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山东农业地理

包邮明清山东农业地理

¥75.5 (7.7折) ?
1星价 ¥75.5
2星价¥75.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98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30699817 ; 978-7-03-069981-7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历史农业地理学专著。 其中盐碱地改良,农作物亩产、总产、结构与流通,种植制度演变等要素的研究,丰富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体系。此外,本书还利用农村基层访问调查资料与曲阜孔府档案材料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许多自己的学术观点,比如清中期山东粮食亩产量的结论具体而细致,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地位不断调整变化,两年三熟制于明中后期形成等。 本书可供明清史、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目录

**章 导论 1
**节 山东农业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 1
第二节 明清山东行政区划的基本沿革 3
第三节 明以前山东农业的发展历程 5
第四节 明清山东农业地理的研究现状 8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旨趣与篇章结构 10
第二章 自然灾害与除害兴利 12
**节 水旱等灾害与水利建设 12
第二节 盐碱地的分布及改良 32
第三章 明清山东土地垦殖的时空特征 39
**节 明初的移民垦殖与中后期人口耕地的缓慢发展 39
第二节 明代山东人口与耕地的区域特征 69
第三节 清代山东土地垦殖的阶段特征 77
第四节 清代山东土地垦殖的区域特征 100
第四章 粮食作物的产量、结构、分布与流通 107
**节 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的亩产量 107
第二节 麦类与豆类作物种植比重的增加及其分布特征 124
第三节 新兴粮食作物的传播与推广 144
第四节 谷类及稻类作物的兴衰与分布 151
第五节 粮食运销区域、路线及规模 163
第五章 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74
**节 纤维作物的嬗替与布局 174
第二节 柞蚕业和桑蚕业的兴衰与布局 191
第三节 油料、染料与嗜食作物的全面发展与分布 202
第六章 明清山东农业地理的综合特征 224
**节 明清山东农地垦殖的时空特征 224
第二节 明清山东农作物结构的演变与区域特征 228
第三节 明清山东农业综合区划 238
第四节 论华北平原两年三熟制形成的时间 243
参考文献 255
后记 264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导 论 “山东”作为地理区域的名称始于战国时代,当时泛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广大地区,唐宋时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范围缩小东移。金代,“山东”开始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不过当时山东有东、西两路,而且范围与今山东省相差也很大。明朝设山东布政司,一般称山东省,虽跨海括有辽东地区,但设置府县部分与今日山东省区域范围相差无几,基本奠定了今日山东省行政区划的规模。清朝山东省界限轮廓没发生太大变化。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明清时代山东省农业生产力布局、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农业是人类通过劳动利用生物对太阳能进行直接与间接的积蓄、转化和利用,以谋求人类的衣食之源,不仅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而且也是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受到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本书研究的农业概念是狭义的,特指种植业,没有包括林牧渔猎各部分,甚至由于资料不足,也没有包括种植业中的栽培蔬菜、花卉、药材、水果等。当然,由于蚕桑在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重要地位,一些农书名称常是农桑并举,故本书把养蚕业列入了论述范围。 **节 山东农业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境域包括半岛与内陆两部分,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间,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向华北平原内部延伸,北与明清京师所在的北直隶为邻,南与沟通南北方的江苏接壤。山东省这种既沿海又内陆的地理位置在北方省份中是很特殊的,对明清时代农业生产布局影响很大。由于元明清时代中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由南方向北方都城的漕运成为经常且必要的重大事件,而运输无外乎二途:京杭大运河与海运。这两种漕运路线分别位于山东东西两端,其各自的兴衰对山东省经济繁荣区的转变与形成影响很大,这在后文中有详细论述。 地形地貌是决定农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省位于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阶梯,海拔高度较低,全省以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形为主。鲁中南和半岛地区大多为起伏低缓的山地丘陵,鲁西南和鲁西北是宽阔坦荡的大平原,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从面积上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9%,平原盆地约占64%,河流湖泊约占1.1%①。 鲁西南、鲁西北平原系黄河泛滥冲积而成,是华北大平原的组成部分,呈弧形环抱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西北两面,东与胶莱平原相接,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3以上。平原上地势低平,海拔大多在20—50米,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坡降在1/5000—1/10000。大清河(后为黄河所夺)、小清河与大运河穿插其间。辽阔无际的大平原历来是山东垦殖发达的地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地势中间高,边缘低。泰、鲁、沂、蒙山等断块山地耸峙于中北部,海拔千米以上,构成该区脊部。脊部两侧,海拔500—600米,属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构成的丘陵。丘陵边缘是山麓堆积平原,主要分布在今胶济铁路沿线与南阳、微山湖东部,海拔40—70米,地表倾斜平缓,土层深厚,蕴水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良好。该区主要河流沂河、沭河、泗水、大汶河、淄河等均发源于山丘岭表,呈放射状向周围分流。其河谷地带均发育有宽窄不等的洪积冲积平原,土质肥沃,排灌条件好,自古是有名的沃壤,春秋时代汶河谷地的田地即成为权贵争夺的对象,号称“汶阳田”。