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18245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7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51824514 ; 978-7-5518-2451-4

本书特色

书中选择了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史前遗址百余处,包括“中华文明探源工 程”课题和考古发现,300 多幅采自各个遗址的有代表性的文物图片,如炭化谷物、房址、石器、陶器、装 饰品、绘画、雕塑、刻符、玉器和铜 器等。 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和新的科技考古手段,从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的 角度,从遗址的时空发展脉络、地域 环境、艺术创作规律、文化积累、社会演进以及与其他人群互动关系来 观察分析史前遗址的遗迹和遗物,力图比较全面地发现史前中国。 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研究中*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大量考古发现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材料,促进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这一点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王巍 本书的学术成果对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个文明起源的新解读,对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认识历史的时空背景,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或正在学习历史的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明的产生、演变和今天的发展趋势。 ——西北大学考古学特聘教授 赵荣 两位作者执笔的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编排设计新颖独特,在表述方面将纷杂的考古现象和内涵与作者的见解用通俗和生动的语言及有代表性的图片展现出来,努力呈现出中国史前时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凤瀚

内容简介

史前史是人类从心智到智慧的发展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阶段,是人类体质及生存能力和思维的进化史、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创造史、社会形态的形成史以及对自然的改造史。 本书的中国史前史尤其指旧石器时代末距今25000年至青铜时代早期距今3500年间这个时期。考古发现证实这个时期是文明萌芽的历史阶段。本书选择了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史前遗址百余处,包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和考古发现,将这些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按年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初、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第二阶段,以及青铜时代早期;按地理分为辽河、黄河、长江流域和岭南、西部地区;按内容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和新的科技考古手段,从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的角度,从遗址的时空发展脉络、地域环境、艺术创作规律、文化积累、社会演进以及与其他聚落互动关系来观察分析史前遗址的考古遗迹和遗物,力图比较全面地发现史前中国。 不同遗址的史前人类创造了与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定居生活,同时促生了石器工具、饮食陶器、房屋建筑、玉器和铜器等物质文化及其相应的制作技术;繁荣了服饰、装饰品、纹饰等精神文化及其相应的绘画和雕塑艺术;推动了聚落分工、阶层、祭祀和墓葬礼仪,从日渐复杂的组织到思想意识,再到沟通符号及文字初步形态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其相应的群体交流。*终,这三大文化从低级上升到高级阶段,使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实现了从聚落村到聚落城,从古国到王国的演变。 文明延续到今天,皆因其起源因素的生命力。了解了这个源头和其发展脉络,就会理解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时空联系和发展,了解今天我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当中,进而了解如何审视我们的遗产以及如何走向文明的未来。

目录

上编 中国文明起源之进程 **章文明与考古 文明的标志 考古学方法 考古学与历史学、文献学 地层学与埋藏学、类型学 考古学文化 精神领域考古 聚落考古与社会结构 第二章文明的演进阶段 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址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玉器之变 第三章 文献与考古 五帝时代 黄帝社会 陶寺和尧都 禹会诸侯 九州和中国 结论 中国文明的多元和传播 下编 中国文明起源之因素 导论 关于中国文明之因素 章 从采集到谷物驯化 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25000-9000年) 狗尾草和野生稻 打磨石器 原始陶器的出现 走出洞穴 第二章 从釜到灶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9000-7000年) 谷物量的变化 复合工具的力量 群屋成村 烹饪的开始 装饰的萌芽 初次相聚 族群协作 沟通方法 第三章 从聚落村到中心聚落 新石器时代晚期I(距今7000-5000年) 大田的开辟 耜耕的普遍 围垣内外 炊器的细致 美的天性 人文氛围 各方关系 学会交流 第四章 从中心聚落到古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伯谦,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参加和主持过河南偃师二里头、 安 阳小屯殷墟等重大遗址以及多处史前遗址的发掘。 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明研 究中心通讯》 编委会主任。曾作为首席专家参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 “中国文明探 源工程预研究” 课题工作。 兼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组织 的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专家。 参与国内重要的考古研讨会组织和演讲。已出版多 部有关中国文明和中国青铜器书籍。 申娟,法国索邦大学艺术考古硕士/博士第三阶段和传媒科学博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 院社会人类学硕士。法国科学纪录影视协会作者会员。法国人文科学院科学传播和史前考古 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人员,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学与传媒部国际项目负责人,卢浮宫中国考古研讨会组织者, 法 国 FLORESOLEIL 出版社编辑和设计。 长期从事文化遗产和文明的研究和对外传播(包括 出版、编辑、排版设计和影视),已合作出版中国秦汉唐文明和艺术考古类英法文书籍和多 部纪录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