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3841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79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64384142 ; 978-7-5643-8414-2

本书特色

兰新铁路的艰辛建设过程,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进,也是过去几十年新中国各行各业从无到有、努力创业攀高峰的一个缩影。本书的出版可对发扬铁路工人的崇高精神,激励新一代的铁路人为新时代做贡献产生积极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集,以兰新铁路线为背景,记录了兰新铁路沿线小站工作者的生活点滴,时间跨度达五六十年,真挚热烈、纯朴动人地再现了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在兰新铁路修建运营过程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图景,分为“铁路旁长大”“流动的血脉”“燃烧的岁月”“别样的风景”“永远的小站”5个篇章,各篇主题不同,从多个侧面立体地展示了铁路工作者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目录

辑一 铁路旁长大
情寄红柳河
土坯房
在铁路旁玩耍
梦中的风筝
学校门前那棵老榆树
寻找方向
仰望星空
想开火车
同学苗亚琴
莫合烟嗓子有豪情
相逢是缘也是歌
润物细无声
红星闪闪放光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欢乐
夕阳下享受好时光
穿上工装好神气
总有幸运在光临
总有故事在从前
无心插柳柳成荫
向华山
辑二 流动的血脉
融在生命中的五星红旗
流淌在心中的河
*有力量的歌
货场记事
编组场随笔
不该忘的永远不能忘
马灯情结
工匠精神(外二章)
小站的校长和他的孩子们
雪夜巡线
赵大楚“过年”
迎着晨曦(外二章)
登山情
你也会为他们点赞
沙尘暴飘过的早晨
风区里的黑子和大雨
掌心里的西瓜
一张十三间房的老车票
我的师傅们
辑三 燃烧的岁月
伴你高飞
我所认识的神仙们
消失在岁月里的家信
拉上手,爱你就是一辈子
站上那高高的疙瘩台
我家就在岸上住
往事越来越清晰
再打一次太平鼓
两个养路妹
邱少云排的老兵无悔
哥们五魁首
南莫北王
档案袋里的12个女人
姬姨想去乌鲁木齐
人生就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
没有想到的如此美好
找不回的年轮
摇着小船到新疆
“洛阳鸡”
汽笛声声爱意浓
小站奎屯河
老兵向太阳
你是哪一代
在河边
这路真的很漫长
辑四 别样的风景
清晨我遇到一只小小鸟
汪星人有时也会没面子(外二章)
菇娘
去喀什
两个男孩看火车
宝石光
阿勒泰跳房子
打水漂
星星峡往事
夜宿七角井
又到布谷鸟叫时
城市牧羊
失踪的叮当
兔子大瘸
香紫苏
天山火柴
北京糕点
二乔玉兰
南方的热
女儿小时候
“尖尖”的幸福生活
北屯故事
辑五 永远的小站
关于狼的童话
一番滋味在心头
羊塔克库都克
三只狼在他的岁月中留痕
真想在那个地方下车
劳务工的爱情故事
晓犁和古丽
站台上的老单和鹰
路和鹿
霍尔果斯
红山口,你还好吗
巴哥情缘
三个人值守的工区,真的很阳光
这地方的名字很好听
小院风光
时空的轮回
月夜火石泉
罗布泊铁路纪行
“兔王”轶事
不要委屈别人
陶醉在大门槛
鱼鱼鱼啊鲤
多尔布尔津记事
展开全部

节选

情寄红柳河 我记不得兰新铁路当年通车红柳河——这个新疆境内**个火车站时,那繁忙的临时货场和匆匆的人流了。但我童年的足迹留在了那里,每当我坐火车路过红柳河时,总要在那片陌生而又熟悉的戈壁上留有的残墙断壁久久地寻觅。一种久远的悠悠情思,总是在心头萦绕。 母亲在世的时候,也总爱提起那时的回忆。 妈妈说,红柳河名字好听,其实是戈壁滩上的干枯河床,生长了几棵红柳而已。兰新铁路叫“河”和“泉”的小火车站可多了,大概是人们对它经过的荒漠戈壁而寄托的一种期望吧。 我们全家到红柳河时,是住在火车皮上的,两家一节,随时准备再向西进。日子过得虽然有些清淡,久了也就习惯了。只是不许我和哥哥去远处玩,害怕遇见风暴或者迷失方向走丢了。这对于四岁的我和六岁的哥哥来说,无疑是很难受不自在的。 机会终于来了。妈妈去到另一节车皮上帮忙,那一家的婶婶要生小孩了,哥哥带我和其他一些孩子溜了出去。 好奇的童年,总是哪里热闹往哪里去的。我们来到了临时货场,在大人们装车卸车中瞎掺和着。看,那边的马可真多,戴着毡帽的叔叔们(后来我们知道是哈萨克族的叔叔们),用我们**次听到的语言和手势叫我们小心,不要接近马群。马群在戈壁滩奔波了好多天,或许渴坏了,哈萨克族的叔叔们正在从不远处的水槽车打水给马喝,我们学马喝水,学着骑在马上的样子,引起哈萨克族的叔叔们哈哈大笑。 再忙的大人对孩子们也总是充满爱意、客客气气的。一个热心的叔叔看出来我们的心愿,在忙碌中抱起我们每一个孩子骑一下马,我们高兴极了。哥哥感慨地说:“新疆的马可真多呀,可以建立好的骑兵部队呢!” 叔叔们都笑了,还真叫哥哥说中了,这些马,就是选中的军马。叔叔们认真地给我们讲:“孩子们,新疆的好东西可多了,运不出去,没有的东西,也运不进来,老百姓看着心里着急得很呢!” 我们都是铁路的孩子,绝不是为了讨好叔叔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长大了,也要开火车!” 叔叔们高兴了,召唤另一处戴着花帽子的叔叔们(后来我们知道是维吾尔族的叔叔们),让他们把我们领到一片成堆的大麻袋前,给我们的衣袋里塞满了干果(后来我们知道那是葡萄干),叫我们吃。那是不少麻袋破了,漏在地上的。哥哥领着我们吃着,谢过叔叔们,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可把妈妈吓坏了,她不知道我们吃的是什么,害怕有毒。后来经过别人指点,妈妈才放下心来,在我们要求下,也尝了几颗。然后说:“光是听你们爸爸说,新疆的瓜呀葡萄的,多极了,吃不完,还有烂掉的,真是可惜了。” 忽然,妈妈似乎想起了什么,叫了许多大娘大婶去了临时货场,我还以为她们是去吃葡萄干的,就跟在后面。到了那儿才知道,妈妈她们把破了口子的大麻袋都重新缝好了,可是并没有人拿…… 后来,我和哥哥都成为铁路工人了。红柳河也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每当我看到一列列出疆的瓜果葡萄,进疆的建设物资,童年的往事便又浮现出来。新疆铁路像一条流动的血脉,一刻不停地为新疆经济发展输送着营养,再也不会有葡萄瓜果烂在地里了,再也不会有用整只羊来换一包火柴的事情了。 人们是不会忘记新疆铁路上像红柳河一样的戈壁小火车站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们都会默默地在戈壁滩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我,红柳河将永远是我和兰新铁路寻找童年的地方…… P2-4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