宗族第三十四代,到漆侠先生父亲这一辈为第三十五代。漆侠先生父亲名叫漆信鲁,属“信”字辈;漆侠先生原名漆仕荣,是依“仕”字辈的排名①。晚清漆氏祖籍所在江西南昌市区遭遇荒年,漆侠先生高祖携曾祖,迁转流徙,*终到达山东巨野县龙堌镇的蔡桥,才*后安家落户。龙堌镇,原称龙堌集,处在菏泽市向东到巨野县城,再向东到嘉祥县、济宁市327国道的交通要道上,与曲阜也不远。选择向山东迁移,可能是因为远祖漆雕开是鲁国孔子著名弟子之一的缘故吧!①漆氏一族在当地属独门独姓,属于从外地迁居而来的“外来户”,难免受人欺辱。到漆侠先生祖父辈,全家主要靠开中药铺维持生计。上上下下总起来也没有几亩田,平常年景勉强温饱,遇有灾荒则不免饥饿。②这是晚清民国时期一个普通中下层家族的普遍情景。 即使是靠开中药铺维持生活,祖父仍坚持将漆侠先生的父亲漆信鲁送入了民国成立后的新式学堂--山东省立曲阜第二师范学校讲习所读书学习。③曲阜为孔子故乡,二师的前身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的考棚,后虽于1914年改为西式学堂,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尊孔重道的旧学气氛。“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华全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曾在曲阜二师召开过会议,提倡教育改革。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学校逐渐被国民党势力和舆论控制。大约在1926-1927年,漆信鲁在曲阜二师学习。其间,接受了国民党所宣扬的政治改良主张,并*终加入了国民党,后成为当地国民党“改组派”成员。 漆信鲁从曲阜二师毕业后,先是在巨野县任小学教员。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党巨野党部筹委会建立,漆信鲁任书记长,并相继成立了农民协会、商民协会、妇女协会等组织。此后,漆信鲁又辗转到单县、济宁、博兴教育部门任职,后升任山东省长山县教育局长(第五科长)、山东省教育厅视察员;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前加入国民党的中华民族复兴社,并参加了山东省秦启荣部的游击队组织。 秦启荣是漆信鲁的山东同乡,国民党复兴社成员,“七七”事变后成立了山东别动总队,自任司令,在金乡、嘉祥、巨野地区进行一些抗日活动。漆信鲁在秦启荣部时,交往*多的是王尚志。王尚志(1906-1947),又名王志南,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南逄乡大营村人。1925年前后,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927年后参加了汪精卫的改组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国民党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并任参谋长。1935年加入国民党复兴社,到山东活动。“七·七”事变后,时任山东别动总队司令秦启荣委任王尚志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鲁冀边区游击队”副司令,王尚志按照秦启荣的指示,从鲁北地区转到胶济线的临淄。1938年1月,日寇沿胶济线东下,王尚志以当时一名复兴社成员的手下及其百多汉阳造步枪为班底组建了他的**个大队,旋即在临淄宣告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队鲁冀边区第二游击司令部”,并自任司令。王尚志脱离秦启荣独立之后,漆信鲁转而支持王尚志。 1940年年底山东抗日形势日益复杂,漆信鲁受王尚志委托,前往重庆国民党总部汇报情况,代表王尚志寻求政治上的声援和支持。漆信鲁到王尚志部找到了因抗战失学、跟随亲友到王尚志处谋生路的儿子漆侠,带着他由山东南下、西行,准备前往重庆,行至中途,在翻过秦岭时因车祸摔断腿,辗转而北,退返西安。漆信鲁想办法借钱筹措了路费,送儿子到抗战大后方四川读书,自己留在了西安生活。 父亲漆信鲁早年在山东的经历,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熏陶,对漆侠的早期成长有重要影响。读书奋进、忧国忧民、志向远大,成为漆侠幼年性格的重要特点。漆侠因抗战失学后,投笔从戎,曾先后到父亲的同乡兼熟人秦启荣、王尚志部的抗日游击组织寻找出路。自193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到1940年年底被父亲找到并带离王尚志部时为止,这一时期山东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还是抗日的。然而父亲加入国民党组织和曾在国民党教育部门任职的经历,漆侠先生自己参加王尚志国民党游击队等经历,在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中,给漆侠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压力,曾因此受到一些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审查,就此而撰写的思想汇报和自传资料大量留在个人档案之中。 P1-3

作者简介

姜锡东,1961年生,山东平度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史、中国史、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现任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宋史研究论丛》主编等职。曾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十大科技杰出青年、“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优秀人才、省管优秀专家,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宋代商业信用研究》《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近思录〉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