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志

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志

1星价 ¥171.0 (7.5折)
2星价¥171.0 定价¥2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87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030698773 ; 978-7-03-069877-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从事植物学、林业和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学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一类微小的生物形成了不平凡的微观世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秦岭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志,值得收藏。

内容简介

在全面整理秦岭地区标本,并借阅国内其他标本馆的该地区标本以及参考文献的基础之上,作者初步整理出秦岭地区的苔类和角苔类标本的名录。根据靠前标准即地区物种丰富度和特有种的数量以及中国专家长期综合研究的结果发现,秦岭山地是中国17个具有优选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在中国苔藓植物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对秦岭的苔类植物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信息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也为秦岭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名录和详细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通过对现有的秦岭苔类植物研究的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结合对国内外各大标本馆收藏的秦岭苔类植物标本的整理、查阅和鉴定,并进行野外补点采集的基础之上形成。本书包括苔类和角苔类植物44科,86属和273种。在秦岭地区,种类很多的属分别是耳叶苔属(22种)和羽苔属(21种)。有122种,6变种和6亚种是次记录于该地区。通过对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区系成分的分析,东亚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类型很多(见表2),中国特有分布有15种,8变种和2个变型。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1
苔类植物门 Marchantiophyta 6
科1 壶苞苔科Blasiaceae H. Klinggr. 6
科2 疣冠苔科Aytoniaceae Cavers 8
科3 地钱科Marchantiaceae Lindl. 22
科4 魏氏苔科Wiesnerellaceae Inoue 32
科5 蛇苔科Conocephalaceae Müll. Frib. ex Grolle 34
科6 毛地钱科Dumortieraceae D. G. Long 38
科7 星孔苔科Claveaceae Cavers 39
科8 光苔科Cyathodiaceae Stotler & Crand.-Stotl 43
科9 皮叶苔科Targioniaceae Dumort 44
科10 钱苔科Ricciaceae Rchb 45
科11 南溪苔科Makinoaceae Nakai 49
科12 莫氏苔科Moerckiaceae Stotler & Crand.-Stotl 51
科13 带叶苔科Pallaviciniaceae Mig 52
科14 溪苔科Pelliaceae H. Klinggr. 54
科15 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 Rchb. 58
科16 小萼苔科Myliaceae Schljakov 68
科17 斜裂苔科(新拟)Mesoptychiaceae Inoue & Steere 70
科18 全萼苔科Gymnomitriaceae H. Klinggr 71
科19 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Arnell 77
科20 兔耳苔科Antheliaceae R. M. Schust 83
科21 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 H. Klinggr. 83
科22 圆叶苔科Jamesoniellaceae He-Nygrén, Julén, Ahonen, Glenny & Piippo 85
科23 大萼苔科Cephaloziaceae Mig 87
科24 拟大萼苔科Cephaloziellaceae Douin 90
科25 挺叶苔科Anastrophyllaceae L. Soderstr., De Roo & Hedd. 93
