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文学史(第二版)

包邮东方文学史(第二版)

¥62.6 (7.1折) ?
1星价 ¥62.6
2星价¥62.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620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0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301262030 ; 978-7-301-26203-0

本书特色

文学是探究人类心灵世界的一门学问。无论诗歌、史诗,还是戏剧、小说,都是对一个时代人类某种普遍的内心境况的刻画和表达,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东方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有四大文明古国,有三大文化中心,还是五大宗教的摇篮,亦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对东方文学史的探究过程,就是一个探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序介绍了东方文学史,全书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及现当代等时期。着重介绍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作家与作品,突出了重点,同时努力创新。力求运用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思路,取得新突破。本书还辟有专节介绍,及时反映中国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再版序言
前言
序言:迎接东方新纪元

**卷 古代东方文学
**章 古代埃及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亡灵书》
第二章 古代巴比伦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吉尔伽美什》
第三章 古代希伯来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圣经·旧约》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吠陀本集》
第三节 两大史诗

第二卷 中古东方文学
第五章 中古印度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本生经》和《五卷书》
第三节 迦梨陀娑
第四节 古典文艺理论
第五节 虔诚文学
第六章 中古波斯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菲尔多西
第三节 萨迪
第四节 内扎米
第七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古兰经》
第三节 《-千零一夜》
第八章 中古越南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金云翘传》
第九章 中古印度尼西亚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杭·杜亚传》
第十章 中古朝鲜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春香传》
第十一章 中吉日本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万叶集》
第三节 《源氏物语》
……

第三卷 近代东方文学
第四卷 现当代东方文学

后记
【附录】东方文学研究著作要目
展开全部

节选

  《东方文学史(第二版)/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伪经》书名的本义是“伪仿之作”原指《希伯来圣经》和《次经》之外的签署假名作品。作者本是犹太教徒或犹太裔基督徒,但却常托古代某圣贤(如摩西、所罗门)之名写作。篇目众说不一。成书年代多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之间。一般分为两大类:(1)“巴勒斯坦伪经”,用希伯来文或亚兰文写成,作于巴勒斯坦,包括《十二族长遗训》《犹比理书》《以赛亚殉难记》《耶利米剩余语录》《众先知生平》《约伯的遗命》《亚当和夏娃的生平》《所罗门诗篇》《以诺一书》《巴录二书》《摩西升天记》等;(2)“亚历山大里亚伪经”,用希腊文写成,写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包括《亚里斯提亚书信》《神巫的预言》《马卡比传三书》《马卡比传四书》《以诺二书》《巴录三书》等。《伪经》之“伪”不含贬义,这批著作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死海古卷”是20世纪中期在巴勒斯坦死海西北部山区陆续发现的一批犹太教古代书卷的统称,包括约600份手抄经卷和数以万计的残篇,分别用希伯来文、亚兰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写成。作者(或抄写者)是犹太教艾赛尼派的一支(后称为“库姆兰社团”),活动于公元前130年至公元68年之间,以库姆兰山区为聚居点。犹太一罗马战争(66-77)期间,他们躲避镇压时将这批古卷藏匿在深山的洞穴里。此外,132年至135年间犹太起义领袖巴尔·科赫巴也曾退守该地,将一批文件隐藏于此。死海古卷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1)《希伯来圣经〉《次经》《伪经》的抄本、注疏和外传;(2)库姆兰社团的文件,如《训导手册》《感恩圣诗》《战争书卷》《圣殿古卷》等;(3)有关巴尔·科赫巴起义的命令、信件以及当时的商贸协议、婚姻契约等。因具有多方面的文献价值,死海古卷被西方学术界誉为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重大的考古发现。其中许多作品对了解和研究古代希伯来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基督教文学的早期成果《圣经·新约》也含有希伯来文学的性质,既是基督教文学的源头,又是古代后期希伯来文学的重要分支。《新约》共27卷,用希腊文写作,可分为四部分:(1)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主要记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和思想;(2)历史纪事,特指《使徒行传》,记载耶稣升天后使徒们四处传道、初期教会不断发展的经过;(3)使徒书信,共21卷,包括《罗马书》《加拉太书》等“保罗书信”13卷,无名氏的神学论文《希伯来书》和《雅各书》等“公普书信”7卷,所载内容大抵是基督教的教义和信条;(4)启示书《启示录》,用启示文学的独特笔法描写末日的景观和新天新地的图景。古代希伯来文学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其中荦荦大者,是强烈的民族性、宗教性、抒情性和理想性。古代希伯来文学是希伯来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生活中创作的民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内容、民族气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它们形象地记载了希伯来人的起源和发展,几乎毫无遗漏地述及他们在各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早期族长迁徙迦南,因饥荒流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约书亚挥师攻占迦南,士师秉政,统一王国建立、兴盛、分裂,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南国犹大亡于新巴比伦,犹太人从囚居地回乡,以斯拉、尼希米领导复国活动,马卡比家族反抗塞琉古王朝的统治,古代后期犹太教发生分化,初期基督教兴起并不断发展,巴尔·科赫巴反抗罗马人失败。围绕着这一历史主线,希伯来作家们不厌其详地讲述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民情、风俗、典章、律例、家谱、文告、歌谣、诗篇、格言、警句、故事、传奇……绘出一幅宏伟壮阔的希伯来民族社会生活的巨型画卷。这幅画卷生动地说明,希伯来民族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希伯来人在旷日持久的战争磨难和深重的亡国之痛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如《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记》《犹滴传》《马卡比传(上、下卷)》《战争书卷》等书所示);同时,他们也向往世俗幸福,憧憬美满的婚恋生活(如《雅歌》《路得记》《托比传》等书所示);他们又是一群聪慧睿智、见微知著的人,乐于探求并善于总结人生和社会的经验(如《箴言》《传道书》《约伯记》《所罗门智训》《便西拉智训》等书所示);他们中还涌现出若干目光远大、胸襟开阔的伟大哲人,能于弱国寡民的逆境中阐扬出某种“世界大同”的博大理想(如《第二以赛亚书》《约拿书》、福音书和保罗书信中的若干章节所示);*后,宗教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发挥了重要而复杂的作用(在绝大部分作品中都有显示)。在艺术形式方面,除继承并完善前人(指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迦南等民族)已有的各种文学体裁外,希伯来作家还创造出许多新兴样式,如大型诗剧、较成熟的小说、先知文学、启示文学和福音书文学;在表现手法上也有不少独创,如诗歌中的平行体和贯顶体,散文中的天启体和异象体。就艺术风格而言,古代希伯来文学的许多作品源于人民口耳相传,流溢出民间文学清新、质朴、优美、健康的情致;另一些作品出自文人手笔,富于饱满的诗情、绚丽的幻想、犀利的语言和精巧的辞章,体现出希伯来作家不同凡响的文学素养。因上帝形象几乎遍布所有作品,古代希伯来文学又从整体上具有某种神话特质,展示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宏伟的民族风格。……

作者简介

郁龙余,中国印度文学、中印文化关系研究专家。深圳大学教授,印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