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技术与科学--技术介入科学的现象学研究

时间技术与科学--技术介入科学的现象学研究

1星价 ¥114.5 (8.3折)
2星价¥114.5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817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030681799 ; 978-7-03-068179-9

内容简介

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自己构造出来的东西,因此对科学认识做主观上的还原是澄清科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有效途径。本书以欧陆哲学家胡塞尔、柏格森、德勒兹、海德格尔等的哲学为基础,对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做了现象学意义上的还原,然后用技术介人的哲学思考对其进行重构,重点展示与时间相关的“力”作为过程量的主观层面上的含义,进一步用过程化的力思考了技术化科学中与时间相关的一些哲学问题,并展示了过程化的力在未来科学应用中的前景。 本书适合科技哲学及外国哲学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目录
**章 “滞留”与“器具化滞留” 1
**节 “记忆”“滞留”与其不可量化的特征 1
第二节 量的数学化的先天合法性条件 10
第三节 “器具化滞留”及时间的数学化 18
第二章 “运动”的技术介入研究 30
**节 灵魂与时间、运动的早期结合形态 30
第二节 绵延与运动—内时间与本义上运动之直接的关联 36
第三节 运动的几何学化致使运动的时间性被忽略 41
第四节 伽利略斜面实验中时间的测量让“时间”失而复得 46
第三章 动力学中“力”的技术介入研究 53
**节 笛卡儿惯性定律的现象学证明 53
第二节 “能动”与“力”—内时间意识中“力”的意志形态 63
第三节 机械论的“力学”使得能动力滞留为“实体” 71
第四节 莱布尼茨的活力理论把“力”从实体变成时间性的过程 78
第四章 时间多样性的动力学演化与延迟选择实验新释 94
**节 内时间意识图式的问题及其多样性特征 94
第二节 多样性观念的动力学演化 103
第三节 内时间动力学演化模式探索 111
第四节 游牧的现在与延迟选择实验新释 119
第五章 瞬时与“时机科学” 130
**节 “瞬时”在纯粹感知上不存在 130
第二节 数学计算观念上的“瞬时”及其确定性 133
第三节 钟表测量感知得到的“瞬时”的不确定性 135
第四节 时机科学 138
第六章 物化特征的力学与测量中介下的物 143
**节 物化力学的非数学特征 143
第二节 测量中介与数学筹划中的“物” 146
第三节 从都江堰看古代水力学的物性特征 158
第七章 图像界面上的物性回归与游牧科学 168
**节 从时间现象学看思维的电影机制 168
第二节 计算机记忆系统中滞留的缺失 178
第三节 图像界面是计算机介入科学认知的可能模式 182
第四节 人机交互的图像界面与游牧科学 188
第八章 泛技术时代寻找“我”的科学研究 209
**节 内时间视域中的“我” 210
第二节 能够体验到研究主体“我”的古典科学 211
第三节 “技术化科学”与“我”的失落 218
第四节 技术介入的伦理特征 222
第五节 现象学方法对寻找“我”的科学研究的意义 225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37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滞留”与“器具化滞留” 时间是自然科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一个变量,一旦我们要刻画运动,就要考虑时间变量。例如,我们描述一个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如果已知速度大小和位移长短,那么运动的时间就能很容易求出来。我们还能够直观到这个时间的延续,这种延续我们也是通过位移的变更直观得到的,所以这种延续的直观实际上表现为外部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把这种对位置的变化感受还原到内在的一种时间延续的感受,如果我们能把内在的时间延续感受搞清楚了,反过来就可以把握外在的时间的意义。至于内在时间的结构描述,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对胡塞尔内在时间的构造做了很多描述,但如何通过已经澄清的内在时间来进一步观察外在时间的意义,甚至是澄清自然科学中诸多考虑时间这一参数的物理意义,却是很少有人关注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理论及德里达的解构理论能为我们澄清科学史上许多概念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变更。 **节“记忆”“滞留”与其不可量化的特征 我们现代的时间观念应该说都是客观的、可计数的时间观念,我们在时钟、日历和日程安排的管理之下所言说的时间都是这样的时间。例如,我们说现在是11点15分;谈话推迟5分钟开始;离国庆节还有两个星期等。客观的、可数的时间似乎是把时间当作一条永恒的河流,我们在上面做出一些数字标记,然后根据标记来确定时间的长短,而那条永恒的河流则是持续不变的。这也是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传统时间观,它与柏拉图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按照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的说法,造物主按照完美的原型把本来无秩序的世界构造成一个有秩序的宇宙,但宇宙还只是一个按照原型创造出来的摹本,还不是永恒不变的原型,他要使宇宙成为永恒的原型的摹本,则先要创造那永恒的东西,它就是时间。“创造者创造了时间,时间本身是一种永远不断的运动,从这点说它具有永恒性 同时时间又是按照数进行的运动,这种数的运动成为宇宙的秩序。”可见,在柏拉图那里时间密切联系于那永恒不变的理念,同时又符合于一种数的秩序。柏拉图的这套关于时间起源的说法深刻影响了后世对时间概念的哲学反思。