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建筑适宜技术体系和建造模式

乡村建筑适宜技术体系和建造模式

1星价 ¥214.6 (7.2折)
2星价¥214.6 定价¥29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684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68068413 ; 978-7-5680-6841-3

本书特色

对于当代乡村建造问题,其技术的多样并不意味着乡村将成为建筑技术的试验场。本书强调,在技术选用上,要立足与乡村,体现出技术对乡村意向的表达,考虑到乡村现实的限制,同时要回应乡村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适宜当代乡村的建筑技术体系与建造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乡村建设的历程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今*量大面广的乡村建造现状。引出乡村建造问题的重要性,包括建造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乡村建设热潮对于建筑学中建造研究的意义。本书重点分析当代建筑师在此背景下进行乡村实践的具体建造技术,并进行了分类阐述,从而展现出当代乡村建造中技术的多样性与混杂性。这种多样性与混杂性体现出了当前乡村技术选择相较于城市的不确定。对于乡村居民,这体现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技术选择的模糊与尴尬,而对于参与乡村建设实践的建筑师,这既是亦是机遇。

目录

第*章 现实境遇:当代乡村建设的问题
第*节 乡村风貌:自毁和他毁
第二节 居住行为:变革与共存
第三节 建造行为:转型与迭代
第四节 新乡土营造:探索新型乡村适宜技术与建造模式
第二章 历史路径:“设计下乡”
第*节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
第二节 新中国前30年的乡村建设
第三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乡村建设
第四节 “设计下乡”: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历程
第三章 田园畅想与乡村建设的理念
第*节 回到本源——何为乡土(建筑)
第二节 从花园城市到田园乌托邦
第三节 乡村建设的国际背景及相关探索
第四节 多元介入:构建乡村建设的“行动者网络”
第五节 乡村建设的设计伦理
第六节 乡村建造的基本理念
第四章 技术路线与方法策略
第*节 模式语言与通用式设计
第二节 原型演变与类型设计
第三节 方法策略:“样”“造”“作”
第四节 适宜的技术模式:技术与文化的新旧共存
第五节 适宜的工程模式:技术运用的在地性
第六节 建造技术的乡村适宜性
第五章 乡村适宜建造技术探索与实践
第*节 类型承续与范式突破
第二节 乡土材料的新生
第三节 永居与批量定制:开放与集成的装配式建造
第四节 低技和可逆的装配式建造
第五节 乡村传统与乡土遗产的再认识
第六节 建筑作为中介:再塑社会组织关系
第六章 余论:基于当代乡村建设实践的建筑学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1. 从生活原型到空间原型、结构原型 不论是传统古村的风貌破坏,还是新村为了特色而“风格化”,都造成乡村风貌单一和新民居的雷同,更有乡土景观的破坏与乡村生态的失衡……这是当代乡村建设的现实境遇。乡村风貌遭受着一次次的“自毁”和“他毁”。这背后有传统村落价值的认同和认异,有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城乡结构的矛盾、文化自信的缺失等造成的今日村民居住行为的巨大变化和转型共存。我们需要探寻传统乡村内生的基因与智慧,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创新,源自历史,面向未来。 民居直接反映了村民的生活模式,其原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随着村民生产、生活模式和价值观的变化,居住空间格局需求亦发生了变化。空间原型是生活原型的表现,是结构原型的基础。不论是对地方民居的类型研究、保护更新,还是对装配式或集成式新民居建筑的研发,生成的功能模块都应适于不同的空间和生活使用上的需要,以新的技术和形式完成从空间原型到结构原型的转化。 基于生活原型转变的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与类型演化的研究,是探索新时期民居从生活原型到空间原型转化的必要过程。空间是基于建筑的物质性——结构和材料构造才得以实现的。伴随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适应空间原型的变化使得人们有更多的建筑技术和更丰富的结构类型可以选择,民间传统的墙承搁檩式、穿斗式、插梁架等结构形式被弃用或混用,以“框架+围护”为主的现代结构思维使得建筑的开放性更加凸显,传统的或地域性的材料不同程度被替换。有的是空间原型存续,但采用新的材料和结构体系来重新演绎,从而出现新的结构类型;有的因空间原型发生演化,则顺承地采用新的结构类型。基于结构原型的新旧结构材料迭代并存的建造技术体系,形成村落“和而不同”的面貌,而非当下新村建设的“同而不和”。新的乡村建筑可在类型上承古续今,功能上承前启后,形态上推陈出新,实现类型的承续与范式的突破。 从空间原型到结构原型,在方法策略上也与传统建筑技术的“样”“造”“作”一致。“样式形制”是从生活原型到空间原型的演化,“造”与“作”是从结构原型到工法的延续与更替。通过适宜的技术模式,完成结构体系、材料构造等技术的新旧共存和文化表达。 2. 从迭代共存到预制装配、开放集成 当我们建造乡村时,我们应当知道在建造什么。我们可以有田园乌托邦的畅想,更需要回到本源,思考何为乡土(建筑),明确乡村建设的设计伦理。乡村建造应秉持低技术、低成本、低影响的“三低”理念。只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生态,才能保证高品质的“永居”和可持续发展。 当代乡村建造的现实是传统结构的弃用、材料工具的骤变、匠作体系的崩溃。建造模式和技术体系呈现出转型与迭代共存的特点——传统匠作传承和现代装配并行的建造模式以及适于地域和乡村的适宜性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探索新型乡村适宜技术与建造模式是“母语建造”——传统继承与再生之必须,是时代和技术发展之必然,是生态文明应对、持续发展之必要。 乡村建造,首先是“能建(可行性)”,这与乡村建设的运作机制、建造成本直接相关;其次是“建好(可控性)”,要保证基本质量和长效寿命(相比现状问题来讲);*后是“易建(普遍性)”,也就是技术相对成熟、大众化,便于推广应用。适宜的工程模式应该具备技术运用的在地性,以及工程管理、施工操作与生产制作的适应性。