鲁中南山区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裂隙溶洞水受阻后,一部分涌出地表,形成诸多泉群。著名的有济南泉群、章丘的明水泉群、泗水的泉林泉群,丰富的泉源也成为引水灌田的自然基础,于是明清时代这些地方发展成水利较为发达的区域。 胶东丘陵区构成半岛的主体,大部分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呈广谷丘陵状态。半岛东北部与西南部地势较高,有大泽山、昆嵛山、崂山等分布。丘陵之间为断陷盆地,主要有莱阳盆地、桃村盆地,这些地区土层较厚,加上三面环海,气候温和湿润,农业自然条件中等。 胶莱平原介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与胶东丘陵区之间,系潍河、大沽河、胶莱河冲积而成,海拔多在50米左右,土肥水美,农业种植条件优越。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密度较高,比较重要的河流有马颊河、大清河、小清河、潍河、胶莱河、沂河、沭河、汶河等。明清时期中国*重要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横贯鲁西,在其侧旁形成了南阳、微山湖群。明清时代山东农田水利事业不太发达,丰富的自然水资源利用较少,而自然河流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却很大,这在本书第二章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1—14℃,由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递增。全年无霜期,鲁北与胶东一般为13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递增。年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降水、气温等气候要素变率较大,旱涝风雹等灾害经常发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 第二节 明清山东行政区划的基本沿革 行政区划不属于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内容,但却是其研究的基础,因为在论述各时代的农业发展与布局时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政区地理上,政区沿革不明不行。明清山东政区之变革,明清《山东通志》及《一统志》与正史地理志均有记载,这里据上述资料略述如次。 元代,山东地区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山东行中书省,治益都。洪武九年,各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俗仍称行省。后移治济南。在布政司以下,设府与州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洪武初,山东布政司下辖济南、青州、东昌、济宁、莱州、登州6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降济宁府为州,升兖州为府,仍为6府,终明一代没有变化。其中济南、东昌、兖州三府因位置居西,常被称作“西三府”,青、莱、登三府对应地被称作“东三府”。具体各府统辖州县及其分布请参见表1-1。明初还在各军事要害之地设置卫所,其中山东的卫所主要分布在胶东沿海,著名的有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等。 表1-1 明代山东行政区划一览表 注:领属州县列**者为所在府治所 清初,山东府制建置仍沿明制,雍正末年,始将武定、沂州、泰安、曹州升格为府。至此,山东始建10府。与府同级的还有直隶州,雍正初实行,后几经改置,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定济宁、临清两直隶州。府与直隶州下州县建置多承明制,雍正年间因“改设府县”,始设武定府附郭县惠民、泰安府附郭县泰安、沂州府附郭县兰山与曹州府附郭县菏泽。因“裁卫设县”,始裁大嵩、成山二卫,改设海阳、荣成二县,又升颜神镇为博山县。至此,清代山东省府州县地方行政制度定形,至清末未有大的变化。具体各府州所辖州县请参见表1-2。 表1-2 清代山东行政区划一览表 注:领属州县列**者为所在府州之治所 第三节 明以前山东农业的发展历程 山东省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早的地区之一,是传统的农业区。春秋战国之际,铁制农具逐步推广,而且在不少地方铁犁与牛耕开始结合起来,垦殖能力大幅度提髙;同时,还岀现了修筑河堤的治水工程与开渠引水的灌溉工程,特别有利于把低洼的冲积平原开垦成农田。此阶段我国的种植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土壤性质的分辨与病虫防治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物可以获得较高产量,耕地面积更飞速扩展,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形成了几个范围广泛的农业区,山东省境内的齐鲁即是其中之一。齐国由一个“地潟卤,人民寡”②,方不足百里的小国,逐步发展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强国,首霸诸侯,称雄战国。《史记 货殖列传》曰:“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索隐》曰:“言齐既富饶,能冠带天下,丰厚被于他邦。”③《战国策》更记载其国力之强,都城之繁,人民之富:“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④鲁国也是纺织业兴盛的地区,其生产的鲁缟极其轻薄,闻名全国,《淮南子 说山训》云:“矢之于十步贯兕甲,于三百步不能入鲁缟。”⑤《史记》曰:“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⑥《汉书》也曰:“缟,素也,曲阜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故以取喻也。”⑦ 秦汉时代,山东地区农业得以继续发展,达到**个高峰时期,山东也成为全国富庶的地区之一。秦始皇开河南地,就会由位于山东半岛的黄、腄、琅琊等地转运粟米到达北河,供给边防的需要⑧。据《史记 河渠书》记载,汉武帝亲自指挥堵塞瓠子决口,开屯氏河,较成功地治理了黄河决泛的危害;同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用事者争言水利。 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⑨。汉平帝时,山东汜水(今曹县)人氾胜之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写成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认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⑩,奠定了北方旱地农业耕作技术的基础,同书记载的“区种”与“溲种”方法代表了当时中国农业生产的*高水平。泰山南北桑麻与纺织事业特别发达,《史记 货殖列传》称:“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

作者简介

李令福,男,1963年生,安徽省萧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学研究所所长等。主要研究中国古都学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西安学等,参与西安市城市建设,主持一系列实践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出版专著10部,编著书籍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