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文明史:自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革命

包邮欧洲文明史:自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革命

¥18.1 (4.2折) ?
1星价 ¥25.8
2星价¥25.8 定价¥43.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44639
  • 装帧:6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05-09-01
  • 条形码:9787100044639 ; 978-7-100-04463-9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根据1828年在巴黎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加工而成,全书共14讲。作者以简练的手法概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它的特性; 罗马帝国覆亡时欧洲文明的诸不同因素; 10世纪蛮族入侵结束, 封建制度开始; 十字军运动的起因、性质、后果等。

目录

**讲
本课程的目的——欧洲文明的历史——法国在欧洲文明中起的作用——文明是叙述的合适主题——它是历史中*普遍的事实——文明这个词的通常的和通俗的意义——构成文明的两个主要的事实:1.社会的发展;2.个人的发展——证明——这两个事实必然是互相结合着的,并且或迟或早会互相产生出来——人类的命运是完全限制在他的实际的社会状态之内的吗?——文明的历史可以根据两个着眼点来说明和考虑——关于本课程计划的几句话——人心的现状和文明的前景

第二讲
本讲的目的——古代文明的单一性——近代文明的多样性——它的优越性——罗马帝国覆亡时欧洲的状况——城市的优势——皇帝们试图改革政治——洪诺留和狄奥多西的诏书——帝国的名称所具有的威力——基督教教会——它在5世纪时经过的各个不同的时期——行使市政职权的教士——教会的好的和坏的影响——蛮族人——他们将个人独立观念和人对人的忠诚引进了近代世界——概述5世纪初文明的诸不同因素

第三讲
本讲的目的——各种各样的制度都自命为正统的——什么是政治上的正统?5世纪时各种政治制度的并存——人、财产和制度状况的变化无常——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物质上的,即持续不断的入侵;另一个是精神上的,即蛮族人所特有的、对个人利益的自私心——文明的根源是秩序的必要性,对罗马帝国的回忆,基督教教会和蛮族人——蛮族人、城市、西班牙教会、查理曼和阿尔弗雷德的组织社会的尝试——日耳曼和阿拉伯人停止入侵——封建制度开始

第四讲
本讲的目的——事实和理论之间的必要结合——乡村对城市的优势——一个小封建社会的组织——封建制度对封地所有者的性格和对家族观念的影响——人民对封建制度的憎恨——教士不能为农奴做什么事——不可能有规则地组织封建制度:1.没有强有力的当局;2.没有公众的权力;3.联盟制度的困难——封建主义中固有的“反抗有理”的思想——封建制度的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而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展开全部

节选

  《欧洲文明史》:  另一方面,当一个词的意义根据科学来决定时,这个决定、这件由一个人或少数人做的工作是在人们想到的某个特殊事实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一般而论,科学的定义要比词语的通俗意义狭隘得多,因而实际上也不精确得多、不真实得多。把文明这个词的意义作为一个事实,按照人类的常识加以研究,研究它所包含的一切意思,这种做法将使我们对事实本身的认识比我们自己试图给它一个科学定义的做法取得大得多的进展,虽然后者乍看之下可能显得更明白、更精确。  我要向你们提出一些假设来开始这项研究工作。我将描述若干社会的状况,然后我们来看看一般人的本能能否从中辨认出一个在走向文明的民族的条件,辨认出人类赋予文明这个词的意义?  首先,假设有一个民族,它的外在生活是很舒适的,物质的舒适设备应有尽有,他们付出少量的捐税,他们毫不受苦;他们的私人关系处理得很公正——总之,他们的物质生活完全是幸福的,安排得很好。但这个民族的智力活动和精神生活却有意地维持在一种麻木呆滞的状态中,我不说受压迫状态,因为他们不理解这种感情,但是是一种压抑状态。我们不乏这种事态的例子。有过许多小的贵族政治共和国,人民在其中受着羊群般的待遇,物质上过得很幸福,但丝毫没有精神和智力方面的活动。这是文明吗?这是一个能教化自己的民族吗?  另一个假设是:有一个民族,它的物质生活没有那么舒适、那么安乐,但仍能维持温饱。另一方面,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从未被忽视,向他们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精神园地,以培养崇高而纯洁的感情,他们宗教的和道德的观念都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但非常注意遏制这些观念中的自由原则;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如同前一例子中的物质上的需要那样,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分得一份真理,但任何人都不得为自己寻求真理。不活动性是精神生活的特征,这就是大多数亚洲居民的生活状况。凡是神权政治支配的地方,人性就受到抑制,例如印度人的状况就是如此。我在这里要提出一个与前面同样的问题,这是一个能教化自己的民族吗?  我现在完全改变假设的性质:有一个民族,他们人与人之间处处显示出个人自由的精神,但那里混乱和不平等是不断出现的。它是力量和机遇的帝国。任何人,如果他不强有力,他就受压制、受苦、死亡。横暴是这个社会状况的主要特色。谁都知道,欧洲已经经历过了这种状况。这是一种文明的状况吗?毫无疑问,它可能包含一些文明的原则,这些原则会逐渐发展起来,但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处于统治地位的事实肯定不是人类的常识称之为文明的那个事实。  我提出第四个、也是*后一个假设:每个人都非常自由,他们中间不平等的事是极为罕见的。无论如何,即使有也是极为暂时的。每个人所做的事几乎正是他们愿意做的,而在权力方面他与他的邻人几乎没有差别,但很少有普遍的利益,很少有公众的意见,很少有社会交往——总之,各个人的才能和存在自生自灭,互不相干,在身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一代一代的人临死时看到的正是他诞生时看到的那个社会,这就是野蛮部落的状况,那里有自由和平等,但肯定没有文明。  我可以提出更多的这种假设,但我认为我们已有足够的东西来说明什么是文明这个词的通俗的和天然的意义了。  十分明显,我简略地加以描述的几种状态中没有一种(按照人类天赋的判断力)是与文明这个名词相符合的。为什么?我觉得,文明这个词所包含的**个事实(这是我向你们匆匆展示的一些不同例子的结论)是进展、发展这个事实。它立刻使人想到一个向前行进、不改变自己的居住地而只改变自己的状况的民族,使人想到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就是训练自己、改善自己。我觉得,进展的概念、发展的概念是这个词所包含的基本概念。这进展是什么?这发展是什么?一切困难中*大的困难就在这里。  这个词的语源似乎是在明白而令人满意地回答:它是国民生活的不断完善,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发展。  事实上,这是读出文明这个词的音来时人们所理解的**个概念;我们立刻想到社会关系的扩展、*大限度的活动、*好的组织。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生产给予社会以力量和幸福的一切资料,另一方面是把所产生的力量和幸福更加公平地分配给每个人。  这就是全部吗?我们已经详尽无遗地指出了文明这个词的一切固有的、通常的意义了吗?除此之外,这个事实的确没有其他含义了吗?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