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顶上的金字塔:

山顶上的金字塔:

1星价 ¥32.2 (7.0折)
2星价¥32.2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63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21216387 ; 978-7-5212-1638-7

本书特色

写初恋的作品有千千万,这一本的特点是用创新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希冀与迷茫并存,自信与卑怯缠斗。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孽债》作者 叶辛 很久没有读到如此纯粹的爱情叙事了。如今,爱情在文学里只能附着于生活与经济行为之中,像《山顶上的金字塔》这样直接把爱情作为描述和抒情对象的作品是少之又少了。作者感情真挚,立场真诚,描写真实,体验细腻,文学形式新颖,对爱情抽丝剥茧的精神分析,足见深度。爱情是人性中*真实的一部分,需要像作者这样的剖析式叙事,才能将其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本人郑重推荐。 ——著名作家、电影《周渔的火车》原著作者 北 村 一个纯洁少年,做了一个漫长而悠远的梦——像维特那样充满感伤与悲痛,又像盖茨比那样充满浪漫与怅惘。他的心像一座并不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却刻满有关爱情的箴言;他的思想像夜空上的星辰,闪烁着忽明忽暗但却亘古永存的光辉;他的人生与生命,像风中的芦苇,柔弱又坚韧无比。 读《山顶上的金字塔》,让我深陷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当中,作者的坦率与诚恳,会让读者跟随他的笔触,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来回穿梭,体会他甜蜜的痛楚,还有他无助的悲伤。一定程度上,这本书是为逝去的纯真时代而写,为永远不会重来的昨日而写。郑重推荐阅读《山顶上的金字塔》,这是一本不可多得、阅读全程都会令人心潮澎湃的纯情之书。 ——著名作家、评论人、《世间的陀螺》作者 韩浩月 生活有无数种现实,小说有无数种母体和原型,作家有无数种解读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比如爱情,就对作家极具魅力,充满意味,令其迷恋和玩味,成为*能激发写作灵感之所在。《红楼梦》就是抓住爱情,表达我们民族生活方式和感情方式的经典。 《山顶上的金字塔》也为我们展示了一道陌生、清亮又忧伤的爱情图景。其间有作者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这种深植于私人生活,呈现出自我与广阔世界的冲撞融合,寓意着对爱情的回应与思考,蕴涵着对社会和人性的探求与揭示。 小说有着极富特色的文体结构和俊美的语言风格。作者秉持着与生俱来的善良及大量阅读积淀的文化化人之旨归,在构建爱情金字塔时,于弥足珍贵的情感的微妙展现中,看到主人公“我”对圣洁爱情的坚守、对生命尊严和人格的坚守。在人物价值观自我搏斗的心理书写上,有突破性的呈现。 《山顶上的金字塔》在生动的叙事和心理描写中探测人性的幽微,极具饱满的时空张力。其叙事时态扩展到现在和过去,呈现多时态有层次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作品富有当代世情小说的特点。 作者专注于对主人公的心理探测,注重揭示其精神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相互关系,对人物的心理有精准的把握和刻画,在波澜不惊中,让文恒一与维佳怡鲜活地站起来,成为“这一个”。 大量的阅读,决定作者的审美趣味,而价值观则决定了这部小说的干净、清雅,温润中又有些青春失落的优伤特质。有了文学的底蕴,对现实特别是对人性就有敏锐和深刻的洞察。热爱生活,敬畏情感,他笔下的人物爱情,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都没有彼此哀怨和相互伤害。虽没有义薄云天,却有情有义,没有终成眷属却有谅解和宽宥,两个善良灵魂温暖地走进了金字塔。这是来自文学层面的正义和人性的美丽。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民国清流》作者 汪兆骞 在小说中,傅兴文深情却又不无惆怅伤感地写下了他的初恋,或许,我们还可以将此一情感之特征命名为:一个人的初恋情怀。几近每个现代人都曾有过他独一无二的初恋经历——-那不可复来的纯真而又青涩的靑春时光,且在不无困惑、苦涩且又懵懂的岁月中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从而刻骨铭心。当我们走过了许多跌跌撞撞的人生之路后,再度回望,那个弥足珍贵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出现过却又无声消失的初恋时光,竟如一盏暗夜中永不熄灭的烛光,温暖并激励着我们去寻觅与思考生活之路,以不辜负青春之记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初恋"的情感经历与记忆于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现在,以及随后的人生之选择。 兴文的《山顶上的金字塔》正是这么一部真切地抒写与追忆自己初恋往事的小说。 ——著名作家、电影《活着》策划、《霍元甲》编剧 王斌

