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碳中和:构建气候经济体系的拼图

素描碳中和:构建气候经济体系的拼图

1星价 ¥49.7 (7.2折)
2星价¥49.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694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13669443 ; 978-7-5136-6944-3

本书特色

节能减排,碳中和,碳达峰 该书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物多样性等多维度寻找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敏捷路径,致力于打造碳中和领域的鲜活读本、共鸣读本、通识读本。 张志军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信息安全架构师、世界银行集团创新实验室联合创办人 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严重的挑战;各级政府、各个企业乃至每个地球人都需要为解决这个难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素描碳中和》这本书恰好在“我们当如何做”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启发和指引,可谓“雪中送炭”的佳作。 秦雪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 作者阐述了气候变暖、创新理论、绿色框架、科技前沿、碳交易与碳金融的逻辑关系,展示了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里“碳中和”的真实案例,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书中提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读者描绘了生生不息、兼顾经济活力与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图景。 姚朋 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新经济研究小组副组长 很高兴协同闻素完成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理论研究,《素描碳中和》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和全球视野揭示: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蔡廷永 中国石化报社首席专家 全球化视野,宏观性思考,微观化观察,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我对本书的初步印象。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石化如此大体量国有企业已经展现雄心拿出行动并定然会有更大作为,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所有人都可以为心中那幅蓝图添上一抹亮丽之色。 杨尚祐 哈佛大学本硕博、清锋科技COO 很高兴陪同作者参观清锋科技北京研发中心和宁波智慧工厂,《创见》与《素描碳中和》两本书通过对科技企业深入调研提出“零碳产业链”概念,这是对碳中和研究领域更加切题的贡献。 李国庆 首钢集团副总工程师、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首任总经理 首钢人以海阔天空的胸怀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诸如“首堂·创业家”率先垂范绿色发展,助力碳中和;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砥砺前行的同事、同仁、同道。 任燕松 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黑天鹅”频出,鲜为人知的“绿天鹅”正在搅动金融界;因北京冬奥会和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方案初识作者,期待其文字薪火助力碳中和。 姚志锋 清华大学毕业生、清锋科技创始人从《创见》到《素描碳中和》,“创见新经济书库”渐成。 富志侠 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 用绘画术语“素描”来阐释碳中和颇有画面感;选取社会、银行、建筑、能源、石化、农业、科技等领域的鲜活案例,总结碳达峰路径与碳中和经验,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实证,昭示我国奉献给世界的体育盛会亦是可持续发展国际样板。 邹积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黑龙江省关工委秘书长 笔底乾坤,书中日月;绿色发展,慨当以歌。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球化视野综合梳理了气候变暖的威胁和因应策略,通过技术、产业、金融、社会等多维度调研和观察分析,精心选取了“碳中和”的行业案例,提出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生生不息的生态逻辑”,凝练出“多方面从1到0,全球化只此青绿”的碳中和路线图、未来愿景,初步架构成碳中和领域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产学研鲜活新著。碳中和的优选意义是人中和,这是作者为读者提炼的哲学思考。