科26 裂叶苔科Lophoziaceae Cavers 97
科27 合叶苔科Scapaniaceae Mig. 114
科28 睫毛苔科Blepharostomataceae W. Frey & Stech 125
科29 绒苔科Trichocoleaceae Nakai 127
科30 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 Limpr. 128
科31 剪叶苔科Herbertaceae Mull. Frib. ex Fulford & Hatcher 138
科32 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 Fulford & Taylor 144
科33 羽苔科Plagiochilaceae Müll. Frib 145
科34 齿萼苔科Lophocoleaceae Vanden Berghen 164
科35 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H. Klinggr 176
科36 多囊苔科Lepidolaenaceae Nakai 178
科37 光萼苔科Porellaceae Cavers 179
科38 扁萼苔科Radulaceae Müll. Frib 212
科39 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 Lorch 219
科40 毛耳苔科Jubulaceae H. Klinggr 243
科41 细鳞苔科Lejeuneaceae Casares-Gil 244
科42 绿片苔科Aneuraceae H. Klinggr. 267
科43 叉苔科Metzgeriaceae H. Klinggr. 274
角苔植物门 Anthocerotophyta 286
科44 角苔科Anthocerotaceae Dumort. 286
科45 褐角苔科Foliocerotaceae Hassel 287
科46 短角苔科Notothyladaceae Müll. Frib. ex Prosk. 288
科47 肿角苔科Phymatoceraceae R. J. Duff, J. C. Villarreal, Cargill & Renzaglia 290
参考文献 292
中文名索引 296
学名索引 303
展开全部

节选

绪论 秦岭是昆仑山脉的东延余脉,横亘于我国中部,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东西长达 500 km,南北宽 140-200 km,北临渭河,南界汉水。秦岭山体高大雄伟,主峰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海拔为 3767 m,是我国东部地区**高峰。秦岭西段海拔较高,一般为 2000-3000 m,东段则较低,一般都在 2000 m以下。在地形上,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之间的屏障;在气候上,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以北则属暖温带气候;在植被上,秦岭以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南则属北亚热带类型,有较多常绿阔叶树种的分布,是我国植物区系的重要分界线。它是我国温带植物区系*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关键地区之一。秦岭作为我国苔藓植物区划中华中区和华北区的过渡地带,多样性也非常丰富。根据 Redfearn等(1996)对中国藓类植物的统计,秦岭地区的藓类植物有 583种,仅次于云南(912种)、台湾(907种)、四川(688种)、西藏(686种)和贵州(647种);而苔类植物则可能由于调查不足,根据 Piippo(1990)的统计,该地区仅有 95种。 有关秦岭地区种子植物的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不论是从整个地域(崔友文,1982;应俊生, 1994)还是局部地区如太白山(应俊生等, 1990)、北坡的田峪河流域(沈茂才等, 2001)和南坡的佛坪保护区(岳明等, 1999)等,都有较多的报道。虽然《秦岭植物志第三卷苔藓植物门(**册)》早在 1978年就已经出版,但它只包括了藓类植物。 1. 秦岭苔类植物的研究历史和背景 1)采集历史 *早采集秦岭地区苔藓植物的是意大利传教士 G. Giraldi,他于 1889-1894年在秦岭地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其中包括许多苔藓植物,标本多采自太白山、对角山、黑虎山、光头山、涝峪山、龙山河、涝峪河、殷家坡、汉中府等地,主要在户县 ①(现为鄠邑区)境内(Levier,1906)。Giraldi采集的苔藓标本被存放在欧洲各大标本馆。欧洲学者根据这些标本发表了一些文章和新种,是研究秦岭苔藓植物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植物学家自 1933年起开始在秦岭地区采集苔藓植物。 1933年,孔宪武在陕西终南山采集了部分苔类植物标本。1937-1963年,刘慎谔、钟补求、彭泽祥、汪发瓒、陈邦杰、黎兴江、黄全、李国献、张满祥、魏志平等在秦岭地区展开了一系列苔藓植物标本采集活动。