内容简介

《山顶上的金字塔》讲述的是一段持续多年、深沉又无望的初恋情怀,不是传统意义上因世俗偏见或生离死别造成的爱情悲剧,而是一种心灵悲剧,深情,真挚,温柔,孤独,感伤…… 这部小说打破传统叙事手法,在结构方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小说以男主人公文恒一的回忆为梭来追忆逝水年华,打破时空顺序,将大学时期、北漂时期与分手之后这三段时空中的往事与感怀穿插交织在一起,互相关联,彼此映照,初看有如乱云飞渡,实则存在着某种内在逻辑,将内容与形式、主旨与结构有机融合,力图形成一种新颖别致的结构美学。 字里行间饱含真诚与深情,又融入了对爱情、人生、人性、文学、艺术、时间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思考。 作者力图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将思考的探针扎进人性和情感的纵深处和幽暗处,对男主人公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有深入、翔实、细腻的刻画,呈现了一种更加真实、更加坦诚、更加复杂的“纯真爱情”的心灵悲剧。

目录

 一、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重逢?/001

  二、没有真相之谜/005

  三、毕业后真打算去北京?/015

  四、夕阳下的金山顶/023

  五、初相见/027

  六、一个人的北京城/039

  七、**封情书/051

  八、再相逢/065

  九、落满鲜花的小径/078

  十、我的未来不是梦/084

  十一、到那时候,你就不会这么想了/087

  十二、你的心思我还不知道吗?/098

  十三、相信你以后会越来越好/101

  十四、一种幸福/105

  十五、一团火/108

  十六、一无所有/112

  十七、并不沉默的羔羊/114

  十八、窗前的长久凝望/126

  十九、在你面前,我成了婴儿/132

  二十、我知道你有多失望/137

  二十一、火焰再度燃起/145

  二十二、威胁/151

  二十三、*后的别离/163

  二十四、虚无之梦/180

  二十五、纯真与堕落/184

  二十六、为你建一座文字之塔/188

  二十七、井底的秘密/201

  二十八、昨日重现/206

  

