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流域名城古镇

淮河流域名城古镇

1星价 ¥37.8 (7.0折)
2星价¥37.8 定价¥5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61888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7页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46188874 ; 978-7-5461-8887-4

内容简介

  《淮河历史文化丛书·淮河流域名城古镇》选取淮河流域的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近30个历史名城古镇,分上、下两编,分别介绍。  《淮河历史文化丛书·淮河流域名城古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名城古镇的建置沿革、水陆交通、城镇变迁、历史遗迹、历史名人、民风民俗、传统美食以及文化艺术等进行较为翔实的介绍。该研究可以丰富淮河流域名城古镇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读者了解淮河流域名城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为地方政府合理利用名城古镇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保护名城古镇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目录

上编 淮河流域的历史名城
**章 安徽的历史名城
**节 千年魅力楚都 一城人文典故——寿县
第二节 三曹故里 药都毫州
第三节 颍淮善郡 魅力阜阳
第四节 帝王之乡 旅游强县——凤阳
第二章 河南的历史名城
**节 中国火文化之乡——商丘
第二节 豫风楚韵 红色信阳
第三节 明清商贸繁华地 山陕会馆显实力——周口
第三章 山东的历史名城
**节 红色临沂 物流之都
第二节 “天下牡丹出菏泽”——菏泽
第四章 江苏的历史名城
**节 楚韵汉风之地 北雄南秀之城——徐州
第二节 “运河之都”——淮安

下编 淮河流域的历史古镇
**章 安徽的历史古镇(上)
**节 “挟淮据险 商旅辐辏”——正阳关镇
第二节 明清商贸重镇 近代渐趋衰落——临淮关
第三节 昔为郡县地 今日茶飘香一临涣镇
第四节 符离古镇历史久远 烧鸡美食美名远扬
第五节 桓傅故里 淮上重镇——龙亢
第六节 光武古镇 循环经济添绿色
第二章 安徽的历史古镇(下)
**节 繁华不再 洄溜为何变容颜
第二节 美酒飘香 欧公遗爱——焦陂
第三节 人文古镇 牛肉飘香——插花镇
第四节 明清时期阜阳县的政治“副中心”——方集
第五节 倪邱古镇 经锄文化世代传
第六节 薹干之乡 伯俞故里——义门
第三章 河南、山东、江苏的历史古镇
**节 中州名镇古槐店 民族团结谱新篇
第二节 “填不满的北舞渡
第三节 “汉兴之地”——芒山镇
第四节 “天下**庄”——台儿庄
第五节 昔日繁华胜地 今为旅游重镇——河下镇
第六节 千年窑湾古镇 今为旅游热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淮河历史文化丛书·淮河流域名城古镇》:  五、“四九起义”——阜阳的红色记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加快了阜阳地方党组织的成立,使广大农民能够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政治经济斗争,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使革命烈火在皖北大地蔓延开来,终成燎原之势。  阜阳早期党组织创始人是张子珍。1906年,张子珍出生于阜阳城西单桥一个经营小土布的商人家中。1921年冬,张子珍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上海读书期间,受到党的培养和教育,1923年秋,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张子珍奉命回阜阳开展工作,他联络周传业、周传鼎成立了阜阳*早的党组织——中共阜阳小组,并任党小组组长。为建立革命据点,便于开展工作,张子珍以开书局做生意为名,说服父亲让出了大隅首北边三间商店,他同周传业、周传鼎和进步知识分子牛季良等人,开办了“淮颍书局”,开展党的秘密活动。“淮颍书局”成了阜阳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宣传中心和党的机关所在地,也是党组织联络各校学生的主要地点之一。阜阳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革命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1928年2月7日,高桂滋、杨虎城部队中的党员和地方党员联合成立中共皖北特委,魏野畴担任书记。2月下旬,中共皖北特委让委员昌绍先脱离杨虎城第十军,通过私人关系打入高建白的教导二团。昌绍先与杜聿德先后在高桂滋部阜阳留守的两个教导团的九个连中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小组,并将六个连长发展为共产党员,发展党员280多人,并掌握了留守司令部的一个特务连。4月5日,中共皖北特委在阜阳城内贡院后街召开了特委扩大会议,决定在4月底举行起义。4月7日晚,中共皖北特委在阜阳县城外的西湖“会老堂”召开了地方党组织和军队中共军委的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皖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的指挥机构,由魏野畴任总指挥,同时布置起义行动计划,与杜聿德等约定以文峰塔为各处起义部队和人员的集合点。正当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加紧进行之际,第十军中共军委代理书记宋树勋、中共阜阳县委李象贤相继叛变。宋树勋通过国民党太和县县长李天午,将阜阳发动起义的计划和第十军军事干部学校的共产党员名单密报给第十军参谋长孙蔚如。李象贤将阜阳县高桂滋部两个教导团的共产党员名单交到阜阳县县长康欣手中,又转至高建白之手。高建白立即将教导团的几十名共产党员驱逐出部队,阜阳县共产党的力量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在这紧急时刻,中共皖北特委为了防止太和、阜阳两地驻军和国民党地方武装串通一气镇压革命,立即决定提前起义,时间定在4月9日。4月8日晚,滂沱大雨彻夜不停,阜阳县城内一片黑暗。9日凌晨,敢死队队长申明甫按预定的时间,给棉被浇上煤油,点燃了武装起义的信号。但因雨太大,在城内外各处集结的起义人员没有看到火光信号,未能按时攻城。很快驻军梁文铁部从城内全力扑来。为摆脱驻军的追击,改变不利态势,魏野畴当即改变计划,决定将参加起义的队伍分为两路向三里湾方向撤退。当队伍行至新村集时,被国民党第十二军收编的土匪部队发现,该部团长谈万国率部尾追而来,企图截击起义部队。魏野畴感到敌情复杂,决定一面由胡景陶和连长蔡澄波前去交涉,一面整理部队做应急准备。胡景陶和蔡澄波见到谈万国,向谈万国阐明了部队的政策,希望他们弃暗投明,参加起义。谈万国一面虚伪地表示要继续谈判,一面又鸣枪要挟,并利用起义部队尚未来得及还击之机,将魏野畴、胡景陶、蔡澄波、胡怀西等六人先行逮捕,随后解除了全体起义人员的武装。当晚,魏野畴、胡怀西被押到老集镇看管起来,魏野畴、胡怀西乘看守人员懈怠之机,决定出逃。他俩用牙齿咬断身上捆绑的绳索,魏野畴考虑到两个人同时脱逃目标太大,便令胡怀西立即逃走。魏野畴用绳子系住胡怀西,用尽全身气力将胡怀西拉到房梁上,胡怀西跳出天窗脱险。看守发现房子里已经逃走一人,立即报告。谈万国、周建中等恼羞成怒,命令刘永太等三名刽子手将魏野畴带到老集东边的凹地里杀害,魏野畴时年31岁。  1962年,毛泽东对“四九起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了,但他点燃了皖北的革命烈火,胜利真是来之不易,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啊!”2007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机关遗址标志碑”在阜阳鼓楼小学正式落成,不少革命烈士的遗属前来追思先烈。这些革命先烈在皖北的革命业绩将彪炳史册,他们建立的革命功勋和奋斗精神,永远为阜阳人民所怀念。  ……

作者简介

吴海涛,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阜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献学、黄淮地区社会经济史。专著有《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等,曾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农史》《元史论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和《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李良玉,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著有《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等。张邦建,阜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著有《阜阳通史》(合著)、《阜阳历史文化概观》(合著)、《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的饮食》等。李强,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皖北交通史。马曼曼,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