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香畹之荫/紫茵

香畹之荫/紫茵

1星价 ¥55.4 (6.3折)
2星价¥55.4 定价¥8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88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21218855 ; 978-7-5212-1885-5

本书特色

赵淯、陈光发共同口述的关于成都军管会文工二队的成立情况(1949年底)和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音乐系创办的情况(1950)等,都是一般音乐史上难获一见的珍贵史料;而二老共同口述的西南音乐专科学校成立情况(1953)和四川音乐学院创立情况(1959)则都是四川音乐学院的重要院史材料。

内容简介

“历史是凡人小民的歌唱”。这是一部两位九旬老人的口述史:一个四川旧式家庭的小姐、一个黄河岸边的贫苦农民之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相识相爱;历经风雨半个多世纪,在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岗位,为音乐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平凡人不平常的故事,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同时随处可见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天然个性碰撞出的生命火花,闪耀着异彩纷呈的光。

目录

序 梁茂春 1

自??序 11

引??言

赵庐——拔贡及第的故园 3

柽园——沈氏公馆的兴衰 8

磨涧——陈家迁徙的落点 13

第1章??正值秋风起白萍

1.1??蕙兰初放庭院暗香 21

1.2??安家沟里悲欢苦乐 31

1.3??少城公园父爱如山 39

1.4??福音堂里书声琅琅 49

第2章??干戈满地痛苍生

2.1??大院喜事母子之殇 61

2.2??空袭罹难香畹归天 69

2.3??暗夜地狱花烛洞房 75

2.4??红烛明灯兄妹同窗 83

2.5??学徒生涯圆梦之路 91

2.6??初恋无果梦断廊桥 99

第3章??乡思已共花争发

3.1??艺术殿堂志存高远 ?????? 109

3.2??河津渡口顺流南下 ?????? 118

3.3??入城典礼初识吉祥 ?????? 128

3.4??双城办学双喜临门 ?????? 135

3.5??天成佳偶重归省城 ?????? 144

3.6??姑嫂聚首初为人母 ?????? 152

......


展开全部

节选

赵庐 ——拔贡及第的故园 全书以“香畹”为题,理应从香畹说起。 香畹,本姓赵,名椿煦,字香畹。他是本书访主赵淯的生父、陈光发的岳父,作者紫茵的外祖父。清光绪丁酉科拔贡,曾金殿面圣,后留学日本,入读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期间,香畹与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张澜两个同乡,成了同窗。因受维新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阆中高等小学堂任学监,再受聘任职成都通省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教务长;参加辛亥革命后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四川省军政府参赞、四川省财政厅计财科长;民国五年(1916)任河北教育厅成教科科长,1920年—1923年任河北井陉县知事(县长);1924年返川后任四川省府秘书长;1929年3月,时任四川省省长赖心辉出川,香畹任临时代省长;在刘湘和刘文辉执掌四川省期间任四川省府秘书长和主任秘书。 赵,《百家姓》之首。如果说天下赵姓五百年前是一家,香畹本家和宋太祖赵匡胤大概扯不上干系。赵椿煦本为清代拔贡出身的读书人,赵家却未曾留下一本传世家谱。后辈人只知香畹所属赵氏一门,原籍湖北荆州。祖上于哪朝哪代移民蜀中?应该是在张献忠喋血屠戮之后、“湖广填四川”之时?赵淯全然不知,只知爹爹清同治十年(1871)生于四川阆州古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卒于四川益州成都。 在阆中古城内,赵氏原非名门望族,大概家境属于中等水平,既无大富大贵也不贫苦拮据。赵椿煦的祖父(名讳不详)、赵淯的曾祖父育有二子,两房兄弟共留下八子二女,按旧时大排行,一、二、四、五为大房之子,三、六、七、八为二房之子。赵椿煦为大房二子,在家族内被称为二爹。“我记得爹爹这房有个大姑,叔伯那房有个幺姑。”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王朝风雨飘摇走向末路,列强入侵内乱纷起民不聊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已身为武举人(科考武乡试及第者,可受朝廷任命为武将)的香畹二十六岁入选丁酉科拔贡,可谓文武双全之才。 相比状元、探花、榜眼或进士、举人、秀才等名号,拔贡这个称谓略显生僻。在明清科举制度中由各省学政选拔(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国子监为拔贡生,简称拔贡。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赵椿煦品学兼优成绩突出,入选光绪丁酉年科拔贡面圣朝考殿试。因考场气氛庄严导致情绪紧张发挥失常,考卷上红色套格略有偏移歪斜,锦绣文章失之微瑕未得高中理想榜名,回川初任教职,后曾任知县,却一生未得升任京官。 根据文献记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川省首次选派赴日留学生。入选者需在东文学院(驻日公使馆主办)短期学习日文,学习合格者方可赴日留学。赵椿煦即为**批留学日本的官费生,亲密同窗首数川北同乡张澜。张澜二十五岁中秀才,补廪生,1902年入成都尊经书院,因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主攻教育。同一时期中国各地留学生进入该校者众多,回国之后,有一批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有一大批人自觉投身教育事业,中国*早接受国外教育的新式知识分子,在推进军政文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赵椿煦赴日留学的同窗校友中,何止开国大典上美髯齐胸的国家副主席张澜?还有举不胜举的精英才俊:陈天华(辛亥时期革命家、《警世钟》著者)、黄兴(辛亥革命先驱、广州起义领袖)、杨度(维新思想追随者、中共早期秘密党员)、杨昌济(毛泽东恩师、杨开慧之父)、许寿裳(著名传记作家、教育家)及鲁迅(中国近代文学先驱、思想家)、沈心工(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重要代表人物)、陈寅恪(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国学大师)、林伯渠(革命家、教育家)、李四光(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等等。 我国近代众多精英人才皆与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有关,这所日本*早专门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学校,初创于1896年,1902年1月正式成立,至1909年7月,因中国留学生潮退而关闭。弘文为避乾隆帝御讳弘历后改为宏文,该院创办者嘉纳治五郎,通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一套独特的近代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考察期间多次会见湖广总督张之洞,这对该院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在清末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绝大多数留日学生将求学志向和救国思想紧密相连,在宏文学院虽然可获取新的教育理念,但也不可避免遭受歧视深感屈辱,从而催生强烈的爱国心并迅速觉醒。 1905年夏孙中山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众多留日学生积极响应,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中国未来之光明竭尽全力,因四川留日学生人数众多而成立同盟会四川支部。全国各地以中山先生为领袖旗帜,号召革命推翻清王朝。张澜和赵椿煦等迅速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张澜发起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迅即成为“标志民族觉醒”的导火索,引爆辛亥革命,深得孙中山褒赞。四川都督尹昌衡随即聘请张澜和赵椿煦等任军政府参赞辅助政务。“董修武出任总政处总理,李培甫则与张澜、王铭新、赵椿煦、蔡文铨等分任参赞。”——见《李培甫半生成都缘》。中华民国二年(1913)4月,赵椿煦和张澜等当选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并结识蔡锷。蔡将军在滇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张澜联络川军钟体道师长全川群起声援举义护国,袁世凯龙袍加身一枕黄粱。赵椿煦于1916年就职直隶省府教育厅,张澜翌年升任四川省省长。

作者简介

紫茵(本名陈志音),《音乐周报》原副总编辑,国内有影响的文艺评论家;已正式出版《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我们的国歌》《紫茵音乐笔记》等六部专著及《中国乐评》等二十余部合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