因此,乡村的建造模式选择与建造技术的内在要求和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限制相关,应该是全过程的可控性,其中*基本的还是建造技术的选择。建造技术的乡村适宜性主要表现在乡土技术的科学转化、现代技术的低技调适、乡土材料的产业优化、现代材料的地域适配。通过乡土材料的新生、旧物的拼贴与活用,探索“广域”的地域性,实现新乡土建筑的适宜建造。乡村建筑逐步由“建造”向“制造”过渡,其实更适合乡村的实情和需要。乡村建设量巨大,在传统的匠作体系崩溃和施工技术普遍低下的情况下,“制造”型乡村建筑能更好地保证建设品质,以及生产更经济、环保的“建筑”产品。即使完全沿袭传统的材料工艺,今日乡村建筑的环境调控品质也难以尽如人意。探索装配与地域特色、特色与批量定制相融的设计和建造模式,使得乡村广泛采用开放装配式的构造体系和开放开源的乡村建造成为可能。 各种结构、构造和材料迭代共存的状况本身也反映出结构和建造技术发展的趋势。预制装配式建筑本身符合开放建筑与可逆循环的理念,可搭起“建造”与“制造”之间的桥梁。乡村住宅建筑从建造到制造,首先是流程的设计,从市场需求到产品研发,从加工生产到现场施工,从营销到购买,从交付到后期维护,提供全流程的服务。这其中*关键的当属“农宅”这种产品类型的研发、生产流程的组织以及现场装配施工的技术等。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或集成式建筑的设计充分考虑与建筑结构、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装饰装修等要素进行协同设计,使建筑的各系统之间有机整合,设计集成,装修一体,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 通过开放装配式的构造体系、主体结构材料的轻质化和模块化、主体结构和构造的优化、开放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等,可实现乡村建筑乡村装配适用性的设计和建造,还可实现建设过程的开放性与二次建造,或是进一步的部品集成设计和运用。 尽管乡村装配式建筑的推行遇到很多的困扰(主要是来自村民观念认知,以及建筑工业和市场机制的转型阻力),但在地域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上实现突破并非难事,毕竟是技术和时代发展大势所趋。 3. 从匠作传承到互为主体、全民设计 在乡村建造中引入开放建造的模式,可以提高乡村居住舒适度和建筑质量,传承乡村地域性的风貌和工艺,给村民提供自主生产、设计、建造房屋的新机会,由过去匠作传承、消退甚至崩塌,发展到多元介入,构建乡村建设的“行动者网络”,还原村民(常民、平民)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地位,村民与传统的匠师和今日的建筑师互为主体,回归和重构乡村协力互助的社会关系结构。 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度,自古就在不断探索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模式,近代以来,在社会的大变革中更是将其视作国家兴亡、民族复兴的路径进行探索,涌现出大量的实践模式探索与建设理论研究。数次“设计下乡”的历史路径也给今日的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提供了参照,由被动变为主动,调整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将城乡之间的牵制转化为互助的动力,促进共同发展。建筑师作为专业群体已然成为乡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建筑师应突破传统和现代范式的束缚,关注乡村及村民真实的使用需求,建设回应传统、面向未来且适应当下的乡村建筑;建筑师需要充分利用个人与社会的协作力量,关注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帮助乡村实现更好的发展。 众多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都体现出超越“建筑”的思考和实践。如村民自主营建和设计参与、协力造屋和用户组织等,呈现出平民建筑的特点——互为主体。建筑更是一种中介,激活和再塑社会组织关系。这也包括乡村工业、集体形制等非典型的或新的乡村传统与乡土建成遗产需要我们再认识,基于“泛遗产化”的思维提出保护活化策略。 当代乡村建设的实践也促使对建筑学自身的思考,乡村建筑回归建筑学主流,其内涵与价值再次被发掘和唤醒。建筑学外延拓展也决定了建筑师的多元角色,包括身份的多重性、工作边界的拓展、设计态度的转变、工作方法的变化。建筑师更加关注结构、材料、建造等基本问题,关注从生活需求出发的建筑本源以及直面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建立服务于平民的建筑师立场,再向匠人学习,突破形式、传统与现代之争,实现建设主体与内容、个体与社会的协同。乡村建设还真应了那句著名的口号,即“from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中国拥有大量的乡村和人口,乡村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起源和保育之地,也是社会稳定的“蓄水池”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乡村建设的背景、内容和方式在不断发展、变化,对乡土社会、乡土建筑和乡土价值的认知、保护、转译和增益是建筑行业和学科必须面对的问题,建筑学应该如同面对其他新技术(互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一样,进行学科的反思、自省与回应,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进步。

作者简介

谭刚毅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华中卓越学者(教学Ⅰ类岗)、《新建筑》副主编;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5本,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逾6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英国国家学术院基金项目1项(中方负责人);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项目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乡村建筑)一等奖,以及其他竞赛和设计类奖项;获得2019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内外设计竞赛和论文竞赛中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