此后, 1988年,尹志强在甘肃文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采集了部分苔藓植物标本; 1999年,汪楣芝在秦岭地区的洋县、佛坪县和眉县采集了大量的苔藓植物标本;2004-2005年,王幼芳、李粉霞、詹琪芳、翟德逞、刘丽、徐波、朱永青等两次深入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苔藓的调查采集,采集苔类植物 1039份;贾渝、赵遵田、于宁宁等曾在 1999年、2005-2006年对甘肃迭部县的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调查; 2007年4-5月,贾渝、李粉霞在甘肃文县的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苔藓植物的调查。此外,王诚吉在陕西省宁陕县的天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王玛丽数次在秦岭地区、叶永忠等于 1987-1989年在秦岭东段的河南省灵宝县(现为灵宝市)进行了苔藓植物采集(表 1)。 表1 在秦岭进行的主要的苔藓植物采集活动信息 综上所述,学者对秦岭的苔藓植物已进行了一些调查和采集,早期的采集地点多集中在秦岭地区陕西境内及秦岭的西端,对秦岭南坡及秦岭东部苔藓植物的调查和研究很少,还存在着一些空白地区,尤其是秦岭地区东部区域的采集相当薄弱。 2013-2014年,何强和曹威在秦岭东部地区进行了苔藓植物专项采集,为本书的编研补充了大量的秦岭东部地区的标本,他们的采集覆盖了秦岭东部地区的 13个县。截至目前,对秦岭苔藓植物进行过采集调查的主要地点已被标注在图 A上。 2)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研究历史 对秦岭地区苔类植物研究的**篇文章是 Massalongo于 1897年发表的《中国陕西苔类》一文。基于 Giraldi于 1889-1894年在陕西境内秦岭地区采集的苔类植物标本,Massalongo报道了 47种苔类(包括种下单位),其中 34个是新种和新变种。随后, Levier(1906)根据 Massalongo和 Stephani鉴定 Giraldi采自秦岭地区标本的结果,报道了苔类植物 69种 5变种,其中包括 11个新种和新变种。自 Levier的报道后,张满祥(1982)发表了采自秦岭的一个苔类新种:秦岭囊绒苔 Trichocoleopsis tsinlingensis P. C. Chen & M. X. Zhang。1983年,黎兴江和张满祥发表一个苔类新种:秦岭耳叶苔 Frullania chinlingensis X. J. Li & M. X. Zhang(=F. dilatata)。Hattori和 Lin(1985b)也描述了秦岭地区的两个新种:陈氏耳叶苔 Frullania chenii S. Hatt. & P. J. Lin和瘤萼耳叶苔 F. tubercularis S. Hatt. & P. J. Lin。 图A 秦岭地区的主要采集地点 Figure A The main collected sites in Qinling Mts.CA=长安区,CG=城固县,CHS=翠华山,DB=迭部县,DF=丹凤县,FP=佛坪县,FX=凤县,HS=华山,HX=户县,HZ=汉中市,KX=康县, LB=灵宝市,LC=栾川县,LS=鲁山县, LU=卢氏县, MX=眉县, NS=宁陕县,NX=内乡县, SN=商南县,SX=嵩县,SY=山阳县,TB=太白山,TBX=太白县,TS=天水市,WX=文县,XX=西峡县,YUN=郧县,YX=洋县,YXI=郧西县,ZQ=舟曲县,ZS=柞水县,ZZ=周至县 除了秦岭地区新分类群的报道,还有一些该地区苔类植物的专科专属研究。 Hattori和 Zhang(1985)对光萼苔科的研究,记载了 2属 12种,即耳坠苔属 Ascidiota(1种)和光萼苔属 Porella(11种)。Zhang和 Guo(1998)对裂叶苔科的研究,报道了 6属 20种,即褶萼苔属 Plicanthus(1种)、细裂瓣苔属 Barbilophozia(4种)、三瓣苔属 Tritomaria(3种)、卷叶苔属 Anastrepta(1种)、裂叶苔属 Lophozia(9种)和挺叶苔属 Anastrophyllum(2种)。 Guo和 Zhang(1999)首次报道了秦岭地区的角苔科,文中记载了 3属 6种 1亚种,包括角苔 Anthoceros punctatus、褐角苔 Folioceros fuciformis、腺褐角苔 F. glandulosus、黄角苔 Phaeoceros laevis、黄角苔高领亚种 P. laevis subsp. carolinianus、球根黄角苔 P. bulbiculosus和 P. miyakeanus(=Phaeoceros laevis)。此外,Zhang(2005)对陕西省的指叶苔科进行研究,报道了陕西分布的指叶苔科有 2属 8种,其中指叶苔属 Lepidozia和鞭苔属 Bazzania各 4种,分别为丝形指叶苔 Lepidozia filamentosa、指叶苔 L. reptans、圆钝指叶苔 L. subtransversa、大指叶苔 L. robusta,双齿鞭苔 Bazzania bidentula、裸茎鞭苔 B. denudata、瘤叶鞭苔 B. mayabarae、三齿鞭苔 B. tricrenata。陈清等(2008a)还报道了秦岭地区拟大萼苔科的 2个新记录种:红色拟大萼苔 Cephaloziella rubella和刺茎拟大萼苔 C. spinicaulis。