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

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

1星价 ¥207.0 (5.2折)
2星价¥207.0 定价¥3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11118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3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71111885 ; 978-7-5711-1188-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这本书是绘画爱好者期待已久的人体绘画的权威教材,这是戈特弗里德·巴梅斯教授的*重要的著作**次出版中文版。1964年巴梅斯教授凭借他的著作《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蜚声国际,该书也在当时获得了民主德国年度“*美丽的书”大奖。巴梅斯教授的这部著作被奉为该领域的权威,并被译成多种语言。此后的40年,巴梅斯教授不断修订这本著作,后来又加入了许多绘画实例和对世界名画的分析,进一步充实了本书的内容。本书是巴梅斯对其一生绘画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绘画爱好者、研究者不可缺少的教材。本书的特点是结构有序、步骤分明、示例众多,可操作性极强,对绘画艺术爱好者,画家,美术学院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人的身体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是艺术的核心。 戈特弗里德·巴梅斯这部艺术解剖学的经典作品与教材,获得了靠前认可,它天衣无缝地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实践结合在一起。 这部作品详尽、系统地分析了描绘人体的学习与练习步骤,完整叙述了艺术解剖学的历史,以及艺术解剖学对人体三维艺术想象的影响史。 本书主要讨论人体比例、静态与动态的规律性、形态关系以及人体形象塑造的基础及其简化形式。巴梅斯教授从各个部位详细剖析了人体的骨骼、肌肉、肌腱、关节等的构造和外在形态,又将人体比作—个建筑,从而使读者学习到以全局的眼光来观察和绘制人物形象。 由此作者展示了如何掌握解剖学知识,以及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它。巴梅斯教授还对许多世界名画进行了分析,从解剖学的角度指出一幅画的精髓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使读者学习到如何以解剖学来分析人物画,从而提高绘画鉴赏能力。

目录

1 艺术解剖学——过去与现在/ 1

1.1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友谊/ 1
1.1.1 艺术解剖学的相关偏见所表现出的错误性和正
确性/ 1
1.1.2 艺术解剖学与科学和艺术的特殊关系/ 2
1.2 历史视角下艺术家使用解剖学的目的和途径/ 2
1.2.1 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命/ 2
1.2.2 达·芬奇——解剖学家和教育家/ 4
1.2.3 人体肌肉图——极具争议的艺术解剖学示意图/ 6
1.2.4 米开朗琪罗与艺术解剖学的关系/ 7
1.2.5 北部——并非解剖学的家园/ 9
1.2.6 达·芬奇之后的解剖学家:维萨里/ 10
1.2.7 17 和18 世纪艺术解剖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首
本教材的问世/ 11
1.2.8 艺术解剖学演变为独立的学科/ 15
1.2.9 19 与20 世纪艺术解剖学的精神束缚和全新动力/ 18
1.2.10 英语地区对艺术解剖学的批判性观点/ 21
1.2.11 艺术解剖学的恒定性与可变性/ 24
1.3 当今艺术解剖学的相关理念/ 25
1.3.1 艺术创作的目的由其本质所决定/ 25
1.3.2 艺术解剖学中的师生关系/ 26
1.3.3 艺术解剖学的特殊目标和任务/ 26
1.3.4 知识与能力教授系统的结构/ 27
1.3.5 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0
1.3.6 比例、动态和静态问题/ 31
1.3.7 结构形态问题/ 44
1.3.8 身体特性和空间特性问题/ 58
1.3.9 形态与空间的关联性问题/ 65
1.3.10 多面性和界限/ 69


2 人体比例/ 71

2.1 概论/ 71
2.1.1 用途说明/ 71
2.1.2 概念:比例、模数和标准/ 71
2.1.3 测量方法、历史动力、当前动力/ 72
2.2 比例的类型体系/ 80
2.2.1 两种性别的普通形态特征/ 80
2.2.2 男女两性的身体比例/ 82
2.2.3 关于比例类型学的补充说明/ 96
2.3 体态类型的形体特征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100
2.4 不同发育阶段的比例/ 105
2.5 不同发育类型的形体特征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130

3 人体姿势和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基础/ 136

3.1 静态和动态法则/ 136
3.1.1 概念:重心、重力线、支撑面、稳定性的概念及
其合乎规律的关系/ 136
3.1.2 重心不发生位移时的双腿竖直站立/ 136
3.1.3 站立时的重心位移/ 137
3.1.4 外力负重导致的站姿重心位移/ 138
3.2 虚立的腿和站立的腿所构成的腿部姿势(相对
姿势)/ 138
3.2.1 支撑力的减弱/ 138
3.2.2 相对姿势的形态特征及其典型的规律性变化/ 139
3.2.3 外力负重作用下的相对姿势/ 142
3.2.4 保持平衡的表达动作/ 142
3.3 坐与坐姿/ 144
3.4 静止姿势的规律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146
3.5 迈步/ 152
3.5.1 步行的不同阶段/ 152
3.5.2 绝妙的瞬间/ 153
3.6 跑步及其各个阶段/ 155
3.7 富有规律的位置移动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164
3.8 工作运动/ 167
3.8.1 重物的抬高、抓住和放下动作/ 167
3.8.2 高置重物的抬高、扶住和放下动作/ 170
3.8.3 水平方向拉重物/ 170
3.8.4 推移重物/ 170
3.9 工作运动和表达运动的客观基础在艺术作品中
的应用/ 172

