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507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030550781 ; 978-7-03-055078-1

本书特色

由华西药学院名师编写,一本突破传统编写方式的《药物化学》

内容简介

  《药物化学》共二十章,**章、第二章、第三章及第二十章为总论部分,第四章至第十九章为以重点药物为主线展开内容介绍的各论部分。 《药物化学》改变了现有大多数同类教科书的写作格调,采用以重点药物为主线的编写模式,内容上强调突出药物实例,在熟悉这类药物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同类药物,贯穿所涉及的主要药物类别。以点带面通过重点药物再引出同类药物的内容,同时介绍药物的发现、发展及新药的设计内容,为读者提供引导性素材,以便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药物化学专业知识。每章开始处加本章节学习要求、正文后附思考题等,方便用书师生掌握重点,了解基本内容。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二节药物的名称 9
第二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 12
**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12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12
二、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 15
第二节 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 16
一、药效团 16
二、药动团 17
三、毒性基团 17
四、药物理化性质 18
第三节 药物-靶点的相互作用 19
一、共价键 19
二、非共价键 19
三、立体效应 21
第三章 药物代谢反应 22
**节 药物代谢的酶 22
一、细胞色素P450酶系 22
二、水解酶 23
三、氧化酶 23
四、还原酶 24
第二节 第Ⅰ相药物代谢 24
一、水解反应 24
二、氧化反应 25
三、还原反应 33
四、脱卤素反应 35
第三节 第Ⅱ相药物代谢 36
一、硫酸酯化结合反应 36
二、葡糖醛酸结合反应 37
三、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38
四、氨基酸结合反应 38
五、乙酰化反应 39
六、甲基化反应 40
第四节 药物代谢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41
一、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41
二、发现新药 42
三、优化药物的药动学性质 43
第四章 镇静催眠药物和抗癫痫药物 45
**节 镇静催眠药物 45
地西泮*(45)
酒石酸唑吡坦*(49)
佐匹克隆*(50)
第二节 抗癫痫药物 52
异戊巴比妥*(52)
苯妥英钠*(54)
卡马西平*(56)
普洛加胺*(57)
托吡酯*(57)
第五章 抗精神失常药物 60
**节 抗精神病药 60
盐酸氯丙嗪*(60)
氟哌啶醇*(64)
氯氮平*(67)
第二节 抗抑郁药 69
盐酸丙咪嗪*(69)
盐酸氟西汀*(72)
吗氯贝胺*(73)
第六章 镇痛药物及局部麻醉药物 76
**节 阿片样镇痛药物 76
一、吗啡生物碱及其半合成衍生物 77
盐酸吗啡*(77)
二、合成类镇痛药物 80
盐酸哌替啶*(80)
盐酸美沙酮*(83)
喷他佐辛*(85)
三、基于阿片受体三点结合模型的镇痛药物 86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87
一、苯胺类药物 87
对乙酰氨基酚*(87)
二、羧酸类药物 89
阿司匹林*(89)
吲哚美辛*(91)
布洛芬*(93)
三、非羧酸类药物 95
吡罗昔康*(95)
塞来昔布*(97)
第三节 局部麻醉药物 99
盐酸可卡因*(99)
盐酸普鲁卡因*(101)
盐酸罗哌卡因*(102)
盐酸达克罗宁*(104)
第七章 胆碱类药物 107
**节 拟胆碱药物 107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107
卡巴胆碱*(108)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109
溴新斯的明*(110)
第二节 抗胆碱药物 112
一、M受体拮抗剂 112
硫酸阿托品*(112)
二、N受体拮抗剂 118
苯磺阿曲库铵*(119)
第八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122
**节 作用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122
一、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123
肾上腺素*(123)
盐酸麻黄碱*(125)
沙丁胺醇*(126)
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129
盐酸普萘洛尔*(129)
第二节 作用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132
盐酸可乐定*(133)
第九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136
**节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136
盐酸多奈哌齐*(137)
盐酸美金刚*(139)
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药物 140
左旋多巴*(141)
盐酸罗匹尼罗*(142)
第十章 组胺H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 147
**节 H1受体拮抗剂 148
盐酸曲吡那敏*(149)
盐酸苯海拉明*(151)
马来酸氯苯那敏*(152)
盐酸赛庚啶*(154)
氯雷他定*(157)
第二节 H2受体拮抗剂 158
西咪替丁*(159)
盐酸雷尼替丁*(161)
法莫替丁*(163)
第三节 质子泵抑制剂 164
奥美拉唑*(165)
盐酸瑞伐拉赞*(168)
第十一章 作用于离子通道及血管紧张素药物 169
**节 钙通道阻滞剂 169
硝苯地平*(169)
盐酸维拉帕米*(172)
盐酸地尔硫*(173)
第二节 钠通道阻滞剂 176
硫酸奎尼丁*(176)
盐酸美西律*(178)
盐酸普罗帕酮*(180)
第三节 钾通道阻滞剂及开放剂 181
盐酸胺碘酮*(181)
吡那地尔*(183)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84
卡托普利*(185)
第五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88
氯沙坦*(189)
第十二章 调血脂药物及其他心血管系统药物 192
**节 调血脂药物 192
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192
洛伐他汀*(193)
二、影响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代谢的药物 197
吉非贝齐*(197)
第二节 NO供体药物 200
硝酸甘油*(200)
第三节 抗血栓药物 203
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03
氯吡格雷*(203)
二、抗凝血药物 205
华法林钠*(205)
第十三章 合成抗菌药 209
**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209
一、磺胺类药物 210
磺胺甲唑*(210)
二、抗菌增效剂 214
甲氧苄啶*(214)
第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216