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秦岭局部地区苔类植物的研究报道。鲁德全(1990)报道了秦岭的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苔类植物 5科 5属 5种,而王玛丽等(1999)的报道将该保护区苔类植物增加到 13科 14属 21种。叶永忠等(2004)对小秦岭的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其中苔类植物有 19科 22属 37种 2变种 1变型。王诚吉等(2005)对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研究,报道了该保护区苔类植物 14科 18属 37种。李粉霞(2006)对秦岭南坡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报道了该保护区的苔类植物 25科 34属 111种(包括种下单位)。宋鸣芳(2007)报道了太白山的苔类植物 22科 29属 82种。陈清等(2008b)对秦岭地区苔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了秦岭地区苔类、角苔类植物 35科 66属 270种,但是文中没有列出具体名录。Jia等(2016)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之上,加之对新采集标本的整理和鉴定,对秦岭地区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做了全面的梳理,编制出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名录,共计 44科 86属 261种 9亚种 20变种和 2变型,其中有 122种 6亚种和 6变种是秦岭地区新记录,东方唇鳞苔 Cheilolejeunea orientalis (Gott.) Mizt.和日本光萼苔北美亚种 Porella japonica subsp. appalachiana R. M. Schust.为中国新记录。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对秦岭地区的苔藓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秦岭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和植被分界线区域,苔类植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已具一些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采集和研究地域需要扩大 在标本收集方面,早期的标本多采自秦岭太白山、光头山等北坡地区。例如,Giraldi采集的苔类标本多集中在户县境内和太白山等秦岭中脉及北坡,而南坡的标本多由 Giraldi委托他人采集;张满祥在 1972年整理的秦岭名录中,引证的标本多采自东太白山、西太白山、户县等地,秦岭南坡的标本也很少,仅涉及宁陕县和洋县两地。鲁德全(1990)、王玛丽等(1999)、王诚吉等(2005)的报道只是秦岭的局部地区。研究地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以前的研究工作中有关秦岭地区的报道几乎集中在陕西省的范围。而实际上秦岭地区的范围还包括甘肃、河南及湖北的部分地区,因此,从论述整个秦岭地区来讲仍然存在缺陷,尤其是秦岭东段的采集还很欠缺,这些地区涉及河南、湖北等某些地区。 为了让本书的编研更全面地反映秦岭地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作者何强于 2013年和 2014年分别在位于秦岭地区东部的湖北、河南和陕西等部分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采集,部分弥补了秦岭东部地区的采集缺陷。有些县可能是**次针对苔藓植物的专门采集,如鲁山县、卢氏县等。 2)缺乏完整系统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名录 在名录上, Massalongo(1897)和 Levier(1906)报道的都是陕西苔类植物,而不是秦岭苔类植物名录,且分别只有 47种(包括种下单位)和 74种(包括种下单位),两个名录中都没有角苔科的种类,温带分布的叶苔科的种类也很少,但在以后的研究(Guo and Zhang,1999)中却显示角苔科和叶苔科在秦岭地区有较多的分布,可见这两个报道并没有全面地反映秦岭苔类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情况。且 Massalongo和 Levier对陕西苔藓植物的调查报告是发表于 1897-1906年,距今已达百年之久,当时苔类植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Massalongo(1897)对 Giraldi采集的陕西标本进行鉴定时资料非常有限,只能利用一些零星的苔类研究资料,对种类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张满祥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