4 身体的立体构造形态/ 176

4.1 骨骼概况/ 176
4.2 关节概况/ 176
4.3 肌肉概况/ 177
4.3.1 肌肉形态/ 178
4.3.2 肌肉的组成部分及其辅助组织和作用/ 178
4.3.3 活动的构成/ 178
4.4 皮肤与脂肪的概况/ 182
4.4.1 皮肤的特殊构成/ 182
4.4.2 脂肪/ 182
4.4.3 常见的和特殊的脂肪体/ 183
4.5 人体形态构成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189

5 下肢/ 192

5.1 动物后肢与人类下肢的概况/ 192
5.2 人类的腿部骨骼结构和关节构造/ 193
5.3 膝关节/ 194
5.3.1 大腿和胫骨概况/ 194
5.3.2 膝关节的任务/ 199
5.3.3 组成部分、结构和构造形态/ 199
5.3.4 构造原理和立体形态变化/ 199
5.3.5 膝关节骨骼的形态关系/ 200
5.4 膝关节的肌肉/ 208
5.4.1 整体概述/ 208
5.4.2 位于冠状轴前、后方的膝关节肌肉的详细介绍/ 209
5.5 骨盆/ 215
5.5.1 常识与作用/ 215
5.5.2 组成部分和结构/ 216
5.5.3 构造、形态差异和立体造型/ 216
5.5.4 骨盆姿势与脊柱姿势/ 223
5.6 髋关节/ 224
5.6.1 作用、组成部分与结构/ 224
5.6.2 构造原理/ 224
5.7 髋关节的肌肉(表层)/ 228
5.8 足部/ 233
5.8.1 普遍特征与作用/ 233
5.8.2 足部结构概述/ 233
5.8.3 由形态决定的足部特殊结构/ 235
5.8.4 形态关系/ 239
5.8.5 足关节的相关常识/ 242
5.8.6 踝关节的结构、构造原理和形态变化/ 242
5.8.7 距跟舟关节的结构、构造原理和形态变化/ 243
5.8.8 腿部、小腿和足部的骨骼关系/ 244
5.9 足关节和趾关节的肌肉/ 246
5.9.1 整体概述/ 246
5.9.2 位于踝关节冠状轴之前的肌肉(背屈)/ 246
5.9.3 位于踝关节冠状轴之后的肌肉(跖屈)/ 246
5.9.4 位于距跟舟关节垂直轴之外的肌肉/ 247
5.9.5 位于距跟舟关节垂直轴内侧的肌肉/ 250
5.9.6 小腿和足部的外观、功能以及形态关系/ 250
5.10 腿部的结构形态/ 261
5.11 腿部的解剖学客观知识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75

6 躯干骨架/ 279

6.1 一般作用和结构划分/ 279
6.2 脊柱/ 279
6.2.1 基本特征、作用和结构划分/ 279
6.2.2 脊柱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构造/ 279
6.2.3 脊柱的形状/ 279
6.2.4 脊柱的机械原理/ 282
6.3 胸廓/ 291
6.3.1 基本特征、作用和结构/ 291
6.3.2 胸廓的构造及其组成成分/ 291
6.3.3 胸廓的立体形态/ 292
6.3.4 胸廓的机械原理/ 296
6.4 躯干骨架的解剖学客观知识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99

7 躯干肌系统/ 305

7.1 躯干肌的整体系统及其作用概览/ 305
7.2 躯干肌/ 305
7.2.1 位于腹前壁和腹侧壁的肌肉/ 305
7.2.2 背肌、呼吸肌和一些躯干肌的功能展示/ 308
7.3 躯干软组织的规律性形态/ 319

