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新语:千年历史疑团的典型解析

包邮中古新语:千年历史疑团的典型解析

¥41.3 (7.4折) ?
1星价 ¥41.3
2星价¥41.3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5054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22505480 ; 978-7-5225-0548-0

本书特色

对中古历史疑团在学术化立场上的文学化解读,“可爱”又“可信”。

内容简介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多历史信息,主要因为时隔久远、祸乱相继等主客观因素而未能完整流传至今,成为所谓的历史之谜。本书从中选取“秦始皇的身世”“秦淮河的由来”“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与“桃花源究在何处”“聚讼纷纭:《木兰诗》的创作年代”“南陈的亡国”等80个历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严格围绕史料分析论述的形式和通俗简练的描述表达方式,或交代其来龙去脉,或分析其可能的走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获得对历史直观感性的了解,解开聚讼纷纭的历史疑点之余,也增加了历史知识。

目录

奇货可居:秦始皇的身世 1
秦始皇不立皇后:事出有因却查无实据 5
千古冤案:秦始皇“坑儒” 8
徐福东渡:中国航海目前的传奇 11
模糊的数据:秦代置郡之谜 15
十二金人:无影无踪的瑰宝 19
“孟姜女哭长城”的流传:从传闻到学术 22
人工挖就还是天然形成:秦淮河的由来 25
武将与文具的契合:毛笔的发明 29
指鹿为马:赵高乱秦之谜 32
“闾左”的身份:亡命者抑或贱民 36
造反派先驱:陈胜的籍贯 40
“张楚”意指:王号、国号、年号抑或兼而有之? 44
千年谬传:项羽火烧阿房宫 47
英雄末路:项羽不肯过江东 51
出身贫贱的开国皇帝:汉高祖的名字 55
《九章律》的制定者:萧何抑或他人 58
韩信的死因:自取其祸还是兔死狗烹 62
急流勇退的开国元勋:留侯张良的归宿 66
吕后和戚姬的争斗:汉高祖终不改立皇储之谜 70
贾谊的人生路:怀才不遇抑或少年得志 74
鱼龙混杂:贾谊《新书》的真伪 78
统御万方的威仪:“万岁”何时专称皇帝 82
未能如愿的西汉名将:李广为何不得封侯 86
汗血宝马:神奇的坐骑 90
学界悬案:司马迁《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 93
扑朔迷离:《史记》叙事的下限 97
出塞的美女:王昭君的传闻 101
下落不明:西汉巨额黄金的失踪 105
两汉谶纬:制礼作乐的依据 108
追寻千年涅槃: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111
一去不返的游牧民族:北匈奴的下落 115
对一代女史的质疑:班昭有否续《汉书》 119
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蔡伦与造纸术 123
刻意混淆的史实:曹操的身世 126
道教的起源:遥远而又模糊的三清观 129
举世无双的传统艺术:楷书的产生 132
悬壶济世的东汉扁鹊:张仲景故里及其行迹 135
神医奇药:华佗及其麻沸散 138
“闭月”的佳丽:貂蝉的身世 141
著作权的纠纷: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的关系 145
典型的冤假错案: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 149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重才德抑或拉关系 153
帝王寻踪:曹操何处观沧海 157
众说纷纭无定论:太史慈的墓所 160
三顾茅庐:千古佳话之真伪 164
“大逆不道”的孝子:孔融遇害的真相 168
曹操兵败赤壁:败于火攻抑或疾疫所致 171
曹操的伤心地:赤壁的方位 174
刘备借荆州:讹传抑或史实 177
魂归何处:鲁肃墓所之谜 181
天涯何处埋周郎:周瑜墓地究在何方 184
真作假时假亦真: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188
蜀先主的陵墓所在:成都抑或奉节 192
悬而未决:曹植《洛神赋》的寓意 195
木牛流马:匠心独运抑或无中生有 199
变化万方的战阵:诸葛亮的“八阵图” 202
兵败街亭:马谡的责任及其下场 206
蜀汉后主刘阿斗:大愚乎?大智乎? 210
狐媚以取天下:司马懿的发迹 214
真伪难辨:陈寿“索米鬻笔” 218
书史疑案:《兰亭集序》乃王羲之手书? 222
书圣归宿:王羲之终老何处? 226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230
南燕国都的废弃:毁于战火抑或自然消亡 233
湮没的文明:楼兰古城的消失 236
“五斗米”与“乡里小人”:陶渊明隐居之谜 240
梦里寻她千百度:桃花源究在何处 244
无法详究的数据:十六国北朝的户口 248
蒙冤而死抑或罪有应得:范晔谋反之谜 252
史坛疑案:沈约《宋书》的快速成书 255
北魏宫廷疑案:孝文帝乃冯太后私生子? 259
“郦学”悬案:郦氏生年与《水经注》中的水道 263
笔墨官司:梁武帝会晤菩提达摩 267
自酿的苦酒:梁武帝饿死台城之谜 270
刘勰抑或刘昼:《刘子》的作者 274
六朝吴兴沈氏的宗教信仰:天师道世家抑或其他 278
疑信难详:《洛阳伽蓝记》编纂体例的渊源 282
聚讼纷如:《木兰诗》的创作年代 286
必然抑或偶然:南陈的亡国 289

参考文献 292

后记 30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唐燮军(1972—),男,浙江宁波人,先后求学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1994年学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年硕士、2008年博士),现为宁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学史、浙东地方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等著作16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