目录

序一 偶然与必然,创建与预见,情怀与胸怀 李国庆 001

序二 金融: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 任燕松 005

前言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生生不息 001



**章

气候变化与全球公约

全球气候变暖 002

温室气体排放 00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007

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议程》 009

《京都议定书》 011

《巴黎协定》 013

碳达峰与碳中和 016

本章结语 019

第二章

气候经济体系创新理论与绿色框架

“两山”理论 022

循环经济 025

零碳经济 027

负碳经济 028

绿色金融 030

赤道原则 033

绿色溢价 036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 039

比尔·盖茨与气候经济 042

本章结语 045

第三章

碳中和金融

碳源与碳汇 048

碳排放交易 051

碳金融 053

碳足迹 055

碳税 057

碳关税 060

碳基金 062

马斯克是位“卖碳翁” 066

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071

本章结语 073

第四章

碳中和科技

碳捕集 076

碳封存 078

储能技术 081

削峰填谷 084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087

新能源汽车 089

低碳建筑 092

海绵城市 096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 100

本章结语 102

第五章

碳中和生产方式

清洁能源 104

绿色电力 108

低碳产业园区 117

绿色制造 119

清洁生产 122

林下经济 125

农光互补 128

渔光互补 131

“两个替代” 133

火力发电的尾声 136

本章结语 138

第六章

碳中和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 140

低碳社区 143

低碳食物 148

光盘行动 150

低碳出行 152

无纸化办公 155

本章结语 158

第七章

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160

国家公园 162

植树造林 165

河长制 168

沙漠治理 171

公地悲剧 173

本章结语 176

第八章

一二三产业碳中和创新示范

首堂·创业家:零碳建筑先行者 178

碳中和银行:建设银行的“千里江山,只此青绿” 194

清锋科技:“零碳产业链”模式加速碳中和 199

正谷:碳中和目标的有机农业专家 204

中国石化:碳中和时代的新经济图景 208

碳中和奥运会 216

本章结语 221

第九章

我与碳中和

物尽其用 224

沧海桑田 227

稼穑意义 232

碳中和,人中和 235

本章结语 237


结语 “碳中和”方法论 239

后记 清平乐 243

重要术语索引 247

参考文献 249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石化:碳中和时代的新经济图景 2022年新书《创见》带给我们的启发:新经济不仅仅是经济现象和技术现象,而是由技术到经济的演进范式、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生成连接、资本与技术深度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形态。碳中和背景下,创新经济赋能碳中和。 一、新经济:聚焦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 2016年3月,“新经济”一词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不完全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一种由技术到经济的演进范式、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生成连接、资本与技术深度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形态。 2022年1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年度工作会议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直面挑战,聚焦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加快全产业链升级改造,全力锻长板补短板占先机,推动竞争实力大跃升。其中的“三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是面向未来的新型业态,也是我们在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进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创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来深入观察当前新经济领域中*活跃的创业公司,并获得启发,助力我们更好地构建“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本书主要是作者对于数十家来自各个领域的创业公司高管的访谈,涵盖创意萌生、市场调研、团队组建、研发生产、市场销售、投资融资等不同阶段。借助书中一幅幅生动的创业图景,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创业的心路历程。读完此书后,结合中国石化新经济的展望,我有以下启发。 1.新经济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内核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经济形态。 新经济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四个部分。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电动汽车等,不仅能够促进现有经营模式的改良升级,而且能够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在线办公和超级快充等。反过来,新模式也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的市场应用,并帮助企业获得利润。新模式的大规模出现,形成了新的业态,比如《创见》中提到,电动汽车智能插座的新模式产生了“错峰平衡、自带交易”的新业态。 2.新技术 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3D打印、5G、云计算、边缘计算、数字孪生、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区块链…… 新技术即能够替代升级传统技术应用并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新一代技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发现、试行、应用和迭代的过程。除了少部分具有**科技研发能力的企业,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颠覆式的技术创新可遇不可求,而渐进式的应用创新则是能够做到的。同时,对于所有企业,都需要重点关注应用创新,以实现新技术与原有业务的协同发展,避免简单的新瓶装旧酒而导致换汤不换药。 对于石化企业,新技术的关键是要瞄准技术、数据、应用和解决方案,这是决定其能否成功落地的核心因素。一方面,随着《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白皮书1.0》的发布等,我们逐渐构建了面向石油石化行业的新技术体系;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广泛与深入应用,新技术与石油石化主营业务的融合将会更加紧密。《创见》指出,要实现新技术的真正落地和不断赋能,必须让新技术更加理解业务知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有望从生产运行场景扩展至辅助决策等经营管理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借助更懂业务的智慧大脑。

作者简介

张闻素,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金融创新与管理博士后,中科创大创业导师。早期从业于互联网金融、银行筹建、基金管理,财经与科技媒体撰稿人,起草多宗产业规划和国企改革研究,深度调研百余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和创新城市。近年来撰写的课题研究和媒体刊发文章达百余篇百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