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的时间研究都开始于对柏拉图学说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分别开辟了反思时间概念的两种不同进路,这两种进路可以说是近代以后诞生的物理时间概念和心理时间概念的源头。 亚里士多德是现行客观的物理时间的构造者,其时间理论也是时间问题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集中阐释是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的第10节至第14节。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永恒持存的时间是不存在的。一般而言,我们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如果时间存在,那么时间的这三部分都应该是存在的。然而,过去已经不在,未来还没到来,所以时间的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存在的。这样,时间的三部分中只剩下“现在”存在,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在也不是时间的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说:“‘现在’不是时间的一个部分,因为部分是计量整体的,整体必须由若干个部分合成,可是时间不被认为是由若干个‘现在’合成的。”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把过去和将来加以界分的“现在”究竟是一个时间段还是一个时间点呢?如果是一个时间段,它还是会遇到上面的“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划分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时间点,是同一个“现在”点共同持存,还是不同的“现在”点一个接一个接续持存呢?假如“现在”是由永远不同的一个接一个的“现在”点组成,但是在时间里,没有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是同时并存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时间是用来避免所有事情同时发生的手段。另外,时间也不是同一个“现在”点的持存,因为如果这样,以前的事物和以后的事物都存在于这同一个现在里,就无所谓古今之事的区别了。点性时间固有矛盾很早就为亚里士多德加以揭示了,然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从有厚度的现在的角度(也就是现代布伦塔诺、胡塞尔、詹姆斯的角度)加以解决,而是从“运动”与“数”这两个概念来揭示时间的本质。 那么,时间是不是就等同于运动的变化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时间虽然与运动变化有关,但它并不等同于运动变化。原因有二,首先,运动的变化只是发生在某个地方的某个事物,但时间无处不在,与一切事物同在;其次,运动变化有快有慢,但时间没有快慢。那么,时间和运动是怎样的关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既不是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时间是运动的数。在古代,时间与数的关系往往体现在天体的周期性运动上面。我们日常*容易观察到的周期性现象就是昼夜的更替,每每重复经历一个黎明或薄暮就是“一天”;还有月亮的盈亏循环周期,从上一次月圆到下一次月圆是30天;再就是季节的循环周期为一年。这些重复性周期凭人的直觉就可以观察得到。至于比一天更短的循环周期就得人们通过制造测时装置来测量。古代有很多测时装置,希腊和罗马时期西方人普遍使用漏壶来测时,中国古代有水运仪,还有一些粗糙的如漏沙、漏油、点一根香或蜡烛等,每一种装置都利用了一个以均衡的速率发展的进程,精确的测时装置只是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确保这种速率保持均匀状态。尽管有过很多的精巧设计,但都缺少一个周期性的天然物理过程。直到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运动之后才开始时间的精确测量,时间的均匀流逝才可以根据单摆的等时性摆动次数得到界定。总之,时间通过周期性的运动与数发生密切的关系,才有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是运动的数目”这种说法,这种时间就是我们日常运用*多的一种时间方式,即客观时间。当然,这样说的客观时间过于简单,也过于笼统,没有揭示其形成的过程,特别是没有从人的时间内在感受方面加以细致描述。如果从时间的内在感受方面对时间加以描述,时间根本就不是运动的数目。 与客观的可计数的时间不一样,“内在时间”是一种主观的时间。这种时间属于心灵活动的延续,往往与人的知觉、感觉经验、回忆、想象等心灵活动相关。例如,我回忆昨天晚上的游园活动,那么我现在就是在重演我当时有过的知觉。内在时间中存在着一些序列,因为一个行为或经验可以发生在另一个行为之前、之后,或者与之同时发生。然而,这些序列和时段不是按照客观时间来计量的,而是按照人的感觉来感知,正如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当你在火炉边一分钟,你感觉是一小时;当你在一位美女身边一小时,你会感觉只是一分钟而已。这种主观的心理时间不可计量,索科拉夫斯基说得非常形象:“就像我的手腕与肘部或者或胸部与胃部之间被感觉到的内在‘距离’不能用标尺来衡量一样。”所以,内在时间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而与客观的时间计量无关。要搞清楚这一点,还得从人的心理活动入手进行研究。 在人的认知活动中,感觉、知觉和想象是三种基本的认知活动,但真正能够贯穿这三种认知活动的是人的记忆能力。记忆力是属于人的一种能力,《辞海》对“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保持”指那些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是那些联系在脑海中被再激活。