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江苏海岸线资源调查评估与空间管控

江苏海岸线资源调查评估与空间管控

1星价 ¥125.6 (7.9折)
2星价¥125.6 定价¥1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59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30695932 ; 978-7-03-069593-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对江苏省海岸线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助力“摸清家底,科学管控”

内容简介

海岸线资源调查评估与空间管控研究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书详细介绍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特征状况,分析海岸线生态安全与开发利用问题,总结海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开展江苏省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岸线空间管控分区、滩涂资源状况与生态风险评估、土地生态调查与质量评估等工作,提出海岸线资源管理经验及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在工作实践中使用,也可供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2 海岸线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
1.3 海岸线资源与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7
1.3.1 海岸线资源利用与土地利用 7
1.3.2 海岸线资源与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1
1.4 滩涂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 14
1.4.1 滩涂形成机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14
1.4.2 滩涂资源利用的主要模式总结 16
第2章 江苏沿海土地利用特征 18
2.1 研究区概况 18
2.1.1 研究区范围与概况 18
2.1.2 自然地理概况 18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
2.1.4 生态环境状况 23
2.2 土地利用基本特征 24
2.2.1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24
2.2.2 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分析 25
2.2.3 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 27
2.3 建设用地开发的时空特征 31
2.3.1 时间特征 31
2.3.2 空间特征 35
第3章 江苏海岸线生态安全与开发利用问题 41
3.1 海岸线生态安全问题 41
3.1.1 地质灾害 41
3.1.2 水资源生态 42
3.1.3 风暴潮 44
3.1.4 游憩水土景观 46
3.1.5 滩涂湿地 46
3.2 海岸线开发利用问题 47
3.2.1 滩涂、湿地围垦强度大,海岸线资源减少 47
3.2.2 海岸线开发对生物生境与多样性造成威胁 47
3.2.3 管理行政分割,海岸线开发缺乏统筹 48
第4章 海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50
4.1 海岸线资源调查评价方法 50
4.1.1 海岸线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50
4.1.2 海岸线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51
4.1.3 海岸线空间管控分区方法 54
4.2 沿海滩涂资源生态评估方法 56
4.2.1 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56
4.2.2 沿海滩涂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59
4.2.3 滩涂规划空间布局冲突协调框架方法 62
4.3 沿海地区土地生态调查评估方法 63
4.3.1 调查内容与评估方法 63
4.3.2 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体系构建 64
4.4 数据收集与资料整理 82
第5章 江苏省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评价 84
5.1 江苏省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4
5.1.1 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格局 84
5.1.2 海岸线保有情况 85
5.2 海岸线资源综合评价 86
5.2.1 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 86
5.2.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 90
5.3 沿海化工发展对海岸线资源利用的影响 90
5.3.1 江苏沿海化工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90
5.3.2 沿海化工产业发展的生态安全影响 94
第6章 沿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岸线空间管控分区 100
6.1 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100
6.1.1 生态安全要素的确定与构建方法 100
6.1.2 单一要素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03
6.1.3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19
6.2 江苏沿海土地开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121
6.2.1 对区域生态用地的影响 121
6.2.2 对单一要素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 124
6.2.3 对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 126
6.3 海岸线空间管控分区与措施 127
6.3.1 海岸线空间管控分区结果 127
6.3.2 海岸线重点管控岸段识别 129
6.3.3 海岸线空间管控措施 131
第7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状况与生态风险评估 133
7.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基本状况 133
7.2 沿海滩涂资源价值评估 134
7.2.1 沿海滩涂的生态重要性 134
7.2.2 沿海滩涂土质和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135
7.2.3 港-工-城开发适宜性评价 136
7.3 沿海滩涂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137
7.3.1 沿海滩涂生态风险因子确定 137
7.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风险分析 137
7.4 沿海滩涂利用管控 139
7.4.1 滩涂利用的生态安全分析 139
7.4.2 滩涂利用的基本原则 140
7.4.3 不同类型空间管控重点 140
第8章 沿海土地生态调查与质量评估 142
8.1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方法 142
8.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142
8.1.2 评估指标分级标准 144
8.1.3 土地生态综合评估 146
8.1.4 评估结果分级 146
8.2 土地生态状况特征与障碍因子分析 147
8.2.1 土地生态自然基础状况 147
8.2.2 土地生态结构状况 147
8.2.3 土地生态污染、损毁、退化状况 149
8.2.4 生态建设与保护状况 152
8.2.5 主控障碍因子及其障碍度 152
8.3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评估 155
8.3.1 土地生态状况分析 155
8.3.2 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与匹配分析 156
第9章 沿海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与红线划定 163
9.1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163
9.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163
9.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结果 165
9.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168
9.2 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生态红线划定 171
9.2.1 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 171
9.2.2 江苏省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 172
9.2.3 海岸带土地生态红线划定 173
9.2.4 海岸带生态红线管制措施 175
9.3 江苏沿海土地生态化管控 179
9.3.1 土地利用生态化管控原理 179
9.3.2 土地生态演化过程管控 179
9.3.3 土地利用格局的生态管控 182
第10章 海岸线资源管理经验及对策建议 185
10.1 国外海岸线的管理经验借鉴 185
10.1.1 荷兰海岸线管理经验 185
10.1.2 日本海岸线管理经验 186
10.1.3 美国海岸线管理经验 187
