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563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66页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112256303 ; 978-7-112-25630-3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七章, 前五章为基础理论部分, 第六章为案例研究部分, 第七章为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重点针对历史地区的内涵与特点, 在介绍国内外历史地区保护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 对历史地区的城市设计要素、设计内容和方法以及实施管理等进行系统介绍与分析, 使学生能够系统理解和掌握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历史地区的概念 1.1.1 历史地区的基本内涵 1.1.2 历史地区保护的概念 1.2 历史地区保护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2.1 历史地区的基本类型 1.2.2 历史地区保护的基本内容 1.2.3 历史地区保护的基本方法 1.3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内涵、特点与要求 1.3.1 城市设计的基本内涵 1.3.2 城市 新的基本特征 1.3.3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特点 1.3.4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 1.3.5 历史地区与其他地区城市设计的关系 第2章 外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理论演变 2.1 历史地区保护体系的建立 2.1.1 保护体系的建立 2.1.2 保护体系的建立 2.2 外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理论演变 2.3 当前理论发展趋势 第3章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 3.1 基本要素的构成 3.1.1 基本要素构成的基础 3.1.2 基本要素的体系构成 3.1.3 基本要素的构成与特征 3.2 空间格局要素 3.2.1 自然地理环境 3.2.2 空间形态与肌理 3.2.3 视线通廊 3.2.4 天际线 3.3 建成环境要素 3.3.1 街区空间 3.3.2 街道空间 3.3.3 开放空间 3.3.4 建筑物 3.3.5 城市色彩 3.3.6 环境设施 3.4 地区文脉要素 3.4.1 场所精神 3.4.2 人文环境 第4章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体系与构成 4.1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特点 4.1.1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层次、类型与范围 4.1.2 历史地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4.2 按空间层次分类的城市设计体系 4.2.1 宏观——总体规划层面的历史地区城市设计门 4.2.2 中观——控规层面的历史地区城市设计 4.2.3 微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层面的历史地区城市设计 4.3 按 新模式分类的历史地区城市设计构成类型 4.3.1 立面化模式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夏青,女,1955年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乡历史保护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为: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规划学会理事、《国际城市规划》编委等。夏青教授长期从事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研究,并在该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显著的各类研究成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支撑项目10余项,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及省市优秀规划设计奖5项;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并有《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总览》《天津城市建筑风格》、、《国外教育建筑》《国外图书馆建筑》等著作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