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与回归: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超越与回归: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775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300277530 ; 978-7-300-27753-0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为研究对象,立足政治哲学中的正义史语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展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理论缘起、学理分梳和总体图景,力求在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影响和反思批判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做出阐释。在“超越”马克思部分,主要讨论经典马克思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如何批判性地回应西方正义理论并构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在“回归”马克思部分,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批判性地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观点和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待和批判性地回应理论问题,探索将马克思的正义观以理论形态展现出来。

目录

导论

**章 当代正义理论的思想缘起与核心主题
**节 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建构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之争
第三节 平等主义理论图景

第二章 当代正义语境中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转向
**节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交锋
第二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转向
第三节 捍卫社会主义正义与实质平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合法性阐释
**节 “马克思拒斥正义”?
第二节 道德正义之辩
第三节 法权正义与道德正义辨析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正义话题的开启

第四章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与道德阐释
**节 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
第二节 道德阐释的双重向度
第三节 马克思的“道德立场”

第五章 激进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
**节 对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的批驳
第二节 对诺奇克基于自由的正义的批驳
第三节 激进平等主义的理论建构

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承认正义
**节 身份政治兴起和传统正义理论的局限
第二节 霍耐特和弗雷泽的承认正义理论建构
第三节 承认正义争论的实质和原因

第七章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向度
**节 劳动、家务与正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正义批判
第三节 女性主义认识论中的正义向度

第八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向度
**节 作为现象的生态政治
第二节 生态正义的多元审视
第三节 拯救生态正义

第九章 全球分配的正义向度
**节 全球正义的分配主体
第二节 全球分配的正义原则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分配正义
第四节 社会财富的分配正义

第十章 回归马克思:正义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节 “人的解放”与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
第二节 异化劳动与对正义问题理解的关键性转折
第三节 正义理论的新起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超越

第十一章 回归马克思:正义理论与资本批判
**节 马克思对“生产正义”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对“交换正义”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
第四节 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总体结构
……

第十二章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原则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

结语: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  在确立了资源平等理论的伦理学基础后,德沃金提出了一个关于资源平等的宽泛的规定:“资源平等就是在个人私有的无论什么资源方面的平等。”可见,德沃金将自己的理论限定在私有资源的分配正义方面,将公共资源和政治权力的平等排除在外。此外,与其他平等主义者主张的国家再分配不同,德沃金主张资源平等分配的前提是经济市场,市场与平等并不是完全敌对的关系,由市场导致的不平等依然要依靠市场来解决。  为了论证自己的理论,德沃金设想了一个拍卖模式,试图证明市场在分配正义中的合法性,从而形成一种“开端”上的平等。假设一条船在海上遇难,幸存者流落到一个资源丰富但荒无人烟的荒岛上。在分配岛上资源时,假设这些幸存者共同接受一个原则:任何人对于岛上的任何资源都不具有优先权,只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平等分配。检验资源平等分配的标准是“嫉妒检验”(envy test):“一旦分配完成,如果有任何居民宁愿选择别人分到的那份资源而不要自己那份,则资源的分配就是不平等的。”他们选出一个人作为分配者,将岛上所有资源分成n份并进行组合后分给每个幸存者。德沃金认为,简单等分不可能满足要求,资源组合又存在如土质优劣、地块远近等任意性,无论资源如何组合都不可能使每个人都满意,总会有人更喜欢别人那份,因此不能通过“嫉妒检验”。为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诉诸某种形式的市场程序,如拍卖。假设岛上有无数贝壳,分配者把它们平等地分给每个人充当货币。然后把岛上的每件物品列出清单定好价格,进行公开拍卖。经过不断调整价格,*终达到每个物品在某个价位上只有一个人购买,而且所有物品都能卖出去,实现拍卖的清场。德沃金认为,这种拍卖模式能够通过“嫉妒检验”,没有人会羡慕别人买到的东西,因为如果他喜欢的话,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出价去竞买任何一件物品。如此,拍卖结束之际,物品各得其主,人人表示满意。德沃金认为,这种分配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资源购买力,每个人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德沃金所设想的拍卖模式的要点是:“人们应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支付成本,而衡量成本的标准是他们为了这样做而放弃的另一些生活。”因此,拍卖模式确保了每个人的总体机会成本平等,分配结果能够通过“妒嫉检验”,达到资源分配的初始平等。“拍卖”体现了伦理学个人主义的**个原则,即对每个人表达平等的关切,让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资源,人们平等地选择的生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尽管拍卖使每个人有了平等的开端,但拍卖结束后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换,很快会产生新的不平等。例如,有人在身心方面存在残障,他们还是会处于不平等的境况。为此德沃金设想了一个虚拟保险市场机制。  以失明为例,假设在拍卖时人们能够购买失明保险,存在可能导致失明的相同概率,并且人们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失明风险,人们就会愿意用自己的一部分初始资源为自己购买保险。如果甲比乙更重视自己的视力,那么甲愿意出更多的保额。保额存在一定限度,保额水平过低则不能补偿自己的损失,保额水平过高则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的风险在当下付出过大代价。在人们不知道自己失明的概率的情况下,保额*终会存在一个动态的稳定水平。假如一次意外使甲乙同时失明,由于甲购买了更大份额的保险,因此甲可以获得比乙更多的赔偿,由此二者之间的资源份额不再平等。那么是否应该将甲的一部分份额用来补偿乙呢?德沃金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再分配,因为这样的结果是由其所做的选择造成的。德沃金所设想的保险市场机制假定有针对运气、天赋和能力的保险市场,可以让每个人在面对每一种风险时自主选择,并承担选择的成本,这样的分配结果可以视为既符合平等原则,也符合个人责任原则。  ……

作者简介

  张晓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六届、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马工程”理论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与政党研究,长期从事理论外宣和国际传播工作。出版《捍卫社会主义平等观》等学术专著,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核心报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课题30余项。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其间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一年。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参与的教学改革项目获得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