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561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4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67656192 ; 978-7-5676-5619-2

内容简介

皖南圩区“马灯”有一套完整的民俗仪式,可分为“兴灯”“出灯”“圆灯”三个部分,重点在于“出灯”中的场地表演部分。该部分有“虾子戏水”“八盏灯”“四马亲嘴”“穆桂英挂帅”“云长扫堂”等内容,表达了祈福禳灾的寓意,但其中也有很多民间禁忌。从皖南圩区“马灯”的妆扮、服装和道具来看,其与明清小说、戏曲有着紧密联系,并反映了皖南圩区民众对传统英雄人物的崇拜和信仰。皖南圩区“马灯”具有社会教化、秩序规范、艺术审美、情感维系等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民俗社会功能。

目录

绪论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趋势
三、研究展望

**章 民俗形态的生威与发展
**节 民俗性质的多重审视
一、舞蹈属性
二、傩的属性
三、花灯属性
第二节 历史源流辨梳
一、古代竹马文化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二、竹马文化在江南地区的传承与异化
三、皖南圩区“马灯”个性生成与根据
第三节 皖南圩区“马灯”的兴起
一、从民间传说看兴起时间
二、兴起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小结

第二章 民俗文化的杂糅与共生
**节 兴灯仪式与过程
一、“兴灯”
二、“出灯”
三、“圆灯”
第二节 场地表演及其结构
一、“模云”
二、“穿灯”
三、“云长扫堂”
第三节 禁忌现象及其现代变迁
一、仪式禁忌
二、生活禁忌
三、演出禁忌
小结
……

第三章 故事情境的设计与构建
第四章 戏曲元素的融入与整合
第五章 民俗功能的多元与新变
第六章 “马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崔龙健,安徽南陵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已在《江苏社会科学》《民国档案》《红十字运动研究》《徽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著作3部,参编著作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