诺氟沙星*(216)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 222
一、抗结核抗生素 222
利福平*(222)
二、合成抗结核药物 225
异烟肼*(225)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230
一、抗真菌抗生素 230
两性毒素*(230)
二、唑类抗真菌药物 232
氟康唑*(233)
三、烯丙胺类及类似抗真菌药物 236
盐酸特比萘芬*(236)
第十四章 抗生素 240
**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40
一、青霉素类 241
青霉素钠*(241)
氯唑西林钠*(244)
阿莫西林*(245)
二、头孢菌素类 249
头孢氨苄*(249)
头孢噻肟钠*(251)
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56
克拉维酸钾*(257)
氨曲南*(258)
第二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259
四环素*(260)
第三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 261
硫酸链霉素*(262)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64
红霉素*(265)
泰利霉素*(267)
第五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269
氯霉素*(269)
第十五章 抗肿瘤药物 272
**节 生物烷化剂 272
盐酸氮芥*(273)
环磷酰胺*(275)
洛莫司汀*(278)
顺铂*(280)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282
氟尿嘧啶*(283)
盐酸阿糖胞苷*(285)
磺巯嘌呤钠*(287)
甲氨蝶呤*(289)
第三节 抗肿瘤抗生素 290
盐酸柔红霉素*(290)
第四节 其他抗肿瘤药物 293
盐酸伊立替康*(293)
硫酸长春新碱*(295)
紫杉醇*(296)
甲磺酸伊马替尼*(298)
第十六章 抗病毒药物 299
**节 抗艾滋病毒药物 299
一、逆转录酶抑制剂 300
齐多夫定*(301)
奈韦拉平*(303)
二、HIV蛋白酶抑制剂 304
沙奎那韦*(305)
第二节 其他抗病毒药物 306
阿昔洛韦*(307)
利巴韦林*(309)
第十七章 合成降血糖药物及利尿药物 312
**节 合成降血糖药物 312
一、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313
甲苯磺丁脲*(313)
瑞格列奈*(315)
二、胰岛素增敏剂 317
盐酸二甲双胍*(318)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318
阿卡波糖*(318)
四、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319
西他列汀*(320)
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321
艾塞那肽*(322)
第二节 利尿药物 322
一、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药物 323
螺内酯*(323)
二、肾小管上皮Na+通道阻断药物 324
氨苯蝶啶*(324)
三、碳酸酐酶抑制剂 325
乙酰唑胺*(325)
四、Na+-Cl协转运抑制剂 326
氢氯噻嗪*(326)
五、Na+-K+-2Cl协转运抑制剂 328
呋塞米*(328)
依他尼酸*(329)
第十八章 激素及抗骨质疏松药物 332
**节 前列腺素 332
米索前列醇*(333)
第二节 甾体激素 334
一、雌激素 335
雌二醇*(335)
二、抗雌激素 339
枸橼酸他莫昔芬*(339)
三、雄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和抗雄性激素 341
丙酸睾酮*(342)
四、孕激素 346
醋酸甲地孕酮*(347)
左炔诺孕酮*(348)
五、抗孕激素 350
米非司酮*(351)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352
氢化可的松*(353)
醋酸地塞米松*(355)
第四节 抗骨质疏松药物 358
一、抗分解代谢药物 358
盐酸雷洛昔芬*(359)
阿仑膦酸钠*(359)
依普黄酮*(361)
二、合成代谢药物 363
三、骨矿化药物 364
阿法骨化醇*(364)
四、解偶联剂 365
第十九章 维生素 367
**节 脂溶性维生素 367
一、维生素A类 367
维生素A*(368)
二、维生素D类 370
维生素D3*(371)
三、维生素E类 374
维生素E*(374)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376
一、维生素B类 377
维生素B2(377)
二、维生素C类 378
维生素C*(379)
第二十章 新药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382
**节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382
一、先导物的来源 382
二、结构优化方法 384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简介 388
一、基本原理 388
二、主要方法 389
第三节 药物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391
一、多靶点药物分子设计 391
二、化学基因组学 392
三、药物大数据 393
主要参考文献 395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绪论 学习要求 1. 掌握: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2. 熟悉:药物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药品通用名称及化学名的命名规则。 3. 了解:新药研究的基础概念;商品名的作用及命名要求。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发现和发明新药、阐明药物化学性质、合成化学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药物化学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与生物化学、药理学、药动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渗透,与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及药事管理学等学科紧密相关,其研究内容既包含着化学科学,又必须涉及生命科学,是多学科配合、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化学是构建与表征药物分子的主要手段,是药物的合成及机制研究的基础;生物学可以改变和丰富药物化学的内容;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为明确药物作用靶点、设计新药提供生物学基础;药理学、药动学、毒理学为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和参数;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科学的发展为新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药物化学的总目标是创制新药和有效地利用或改进现有药物,以得到高效、低毒的药物。其核心内容是药物分子的设计和合成。