10.2 沿海滩涂生态健康管理与改善对策 188
10.2.1 滩涂开发利用的管理与经营模式选择 188
10.2.2 沿海滩涂资源生态健康改善的对策 189
10.3 海岸带土地生态化管控制度创新 190
10.3.1 耕地保护的制度创新 190
10.3.2 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 191
10.3.3 控制开发强度的制度创新 192
10.4 江苏海岸带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193
10.4.1 科学布局新建化工园区,整治现有园区 193
10.4.2 协调产业布局沿海关系,设置缓冲空间 194
10.4.3 合理利用海岸带资源,强化海岸带环境保护 195
10.4.4 完善海岸带法规体系,规范海岸带行政管理 195
参考文献 196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海岸线作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与重点开发对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功能。而随着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海岸线依赖程度不断增强,海岸线生态环境不合理布局和无序开发使得海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促进海岸线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和依法管理。 从功能方面可将海岸大体分为建设岸段、港口岸段、围垦岸段、渔业岸段、旅游岸段、保护岸段、盐业岸段和其他岸段共8类。受经济短期利益的驱动,沿海部分地区海岸开发功能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或者出现海岸开发方式与海洋功能区划的冲突,造成海岸线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不断积聚,经济开发活动也日趋频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同时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和管理措施不到位,沿海地区近年来也出现了水质恶化、渔业产量降低及生物多样性大规模下降等生态问题。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快速开发阶段,海岸线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压力在激烈程度上相对较低,因此国外研究更多偏重自然要素及其演变机理,针对开发利用的海岸线资源评估研究较少。当前阶段,我国的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仍将继续增加,无论是在激烈程度上还是在尺度上,在历史和全球范围均属罕见,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多、更综合、更复杂。构建海岸线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变化区域差异对比模型、数量变化模型等,开展海岸线资源评估、土地资源生态评估、海岸线开发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安全风险评估等,对促进海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成为人类活动作用于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人类干扰强度持续加大,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土地生态状况备受关注。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基础脆弱。而江苏沿海地区属于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主轴线交会区域,区位优势独特、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很多,如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生态系统、环境生态系统等。但专门或重点研究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结构、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问题等方面的成果还不多,而针对土地生态状况的调查研究就更少。土地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社会交互的界面,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承载力影响的“细胞”,也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控的切入点。开展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不仅对土地生态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协调解决滨岸带城市化、工业化开发中的生态问题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动作用。此外,目前全球性问题也是与土地生态息息相关的,具体表现为:受粮食生产和牲畜放牧的影响,大量的自然绿色植被遭到破坏,影响光合作用而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其次,大量的土地资源退化,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后,城市无控制的发展及工业交通等的CO2排放。所有这些不仅引起地球表面的土地生态系统退化,而且日益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异,如大气变暖、大气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和水旱灾害,进而影响全球性的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区域性变异等,这正是土地生态系统宏观研究中涉及的全球性问题。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均对海岸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特别重视。“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对于国土资源部门而言,首先是要查清海岸线资源和土地生态状况,促进海岸线资源和土地管理模式向质量-生态管护转变。为全面保障我国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逐渐从单纯的岸线和土地“数量管理”走向“数量管控、质量管理、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管理。管理方式的转变要求对岸线和土地资源“整体”变化展开跟踪和调查,不仅要调查岸线和土地“数量”,还要调查岸线和土地“质量”、岸线和土地“生态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为岸线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岸线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指标体系与标准作为岸线土地生态调查与评估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其构建是目前我国岸线土地调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2 海岸线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已有研究表明,从地理学角度讲,河流岸线包括枯水水位线至洪水水位线之间的范围,还包括人工堤、河流阶地范围,不仅表现当前的地貌形态,也要充分考虑历史河流地貌演变过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海岸线则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实际的海岸线应该是高低潮间无数条海陆分界线的集合,它在空间上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地理位置固定的线。具体的岸线范围示意如图1.1所示。 图1.1 岸线范围示意图 传统意义上的岸线具有明确的“线”的概念,一般是沿岸外围线,亦即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分界线。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广泛使用的岸线概念,远不仅限于一条可能被随时彻底改变的水陆域自然分界线,而是一个包含着充分发挥自然岸线利用价值所必需的一定水、陆域范围的条形或带状区域。因此,岸线是一个空间概念,其处于水域和陆域的结合地带,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向陆可延伸至岸线空间占用所及的距离。 海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总是反映在岸线向水域、陆域延伸一定范围的空间占用。对于海岸线,岸线资源可分为自然岸线、人工岸线与河口岸线,其中自然岸线包括基岩岸线、砂砾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及生物岸线,人工岸线包括养殖围堤、盐田围堤、农田围堤、港口码头岸线、工业生产岸线、城镇生活岸线及其他人工岸线(表1.1)。 表1.1 海岸线资源分类 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将自然岸线划分为基岩岸线、砂砾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及生物岸线。具体的自然岸线遥感影像判别方法见表1.2。 表1.2 自然岸线遥感影像判别 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将人工岸线划分为养殖围堤、盐田围堤、农田围堤、港口码头岸线、工业生产岸线、城镇生活岸线及其他人工岸线。具体的人工岸线遥感影像判别方法见表1.3。 表1.3 人工岸线遥感影像判别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