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风暴

包邮钢铁风暴

¥48.6 (7.1折) ?
1星价 ¥48.6
2星价¥48.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668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020166862 ; 978-7-02-016686-2

本书特色

世界战记文学经典 恩斯特·容格尔作为职业军人亲历**次世界大战 以战地日记为基础,他以冷峻的笔触, 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内容简介

世界战记文学经典 恩斯特·容格尔作为职业军人亲历**次世界大战 以战地日记为基础,他以冷峻的笔触, 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钢铁风暴》是世界战争文学经典。**次世界大战中,容格尔亲历索姆河、凡尔登等战役,身负重伤。本书以战地日记为基础写成,以冷峻笔触描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士兵的巨大牺牲,民众遭受的痛苦。 容格尔的《钢铁风暴》无疑是我读过的好看的写战争的书。 ——安德烈·纪德

目录

目次

在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里

从巴赞库尔到阿通沙泰勒

莱塞帕尔热

杜希和蒙希

日常的阵地战

索姆河会战序幕

吉耶蒙

在圣皮埃尔瓦斯特森林

索姆河大撤退

弗雷努瓦村

与印度人作战

朗格马克

雷涅维勒

重返佛兰德

康布雷的两场战役

在科热勒河

大决战

英国人的进攻

我的*后一次冲锋

杀出一条生路


展开全部

节选

在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里 列车停在巴赞库尔,这是香槟省的一座小城。我们下了车。我们心怀难以置信的敬畏,倾听着前线的战争机器缓慢碾压的节拍,我们将会在漫长的年月中习惯这种音调。远方,一枚榴霰弹的白球消逝在十二月灰色的天空。战斗的呼吸飘将过来,让我们奇异地战栗。我们能够预料到我们所有人都将在远处的闷响成为无尽滚雷的日子里被吞噬吗——只不过有人早一点,有人迟一点? 我们此前离开了大学的教室、中学的课桌和车间的工作台,经过短短几周的训练,熔为一个庞大而热血沸腾的群体。我们成长于一个安全的时代,却都渴望非同寻常的经历,渴望体会巨大的危险。于是,战争令我们痴狂。我们顶着如雨的鲜花出征,玫瑰和鲜血的气氛令人沉醉。战争肯定会满足我们的渴望,那些崇高的、无法抗拒的和庄严的体验。我们把它想象成一种男性的行为,一种在鲜花盛开、挂满鲜血露水的草坪上欢快进行的交火。“世上没有更美好的死亡……”嗨,只要不待在家中,只要能够亲身经历! “列队集合!”在香槟省泥泞的土地上行军,热血沸腾的想象逐渐平息下来。背包、弹药和枪支逐渐如铅般沉重。“原地解散!不许走远!” 我们终于抵达了奥兰维尔村,第七十三燧发枪步兵团的驻地,这个村子是当地的一处穷窝,由五十座砖头或白垩石盖的房子组成,一座绿地环绕的地主大宅子坐落在村子中央。 村中道路上的场景让那些习惯了城市秩序的眼睛觉得陌生。能见到的平民不多,且都躲躲闪闪,衣衫褴褛;身着破旧军装的士兵无处不在,他们满脸风霜,胡子拉碴,或步履缓慢地游来荡去,或三五成群地站在房门前,用玩笑的喊声招呼着我们这些新兵。 一处门洞里的行军灶散发出豌豆粥沸腾的香味,围满了取食的士兵,饭盒叮当作响。看起来,这里的生活似乎稍微沉闷和缓慢一些,而村庄开始破败的景象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 我们在一处巨大的草料房里度过了**夜,然后在团副布里克森中尉的院子里——他住在大宅子里——接受分配。我被分去了九连。 我们经历的战争**天不给我们留下决定性的印象是不会结束的。当时我们正在指派给我们的驻地——也是一所学校——坐着吃早餐,突然近处传来一系列沉闷的震动,所有的士兵都冲出房屋,奔向村头。我们也跟着做,虽然并不清楚为什么。头顶再一次响起一种独特的、从来没有听过的呼啸声,终结为物体破碎的巨响。我吃惊地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弓着身子跑,仿佛受到了可怕的威胁。这一切让我觉得有些可笑,大概类似于看到别人做着自己不太明白的事情时的反应。 接下来,村中空无一人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群群黑乎乎的身影,或者用帆布,或者双手交叉拖着一团团黑色的东西。我用一种奇怪而恐惧的非真实感看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他的一条腿断得很奇怪,松散地从身上垂下,不停地用嘶哑的嗓子喊着“救命”,仿佛离死亡只差一口气。这个人被抬进了一座门口垂着红十字旗帜的屋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战争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抛下了温柔的面具。这是如此令人不解,如此不近人情。而我们甚至还没有想到敌人,那些隐身在某处的神秘而阴险的家伙。所发生的事情彻底超出了我们经验的范围,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花费了很大精力才能理解事件的关联。这就好比午间阳光下的魅影。 一枚炮弹在中尉宅子的门头上爆炸,砖石、弹片轰然砸落在过道上,而屋内的人刚刚被起初的枪声惊醒,正从门道中蜂拥而出。十三人被砸死,其中包括乐师盖尔哈德,我从汉诺威露天音乐会所熟悉的一个人。一匹拴着缰绳的马比人更能预感到危险的来临,趁爆炸前几秒钟挣脱了束缚,奔进了院子,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虽说随时都会再受到射击,我还是忍不住强烈的好奇,来到了事故发生处。就在炮弹击中的地方旁边,有一个小牌子荡来荡去,不知道哪个喜欢开玩笑的家伙写上了“炮弹角”几个字。大家看来知道这处宅子很危险。路面被一摊难的鲜血染成红色,被弹片洞穿的钢盔和武装带四处散落。沉重的大铁门被炸成碎片,又被碎弹片打成筛子,门角的防撞石上溅满了血点。我的眼神仿佛被磁石吸在了所看见的场景之上,同时,内心发生了一种深刻的变化。 在与战友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个意外事故已经严重打击了一些人的战争热情。我也深受这次事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多次出现幻觉:每当车辆经过时,车轮的滚动声都会在我的耳中幻化成那枚带来不幸的炮弹致命的呼啸声。 还有,我们每次听到突然而意外的响声都会猛地一激灵,这种反应将在战争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无论是列车飞驰而过,还是书册落地,或者夜间的喊叫——我们的心脏每次都会因为感觉到巨大而未知的危险而骤停片刻。这意味着,我们四年里始终处于清晰的死亡阴影之下。这种经历在意识背后不可知的领域影响深远,只要有任何不同寻常的情况,死神作为发出警示的看门人就跳进门来,如同每到整点就手执沙漏和镰刀在钟面上现身一般。

作者简介

恩斯特·容格尔(1895—1998),德国作家、思想家,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有学者认为他是继尼采之后德国*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作有《钢铁风暴》(1920)、《在大理石悬崖上》(1939)、《玻璃蜜蜂》(1957)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