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杂质来源等,为药物的质量标准制订、剂型设计及临床药学研究提供依据;②研究化学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化学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的规律及代谢产物;③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关系(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化学结构与活性化合物代谢之间关系(构代关系,structure-metabolism relationships)、化学结构与活性化合物毒性之间关系(构毒关系,structure-toxicity relationships),以及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④研究化学药物的制备原理、合成路线及其稳定性,为药物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⑤新药的设计和发现,利用生物科学、现代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设计新的药物分子;或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的先导化合物(leadβcompound),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创造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新药;或改造现有药物或有效化合物获得更有效、安全的药物。 **节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药物化学,早期也被称为制药化学(pharmaceutical chemistry),起源于化学和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初,人们对于药物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人类坚信在一些有特殊作用的植物中,一定存在有某种有生物活性的内在物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在药物发展历史上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如中国古代*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将麻黄作为兴奋剂和发汗剂的记载,埃及埃伯斯纸莎草书(约公元前1500年)记载用海葱作为强心剂,是洋地黄的前身,由巴西吐根属中得到的吐根用作抗阿米巴药物。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无数科学家不间断的探索,使人类的这种信念得以证实。 从18世纪开始,化学家开始对天然物质进行分析提纯,如药剂师舍勒(C. W. Sheele,1742—1786,瑞典)1769年提纯了酒石酸,1776~1786年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出大量的有机酸,如尿酸、草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五倍子酸等。19世纪初到中期,化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使人们有可能探索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19世纪初从有效植物中寻找到了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从阿片中提纯了吗啡,从古柯叶中得到了可卡因,金鸡纳树皮中得到奎宁等,为药物化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1899年,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上市,标志着人们已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成为更理想药物的历史阶段,药物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形成。 19世纪从实践中逐步建立的一系列有机化学理论,指导着人们对染料、香精、药物等有机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合成利用[0],成为药物化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经历了漫长的不可分割的历史。有机化学家在进行天然有效成分提取鉴定的同时,依据有机化学的原理及方法,逐渐开始从事这些具有潜在活性的“原型”化合物、类似物及复杂分子的一些简单片断的合成,以筛选新的先导化合物。随着生物活性物质的不断发现,人们认识到合成产物比天然产物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疗效。化学工业的兴起,Ehrlich化学治疗概念的建立,为20世纪初化学药物的合成和进展奠定了基础,如早期的含锑、砷的有机药物用于锥虫病、阿米巴病和梅毒等传染病的治疗,后来发展成为治疗疟疾、寄生虫和细菌性传染病的药物,成为那个时期治疗传染性疾病*有力的方法,由此奠定了化学治疗学的基础。 从20世纪初至60年代,是药物化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此期间,人们开始探索药物的药效基团、作用机制、受体概念和构效关系,发现及发明了现在所使用的一些*重要的药物,药物化学成功地扮演着纽带的角色,将化学、物理学、医学、生命科学及信息学等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战胜疾病的药物层出不穷。 20世纪初,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对象、应用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构效关系的研究也成为药物化学*基本的核心理论,20世纪20~30年代,神经系统药物如麻醉药、镇静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等重要药物已广泛使用,在当时实验药理学尚未发展的情况下,这类药物是以人类本身的体验作为药效的根据。在此期间,构效关系研究也开始在药物化学中起步,人们开始寻找起作用的“药效基团”,并对复杂的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寻找简化结构药用类似物,*典型成功的例子是通过对可卡因结构简化寻找药效基团得到普鲁卡因,进而发展出一系列局部麻醉药,这种新药研究模式盛行了许多年,至今仍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磺胺类药物、维生素、生物碱、抗生素等强活性药物的出现,构效关系理论深入到立体结构的层次,认识到分子的空间排列及距离、分子的几何构型、光学构型、电子等排等性质均与药理作用有关。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抗代谢药物、受体拮抗剂等一系列药物的出现,构效关系的研究深入到药物如何到达作用部位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水平。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发展,为创制新药和先导化合物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使其成为新药研究的指导理论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现了百浪多息和磺胺,1938~1945年合成了一系列的磺胺类药物,在此期间,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得到了阐明。