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生物学家把记忆主要视作一种重复的功能(repetitive function),而且迅速沉浸于特定的“痕迹”(traces)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用某种方式重新兴奋起来的理论之中。哲学家自然而然地设法找出记忆的东西如何与“真实的”世界相联系,并讨论记忆所提供的信息的有效性。 从记忆的功能来看,记忆是维持精神的超越性和同一性的基础。我们的肉体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产生感觉,“感觉经验的存留”是记忆*为原初的定义,所以记忆与我们人的肉体感官和感觉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身体纯粹生成的运动使得身体没有保存感觉的途径,只能成为一种默会意识潜在甚至消逝于身体的运动之中,因而缺乏一种内在的同一性。然而,一种感觉一经产生,就可以在记忆的强大的作用中被唤回到精神之中。经过记忆的唤起,感觉可以变成精神的内在的观念,由此摆脱与肉体的直接的当下的联系。因此,记忆活动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胡塞尔等大哲学家都对记忆有过非常精深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在《论记忆》中对“记忆”就是这样说的:“记忆既不是感觉也不是判断,而是当时间流逝后它们的某种状态或影响。人们不可能在此刻记忆此刻的事物 感觉属于现在,希冀属于将来,记忆属于过去。因此,所有记忆都表明着时间的逝去。所以,只有那些能意识到时间的动物才有记忆,并且它们是凭藉着以感知时间的器官来记忆的。”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记忆”虽然是一种主观的心灵活动,但是要以客观的时间发生的先后为基础才能加以理解。 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相较于时间具有一种更为本源的想法体现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奥古斯丁认为时间不仅是一种“伸展”,而且是“心灵的伸展”。奥古斯丁说:“在我看来,时间不是别的,不过是伸展(distentio)罢了:但它是什么东西的伸展,我就不知道了,而倘若它不是心灵的伸展(distentio animi),就更令人惊奇了。”至于“心灵的伸展”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奥古斯丁并没有清晰地做出说明,只是在论及如何计量这种主观时间的问题时,他谈到了“记忆”。 奥古斯丁否定“过去、现在、未来”这种三分的时间模式,认为三分法时间模式是不可计量的。他承接亚里士多德否定时间三分法存在的思想,指出:“我们不能测量不存在的东西,而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但是,既然现在的时间没有长度(spatium),我们怎样测量呢?所以,在它经过这时进行测量,一旦过去了,就不能测量,因为不存在,还测量什么。”可见,奥古斯丁的“现在”只是一个点,是稍纵即逝的一个点,是没有长度的一个点,因此用“过去、现在、未来”三分法定义的时间从定义上来看就是不能被测量的。当然,时间是一种延展,但作为主观上延展的时间也是没有办法测量的。以声音的延展为例,一个声音开始响起来了,接着响,持续响,然后,停了。仔细考察声音的变化,在它发出响声之前,声音是那将要来的,显然不能被测量,因为它还没有存在。现在它也不能被测量,因为正当它发出响声的时候,它是可以被测量的,在那个时候它还存在,但即便在那个时候它也不是静止的,它正在持续,正在消逝,等你测量它时它不再存在了。所以,与音乐相似的主观内在时间,它就像流动的音乐一样,那些音符在不断地来到我们现在的感知点,然后挤向过去,它们此消彼长,我们根本把握不住哪怕是短短的一节音符,更谈不上去测量其长短了。那么,我们说一个声音的一个音节比另一个音节长,而且长两倍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们似乎测量到了音节的长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并不是在测量音节本身,它们已不存在了,我测的只是固定在我记忆中的某个东西”。同样,时间本身也是不可测量的,我们测量的也只是固定在记忆中的某个东西。例如,燃烧的蜡烛其长度是固定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太阳东升西落也是固定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我们是通过对定格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的测量来测量时间的。奥古斯丁这里的记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的意思,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东西的再现。然而,奥古斯丁在突出“记忆中的某个东西”的时候,却忽视了“记忆活动”本身。所以,奥古斯丁的时间心理学还原并没有还原到心理活动本身上去,而只是还原到了心理活动的对象上,如记忆中的蜡烛等,它们都不是记忆活动本身。不过,奥古斯丁的时间已然是内在的时间了。 康德的时间观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在时间观,是主体获取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康德称空间为主体外部感知的纯粹形式,称时间为主体内部感知的纯粹形式,而内部感知形式的时间比外部感知形式的空间来得重要,因为一切现象无论它们有没有外在现象的事物为其对象,它们实际上都要受到意识的规定因而属于我们意识之内的表象,从而已经从属于内部感知的直观形式,即从属于时间。这样,时间作为外在现象的间接条件及内在现象的直接条件,就成了一切现象的先天条件。因此,现象之杂多归根结底由时间形式得到整理,我们关于对象的感性认识由此得以可能。例如,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一个红色的色块,是因为那个色块在时间中持续,而且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面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