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467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B
  • 页数:422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010246727 ; 978-7-01-024672-7

内容简介

《唯物辩证法大纲》是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主持编写的*后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是原定计划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前半部,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从方法论上论述了学习和运用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全书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既具有学术厚度又具有可读性,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风格,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新时代,其对于帮助广大读者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录

引言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专享科学和革命的哲学 **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方面 **节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第二节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军对战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节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的斗争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及其一般特征 **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综合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的批判的总结 **章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节 原始时代的人类认识 第二节 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第三节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第四节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历史根据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过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第三篇 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前言 唯物辩证法是的物质一元论 **章 物质、运动、空间与时间 **节 物质 第二节 运动 第三节 空间与时间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第二节 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四篇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前言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章 对立统一规律 **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第四节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第二章 量变质变规律 **节 质、量、度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第三节 飞跃的形式 第三章 肯定否定规律 **节 肯定和否定 第二节 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肯定 第三节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 **节 本质与现象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原因与结果 第四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五节 可能与现实 第五篇 当作认识论和逻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前言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章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 **节 反映论 第二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二章 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节 实践的概念 第二节 认识依赖于实践 第三章 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 **节 感性认识的形式 第二节 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认识的不错阶段——理性认识 **节 理性认识的形式 第二节 思维方法 第五章 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节 由认识到实践 第二节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第六章 真理论 **节 真理的客观性 第二节 保证真理和相对真理 第三节 真理的具体性和普遍性 第四节 真理在斗争中发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达(1890—1966),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曾筹备和组织中共“一大”并在“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后创办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平民女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和武汉大学校长,并担任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筹委会主任及院长等职。他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大师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名家大师,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奠基性人物。著有《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社会进化史》《货币学概论》《法理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唯物辩证法大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