  后记:从痛苦中寻找幸福/223

附录:名家推荐语/231


展开全部

节选

一、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重逢? 那是多年前暮春时节的一个下午,我从担任兼职编剧,位于崇文门附近的一家影视公司坐地铁五号线回住处。正值一段低谷时期,几年的自主创业遭遇瓶颈,一直苦苦挣扎,而且跟女友长达四年的情感也陷入危机,尽管我们并非不想珍惜对方,可是因性格严重不合等原因,磨合了几年仍旧不断争吵,那种情形就像两枚无法咬合的齿轮在互相磨损,双方身心都遭到无情的折磨,令我对爱情以及未来的婚姻都产生虚无幻灭之感。我握紧地铁上的拉手,依然打起精神直立着,身体内部却感觉有一种东西在流失,如同即将干涸的河床上仅剩的一汪水在不可遏制地蒸发掉,同时,心底被一种如云似雾的复杂情绪所笼罩,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絮状混合物,有沮丧,有疲惫,有乏味,有伤感,有迷茫,有厌倦……我似乎看见一只被蜘蛛网粘住的小飞虫,它愈是挣扎,愈是刺激蜘蛛吐出更多的丝线,招来更多的捆绑。看着越来越密实的蛛网、越来越干瘪的小飞虫,我再也没有气力维持那层不无光鲜的外壳,脑袋仿佛过于沉重,已无法由脖颈支撑似的,不由得倚靠在拉着手环的胳膊弯上。 快到亚运村大屯路口东站时,我临时决定下车,打算去奥森公园散散心——那时候,地铁十五号线尚未开通。我本想步行过去,想想太远,便走到附近的公交站台等车。时值下午三四点钟,站台上只有我一人。或许马路两头都是红灯的缘故,路上也是一片空旷,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人。那团莫名的情绪依然如雾如网般笼罩着我,我不由自主地抬起两只手,交叠在一起,扣在脑后,像一名缴械投降的战士,微微仰着头,茫然地望着对面树梢和楼房之间的灰色天空。正以投降的姿势呆立间,忽见一辆黑色SUV以80迈左右的速度自左向右驶过眼前,它行驶在快车道,离我有十几米远。那辆汽车副驾驶位置的玻璃窗是摇下去的,一张皎如明月的熟悉的脸庞正面向我,一双熟悉的眼睛紧紧地盯视着我。我来不及有任何反应,只是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同样紧紧地望着她。很快,汽车驶过去,她也将头转了过去。我想记下车牌号,可还没来得及看清,汽车已经驶远,只认出是一辆凯迪拉克。 仿佛做梦一般,我竟然以这种方式偶遇已几年未曾谋面的初恋情人,那是我依然时时思念、时常在梦里见到的初恋——维佳怡。她当年曾对我说:“你活得太不现实了。”几年后,我果真以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如此突兀地出现在她面前。我再也没有心情去公园,继续如木桩一般在原地愣了片刻,然后转身走回地铁站。 那两年,在极限时刻有多次情不自禁地将女友想象成维佳怡,想象我和维佳怡同时抵达了幸福的至高处——我知道那种念头是不道德的,对不起当时的美丽女友,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其实,再往前两年,这类与维佳怡有关的想象对我来说是绝无可能的,我总觉得那是对维佳怡的冒犯和亵渎,哪怕产生一丝非分之想都是可耻的。 从**眼看见维佳怡并再也无法忘记她算起,迄今已近二十年。那是我们钻石一般的年华,永不再来的时光。那些日子并未随风消逝,它们仍然无比鲜活地盛开在我的回忆里,尽管有的时刻带着欢喜之光,有的时刻带着融入到骨血里的懊悔与伤痛。 每每回想起来,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是怎样白白浪费掉那些宝贵时光的?那几年,我对维佳怡的那份情感既是无比纯洁无比真诚的,堪比圣母怀中纤尘不染的小天使;然而,我又可悲地将自身陷于堕落的境地,如同小天使掉进了肮脏的污泥潭中。那时,我将纯粹的爱与纯粹的欲望视如水火,不由自主地残酷地将它们撕裂开。在后来的很多年,每当想起那时的种种情形,心头就钻出一根不断生长的荆棘,将心脏团团缠绕。我不知道自己当年为什么会产生那种集天堂与地狱于一体的爱情行为,难道仅仅是因为彻底的爱与彻底的懦弱吗?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为了像亨·亨伯特(注:《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那样给世人提供一个真实的心理病例,我将毫无保留地讲述当年的一切,保证没有夸张,没有虚饰,保证那些故事都源于真切的现实生活,绝不像《竹林中》的那几个人只说有利于自己荣誉的话。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勇气与真诚,就像《地下室手记》中那个内心挣扎着泅渡苦海的复杂灵魂,就像《情人》中那个不再顾忌世俗道德,满怀深情回忆故人故事的老妇人,就像《北回归线》中那个颓废放荡的青年艺术家……我会像他们那样如实讲述当年的一切。 二、没有真相之谜 读大二时,我产生了毕业后去北京追求文学梦的念头,并且将这一想法告诉了维佳怡。