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

1星价 ¥69.3 (7.0折)
2星价¥69.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288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010228822 ; 978-7-01-022882-2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由至第七章组成,到第四章,着重梳理较为传统、经典的音乐民族志及人类学、仪式学民族志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论。从第五章开始,更多侧重于介绍和讨论21世纪以来新出现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论特点。下编由第八至十一章组成,结合不同的实践与教学案例,着重探讨各种仪式音乐民族志的具体分析方法。

目录

前言

上编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概论
**章 什么是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节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的理论界定
第二节 仪式、表演与文本、音声及语境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仪式音乐与民族志的概念、体系与研究观
第四节 仪式音乐的特殊性与同一性
第五节 仪式音乐文化丛的类型与内部构成特征
第二章 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
**节 从宗教学到仪式学的理论发展轨迹
第二节 走下神坛的仪式与当代仪式学研究
第三节 宗教学和仪式学理论对仪式音乐民族志的启示
第四节 仪式和仪式音乐的分类
第五节 仪式音乐的“典型范式(模式)与真实关系”
第六节 不同学科相关学术概念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仪式化音乐表演的文本与结构系统
**节 仪式化音乐表演结构系统的横组合关系
第二节 音乐观念与文化模式
第三节 情感、情态和动机
第四节 仪式化表演及互动行为
第五节 声音形态和音响构成
第四章 仪式化音乐表演的上下文情境网络
**节 “个体、社会、历史”——仪式化音乐表演的上下文情境
第二节 语境决定论——兼及“现代-后现代”研究范式的转型
第三节 结构与网络——仪式音乐文本与上下文情境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仪式音乐民族志的跨地域-学科方法论
**节 跨地域一学科方法论:对象学科整合及转型的平台与进阶
第二节 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携手研究的三种学术视角
第三节 “自我”与“他者”:跨界族群音乐研究者的本位文化观
第四节 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方法论视角的拓展和转换
第五节 聚合性、离散性音乐活动同时并重的田野考察方法
第六章 仪式音乐民族志与历史民族音乐学
**节 仪式音乐民族志书写的共时性平台及其历时研究观
第二节 历史音乐民族志:把音乐史还原到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研究
第三节 采用三重证据法复原事件的表演行为过程及仪式情境
第四节 仪式音乐文化史——写谁的,谁来写,怎样写?
第七章 “定点→多点”“共时→历时”:仪式音乐民族志书写的视角转换
……

下编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方法

余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民康,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出版著作《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中国民间歌舞音乐》《贝叶礼赞一一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等20余种,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思想战线》《民族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