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504551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22504551 ; 978-7-5225-0455-1
本书特色
本书从礼乐的原典中梳理礼乐这一有意味的形式的成因,能让我们探寻到礼乐的源头与在现代社会的强大生命力。
内容简介
华夏文明本质上可以称为“礼乐文明”,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华夏文明就一直以“礼辩异,乐合同”的精神整合着中国社会,推动着各个层次上的文化传播,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靠前关系;无论是内向修身,还是外向治国,都打上了礼乐传播的烙印。本书以礼乐传播为题,乃是为了将礼乐传播作为华夏文明传播的核心范式,探讨礼乐传播对于华夏文明传播的深刻影响,进而建构出"礼乐传播论"以与西方的仪式传播等互相对话,主要探讨礼乐协同、礼乐媒介属性与传播功能、礼乐中的身体交往,礼乐之源,礼乐与周公等问题展开探讨。
目录
章 以乐观礼:礼乐传播中“乐”的媒介功能 14
第二章 礼乐协同:礼乐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 32
第三章 与时偕行:礼乐传播的时间意义与现代思考 48
第四章 礼通天地:礼乐传播中的空间关系生产与运作 58
第五章 天下一家:礼乐传播形塑中外共通意义世界 71
第六章 风行草偃:礼乐传播的教化机制及实践效果 83
第七章 礼乐有德:礼乐传播的道德意识与秩序规范 91
第八章 物畜有礼:礼乐传播的周易探源 102
第九章 缘情制礼:礼乐传播中的情感机制与文化认同 113
第十章 亲亲尊尊:周代丧服制度的符号建构与传播 124
第十一章 以身观礼:礼乐传播的儒家身体观 44
第十二章 男女有别:礼乐传播的性别观 153
第十三章 尊礼择色:礼乐传播的儒家色彩观念 169
第十四章 序和合同:礼乐传播的宗法婚嫁制度 183
第十五章 婚礼符码:礼乐传播的社会整合逻辑 191
第十六章 象征隐喻:礼乐传播的婚礼仪式符号释义 201
第十七章 炎黄子孙:礼乐传播的黄帝祭祀组织演绎 212
第十八章 君子如玉:礼乐传播的《诗经》玉器传播功能 224
第十九章 引诗论政:礼乐传播的《诗经》舆论传播功能 239
第二十章 名教自然:礼乐传播的异化与反思 254
第二十一章 黔中屯堡:礼乐传播的社会符号表征 267
后 记 286
节选
《华夏礼乐传播论》: 二、丧服制度和古代服饰符号的研究周代丧服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及身份尊卑之不同,规定了在丧礼中服丧主体为服丧对象所穿着的服饰规格式样以及服丧期限,并以此将丧服分为五等,进而形成一套严密的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大类丧服为基础的“五服之制”,后世历代基本沿用这一制度安排①。涉及丧服制度的重要研究成果都围绕五服制度加以详述、考辨或理论阐发,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丧服制度与社会结构、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些研究是从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考察,但都表达了一个共识,即丧服在制度安排中早已超越了自身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礼仪、一种标志,进而成为一种制度的体现。 丁鼎先生在其关于先秦丧服制度的著作《考论》一书中提到,丧服制度与周代所创立和推行的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周代宗法制度在丧礼服饰上的体现。这套仪制的精神在于强调宗法制度所蕴含的“亲亲”“尊尊”的伦理秩序和道德架构,体现宗族亲属的层级亲疏关系和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周飞舟的《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杨辉的《中国丧服服叙制度研究》也表述了相似的观点,认为周代丧服制度同时包含了亲疏血缘关系和尊卑等级关系的“立体结构”,将儒家礼文化中的“三纲五伦”一以贯之,体现了儒家思想“明人伦”的根本,是维持阶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三纲”是构成丧服制度的基本原则,并用来安排五伦关系。通过对“人伦”关系的规范性安排,丧服制度贯穿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准则和政治观念,以教化天下,维护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丁凌华先生在其著作((中国丧服制度史》中强调,丧服制度是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极具代表性的社会制度之一,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核心地位。 而丧服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显性特质、社会性功能乃至代表性地位,正是丧服被不断符号化建构和传播的结果。郭沫若先生曾言:“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饰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物质存在,随着社会发展,服饰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充分,成为一种承载社会文化和思想的符号。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对古代各类服饰符号进行考察,探讨古代服饰符号的文化意涵和社会功能。这类研究在立足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两位西方学者的符号学理论展开分析,分别是索绪尔和罗兰·巴特。 索绪尔提出了符号“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理论。就符号而言,“能指”即为符号形式、符号的形体,“所指”也称为意指,即为符号内容,也就是符号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或意义①。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即意指过程,罗兰·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符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强调符号所具有的两种意义,即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没有因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②。具体而言,作为形式的能指和作为概念的所指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三者构成符号的一级系统。巴特将一级系统中的符号称为意义,将**层系统称为“直接意指”或“外延”,这是语言学层面上的符号体系。**级系统中的符号作为能指进入二级系统,形成表达层面,这个新的能指与二级系统中新的所指结合起来,构成第二级系统中的符号,巴特称之为“意指”,此第二层系统又称为“含蓄意指”或“内涵”,充满了文化象征意义和意识形态性@。由此可见,外延是表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字面含义,而内涵不仅使用了**层表意规则,还加上了二次符号化的所指意义,是隐而不彰的附加含义,是从渗透于符号系统中的文化意义发散出来的。由于文化意义如此深入地渗透于内涵意义中,因而巴特认为内涵有意识形态的意味④。他指出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叙事文学、服饰等都是通过以语言系统为基础的二级符号系统,将强势话语制造者的意识形态经过改造表现为自然的因果关系传播给大众,对此系统的符号学分析,揭开了意识形态机制的隐匿化过程,也为视觉传播奠定了文化解读的理论基础⑤。巴特将符号学理论运用到服饰方面,在其著作((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中指出服饰本身就可看作一种符号,由符征和符旨两部分组成。符征是服饰符号的表达层面,指服饰的款式、面料和装饰等*基础的元素,符旨是内容层面,表达的是服饰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强调从服饰的社会功能出发所具有的深刻含义,包括社会、心理和文化特征三个层面⑥。 ……
作者简介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高校新世纪很好人才,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刊物主编。已在《靠前新闻界》《厦门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华夏传播学引论》等著作30部,主编《华夏传播学文丛》《经典与传播研究丛书》《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等5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 等10余项课题。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