尽管如此,如果不是她比我提前来北京,我真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北漂吗?很可能,那份一往无前的决心会打个不小的折扣。 我始终不知道维佳怡当初来北京是不是因为我。我从来没问过她这个问题,就如从来没问过她是否爱过我一样。那是很天真的问题,问了又能怎样呢?既然那时都没有问,过后再追问又有什么意义?你让她怎么回答? “爱过。”——她会不会为了安慰你才这么说? “没爱过。”——她会不会为了让你彻底死心而这么说? 对爱情而言,已经时过境迁,追问又能获得多少真相?因此,尽管我一直都渴望知道答案,尽管我对那段感情做了许多傻事,却从未问过这两个问题。 大二那年暑假,正值非典结束不久。我从苏州结束暑期打工回家时,特意绕道青岛去看维佳怡。 那是我第二次到青岛。**次是前一年暑假,那时我尚未跟维佳怡取得联系,还仅仅是暗恋她,只知道她家在青岛,并不知道具体地址。几个月后跟她谈起这事才得知,当时我打工的那家药店竟然就在她家附近,而且我还去她们小区楼下发过一次宣传单——这个惊人的巧合让我觉得冥冥之中也许真的存在一种天意。大二那年暑假我本打算还去青岛打工,由于她要和家人外出旅游,而我也想去南方看看,于是选择了苏州作为打工地。 她家位于海边。那天,父母和姐姐都去上班了,只有她一人在家。 我刚爬上她家所在的那个楼层,正寻找门牌号时,左边的一扇门打开了。是她的笑容,久违的笑容。她的笑容有一种魔力,温柔,安静,我只要看一眼就会感到无比幸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出一种无可比拟的欢喜。只那么一眼,两个月没见到她的煎熬,几天来的疲惫,坐了一夜火车的困乏,全都倏然消散。 “又瘦了。”她看了看我,一边关门,一边说道。她之前就说过我太瘦,得多补充营养。我本打算让自己在暑假长胖一点去见她,没想到打工即将结束时开始闹肚子,上吐下泄,整个人虚脱了一般。她身着略显宽松的纯白短袖T恤衫,下穿淡蓝色的棉质百褶长裙,T恤衫扎在裙子里面,清新自然又典雅,宛如希腊女神。头发显然刚刚洗过,湿漉漉的,披散在肩,平添一种别致的妩媚。我之前从未见过她长发披肩的样子,更觉得她浑身上下焕发出一种特殊的美。 “脸上连点血色都没有了。”她把我的背包接过去,用下巴指了指桌子上的果盘,“肚子好些了吧?能吃水果吗?” 又渴又累,我拿起一个桃子慢慢吃着。 她家是两室一厅,洁净,素雅,温馨,客厅里铺着浅咖啡色木地板,电视柜、餐桌、椅子、茶几和长沙发都是木质的,大都是浅咖或淡棕色。她家位于顶楼,客厅的窗户敞开着,垂在两边的白纱帘轻轻拂动,越过一片楼房的顶部,可以望见远处宽阔明亮的海湾。海面没有一丝波澜,仿佛时空停滞了一般。整个海湾如一方巨大的碧玉,散发着温润浑厚的光泽。越往远处,海水的蓝度越纯。水天相接处,大海与天空几乎融为一体,只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边界,如同镜子内外原像与镜像衔接的地方。 没想到在她家里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海景。 我在靠窗的椅子坐下,从包里一一取出带给她的小礼物。那几件物品都不怎么起眼,她一点儿也不介意,开心地接过去。 她拿着那几件小礼物,起身向一间卧室走去,指着另一间说那是父母的卧室,这一间是她的,小时候和姐姐一起住,现在姐姐住单位,偶尔也回来睡一两晚。 我跟着走进她的卧室,一张双人床,一个书橱,两把靠背椅,墙上和写字台上有一些照片,大都是一对双胞胎女孩的合影。 “能认出哪个是我吗?” 我对着一张合影端详了片刻,指向笑容更加温柔的那个。 “眼力还不错。很多人都猜不对。” “你们简直是一个人,”一个比喻闪进脑海,“就跟两朵玫瑰花那样相像。” “不愧是诗人啊。”她笑道,也许是给她写过几首诗的缘故,她和大学室友平时都叫我“诗人”,“其实很好区分的,我觉得我和姐姐明显不一样,差别太大了。” “你要是连自己都认不出来,那不坏了?” 我们都笑了。 “小时候长得才像呢,大了之后就慢慢有了区别。”她蹲下身从书橱下方的一个抽屉里取出几本厚厚的相册,“这是我们小时候的照片。” 我们拿着相册回到客厅。我慢慢翻看着。 “我们现在和小时候差别很大吧?猜猜这个。” 照片上的两个小姑娘大约四五岁,又漂亮又可爱,从容貌上来说几无二致。从神情上看,一个常常微微低着头,一副害羞的样子,另一个则比较活泼,表情丰富。 “不好猜吧?要不我告诉你?” “别别!” 她是她们班的团支书,还是外语学院的电影文学社负责人之一,时常主持一些活动,不过直觉告诉我那个有点害羞的是她。我故意指着另外那个小姑娘,拖长声调说道:“这——个——” “错……” “这个是你姐姐!”我迅速抢断了她的话。 她笑了。 “故意的。我就猜着有点害羞的这个更像你。” “有这么厉害?” “一般一般。”

作者简介

傅兴文: 青年作家,出版策划人。1983年生于山东聊城。曾在《天津文学》《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若干。已完成“纯真三部曲”中的前两部:长篇小说《山顶上的金字塔》,中篇小说《月光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