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地理学导论

发展地理学导论

1星价 ¥85.0 (7.2折)
2星价¥85.0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95423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71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100195423 ; 978-7-100-19542-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科研工作者,青少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加剧,面临贫困、发展方式转型、国际贸易竞争、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方面的危机与挑战,严重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在发展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下利用地理学科知识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本书从发展地理学的视角,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提供研究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发展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发展水平和生活品质的地理学分支,重点关注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在环境条件约束下发展收敛或人类福祉提升过程中的均衡议题。作为地理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地理学具有典型的跨学科交叉特点,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优选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以及大规模贫困发生机制,并试图寻找发展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要素的关系,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发挥科学指导作用。本文拟梳理近年来靠前上发展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联系实际提出未来中国发展地理学研究的有关思考,为中国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以此推进中国发展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丰富国内地理学的学科门类。

目录

引言

**章 发展地理学的学科发展

**节 发展地理学的内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相关学科的发展

第四节 发展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发展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

**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区域发展收敛理论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五节 全球化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发展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节 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

第二节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区域发展要素的定义与协调

**节 区域发展要素的定义

第二节 区域发展要素的耦合与协同

第三节 区域发展要素协同的分析

第四节 区域发展要素协同的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区域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分析

**节 区域发展质量内涵及意义

第二节 区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第三节 区域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质量测度与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

**节 区域发展的类型与内涵

第二节 区域发展类型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区域发展水平分类的演变

第五节 中国几种典型的区域发展模式

第六节 中国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

**节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效率时空格局演变

第三节 区域生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变

第四节 区域社会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发达地区区域发展过程的集聚与收敛

**节 发达地区城市空间扩展发展的收敛

第二节 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过程

第三节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集聚与收敛机制

第四节 发达地区创新人才的集聚与收敛机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区域均衡发展与实现路径

**节 中国区域均衡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演变

第三节 中国产业转型及发展

第四节 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途径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区域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与气候变化影响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气候变化适应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

**节 “一带一路”倡议及沿线区域简介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分类及发展模式识别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区域发展收敛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机遇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收敛

**节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社会发展收敛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收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质量变化

**节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环境绩效测度

第二节 全球碳排放变化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邓祥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表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先后从国内外获得理学、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为GIS、 自然资源学、应用经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主要国际学术兼职包括未来地球计划Urban KAN全球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科技与政策协调委员会委员等。担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发展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同时担任包括Resources, Conservation &Recycling、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JournalOf Cleaner Production等10余家国际、国内期刊的副主编、编辑、编委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