药理学家伍德斯(Woods)与菲尔德斯(Fildes)论证了磺胺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对氨基苯磺酰胺母核的化学结构与细菌代谢物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类似,药物在细菌代谢中产生了竞争性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抗代谢学说,这一研究,不仅阐明了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也为新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抗代谢学说发现了一些抗肿瘤、利尿和抗疟疾等药物。 1940年青霉素疗效得到肯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到飞速发展。青霉素是**个被发现的抗生素,虽然它的发现是偶然的,但其医用价值至今仍是不可估量的。青霉素的成功促进了一大批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1942年,瓦格斯曼(S. A. Wakmann)从链霉菌中分离出链霉素,1943~1953年,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等相继问世。微生物药物成为发展较快的一类药物,人们采用半合成方法来研制新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利用6-氨霉烷酸(6-APA)或7-氨基头孢烷酸(7-ACA)作为母核,合成一系列耐酶、耐酸和抗菌谱广的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还合成了一些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半合成红霉素、利福霉素和卡那霉素衍生物相继问世,都比它们原型化合物更加有效及不良反应更少。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和阿霉素的发现,使抗生素的应用范围拓展到肿瘤的治疗,后来发展到致力于研究从微生物次生代谢物中寻找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如1989年从微生物发酵产物中筛选出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开辟了一个从微生物中不仅仅可以得到抗菌、抗原虫病或抗肿瘤药,而且还可以得到酶抑制剂或心血管疾病药物的新时代。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大大提高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化学治疗的领域也日益扩大,是药物化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诺氟沙星用于临床,迅速掀起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究热潮,随后各种沙星类药物上市,这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高效、不良反应小、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问世,被认为是合成抗菌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内源性活性物质的研究和使用始于19世纪。1901年分离得到**个激素药肾上腺素,但真正取得进展是自20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甾体激素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脏器及分泌物,含量很少,因此解决问题的途径还需要化学合成手段。1935年,化学家鲁齐卡(Ruzieka)用胆甾醇合成了**个尚未从动物体中分离出来的甾体激素睾酮。20世纪50年代,甾体药物的全合成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科学家相继利用萘酚、醌类等小分子化工原料合成出结构复杂的甾体骨架。全合成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证实了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同时也满足了用药的需要。以天然产物如薯蓣皂素和豆甾醇等为原料进行半合成,成为现代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来源。在甾体药物合成的基础上,分别发展了一系列甾体皮质激素类抗炎免疫抑制药、甾体口服避孕药,甾体激素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药物,进而推动和促进了中枢神经兴奋药、降压药的合成研究及发展。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新药研发的数量有所下降,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逐步得到阐明,寻找新药的方法着重于从生理、生化效应和发病机制开始着手研究,改进了单纯从药物的显效基团或基本结构寻找新药的方法。例如,利用潜效(latentiation)和前体药物(prodrug,也称前药)概念,设计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选择性的新化合物。1952年发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后,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活跃领域,一系列抗炎新药先后上市。 抗肿瘤药物研究一直是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20世纪初,治疗肿瘤的手段只有外科手术及放射疗法,直到20世纪40年代**个抗肿瘤药物盐酸氮芥作为生物烷化剂用于临床,开始了肿瘤化学治疗的历程。随后,抗代谢类药物甲氨蝶呤,抗肿瘤抗生素,金属配位化合物,天然有效成分喜树碱、长春碱和紫杉醇,以及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的问世,成为20世纪抗肿瘤药物发展基础,也丰富了药物化学的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用于肿瘤药物的治疗研究,是药物研究及开发规模*大、投资*多的项目,人们冥思苦想,但结果并不如人意。目前,靶向药物、单抗等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得到了稳步发展,人们也把很大希望寄托在人类基因组学及人类疾病基因组学上,希望寻找出治疗肿瘤的药物。 知识链接: 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药物化学及新药研究在获得非凡成就的过程中,也遇到过重大挫折。20世纪6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的一家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安眠药沙利度胺(商品名反应停),对妊娠呕吐有明显的疗效,一时各国争相上市,使用极为广泛。但很快发现(特别是欧洲)其中一部分生产的婴儿是缺乏上肢、手掌直接连在肩上的畸胎,亦称为为海豹儿。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它给人们敲响了必须重视药品安全性的警钟,促使各国政府在制定药事管理条例时规定,在上市前必须进行特殊药理实验(致癌、致畸、致突变)项目,也促进了手性药物及手性药理学的发展。对手性新药的研发,需要研究不同光学异构体对应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