8 上肢/ 325

8.1 动物前肢和人体上肢的常识/ 325
8.2 手臂的构造及其关节秩序/ 325
8.3 肩胛带/ 328
8.3.1 作用、构造、组成部分/ 328
8.3.2 肩胛带的原理与造型变化/ 332
8.4 肩胛骨的肌肉(躯干- 肩胛带的肌肉)/ 341
8.4.1 整体概述/ 341
8.4.2 躯干- 肩胛带肌肉/ 341
8.5 肩关节/ 343
8.5.1 功能、组成部分、构造/ 343
8.5.2 肩关节的构造原理/ 343
8.6 肩关节的肌肉/ 344
8.6.1 整体概述/ 344
8.6.2 躯干- 上臂肌肉/ 344
8.6.3 肩膀- 上臂肌肉/ 346
8.7 躯干的构造形态及其形态关系/ 348
8.7.1 前视图/ 348
8.7.2 后视图/ 352
8.7.3 躯干的构造形态及其功能/ 354
8.8 躯干立体形态的解剖学客观事实在艺术作品中
的应用/ 361
8.9 上臂和前臂的骨骼/ 364
8.9.1 肱骨/ 364
8.9.2 尺骨/ 364
8.9.3 桡骨/ 365
8.10 肘关节/ 365
8.10.1 作用/ 365
8.10.2 3 个关节的组成部分及其构造形态/ 365
8.10.3 肘关节的构造原理及其立体形态变化/ 365
8.10.4 运动手臂的形态关系/ 369
8.11 肘关节的肌肉/ 369
8.11.1 整体概述/ 369
8.11.2 屈肌/ 370
8.11.3 肱三头肌/ 374
8.12 手部/ 375
8.12.1 手部的基本功能、特征和重要性/ 375
8.12.2 手部组成部分、构造形态和比例/ 376
8.12.3 手关节/ 379
8.12.4 两个腕关节的构造原理和形态变化/ 380
8.12.5 手指关节的构造形态及其原理/ 381
8.12.6 前臂和手部骨骼的形态关系/ 381
8.13 手关节和手指关节的肌肉/ 387
8.13.1 整体概述/ 387
8.13.2 手关节的屈肌和伸肌(背伸和掌屈)/ 387
8.13.3 手指关节的伸肌和屈肌/ 392
8.13.4 手部软组织和特殊的表面形态及其造型意义/ 393
8.14 手臂和手的整体运动/ 398
8.15 手臂的结构形态及其相关运动/ 399
8.16 艺术作品对手臂和手部的处理——解剖学与客
观现实并存/ 403

9 颈部/ 408

9.1 作用与边界/ 408
9.2 颈椎的组成结构/ 408
9.3 寰枕关节与寰枢外侧关节及其构造原理/ 408
9.4 其他颈椎与寰枕关节和寰枢外侧关节共同作用/ 409
9.4.1 围绕冠状轴做同向和反向运动/ 409
9.4.2 侧倾/ 415
9.4.3 围绕垂直轴旋转/ 415
9.5 颈肌/ 416
9.5.1 颈肌概述/ 416
9.5.2 详解重要的颈肌/ 418
9.6 颈部艺术形态/ 420
9.7 艺术作品对颈部形态的处理——解剖学与客观
现实并存/ 421

10 头部/ 424

10.1 普遍特征及作用/ 424
10.2 头颅的构成与结构/ 425
10.2.1 头颅的骨骼构成及其结构概述/ 425
10.2.2 脑颅/ 426
10.2.3 面颅/ 426
10.3 头颅的艺术结构形态/ 427
10.3.1 脑颅的结构形态/ 427
10.3.2 面颅的结构形态/ 428
10.4 头肌/ 435
10.4.1 常识与概述/ 435
10.4.2 表情肌/ 436
10.4.3 舌骨上肌群/ 439
10.4.4 咀嚼肌/ 439
10.5 头部的个别形态/ 439
10.5.1 眼部形态及其立体结构/ 439
10.5.2 鼻部形态及其立体结构/ 440
10.5.3 嘴部/ 442
10.5.4 耳部/ 444
10.6 表情与面相学/ 445
10.6.1 一般说明/ 445
10.6.2 概念解读:面部表情、哑剧、面相学、观相术/ 445
10.6.3 面部表情的基础/ 447
10.6.4 面部表情的表达方式/ 449
10.6.5 头部外观及其表面形态和立体构造/ 454
10.7 人物肖像画中面部直接与间接表达的加工手法/ 458

结语:艺术解剖学与艺术自由/ 463

参考书目/ 476

人名索引/ 479

专名索引/ 48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戈特弗里德·巴梅斯博士(1920-04-26—2007-05-14),曾任德累斯顿艺术学院艺术解剖系教授,是动物及人体结构艺术领域的大师。他的作品全部秉承他所提倡的理论并受到拥护者的高度推崇。1964年巴梅斯凭借他的著作《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蜚声国际,该书也在当时获得了民主德国年度“*美丽的书”大奖。巴梅斯的这部著作被奉为该领域的权威,并被译成多种语言。这套译丛是巴梅斯对其一生绘画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绘画爱好者、研究者不可缺少的教材。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风景画》《动物的绘画》《素描人体》《艺用解剖:人体解剖与绘画表现》等。 冯帅帅,陕西吴堡人,长期从事德语翻译实践及图书版权贸易,曾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引进德文、英文作品二十余部,编辑作品多部,出版译作《悄然来临的半机械人时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