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工视角)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工视角)

1星价 ¥41.7 (4.9折)
2星价¥41.7 定价¥8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55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20395502 ; 978-7-5203-9550-2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为基础,全面剖析产品内靠前分工的价值创造逻辑和价值分配逻辑,阐述了产品内靠前分工的二重性;同时,以发展中国家视角,分析中国制造在产品内靠前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及发展困境,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分工思想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提出有效路径。首先,梳理了马克思靠前分工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的靠前分工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靠前分工思想的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靠前分工的动因、靠前分工体系不平衡的根源以及靠前分工的新选择,为全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其次,全面分析产品内靠前分工的内涵、格局及实现形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工视角研究产品内靠前分工的二重性。再次,结合产品内靠前分工的二重性,深入分析产品内靠前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的方向。然后,结合中国制造业在产品内靠前分工格局下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并深入剖析中国制造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产品内靠前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并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后,针对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中国制造产业升级、迈向优选价值链的中高端,必须要实现从“强链”向“新链”演进升级,并在“新链”中创新靠前分工和利润分享模式。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研究综述
一 国外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二 国内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的研究
三 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
一 主要内容
二 总体框架
第五节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难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及西方国际分工思想评析
**节 马克思国际分工思想
一 马克思分工理论
二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三 马克思“消灭分工”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中的国际分工思想
一 保罗·巴兰的国际分工思想
二 安德列·冈德·弗兰克的国际分工思想
三 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的国际分工思想
四 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的国际分工思想
五 阿吉里·伊曼纽尔的国际分工思想
六 萨米尔·阿明的国际分工思想
七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国际分工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科学内涵
一 国际分工的动因是资本的逐利性
二 国际分工不平衡的根源是技术差距
三 国际分工的格局是中心和外围并存
四 国际分工体系存在二重逻辑
五 国际分工的新选择是消除异化、消灭被动分工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与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思想比较研究
一 西方经济学有代表性的国际分工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与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思想的差异
第三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主导力量及实现形式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分工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逻辑
第五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二重性及产业升级紧迫性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由“强链”向“新链”演进升级
第八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案例实证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燕,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等领域的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共五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获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获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