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话剧研究(第十四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十四辑)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2164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38页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308216494 ; 978-7-308-21649-4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现当代话剧研究、外国戏剧研究、剧评等多个领域, 聚焦学界前沿热点问题, 兼具思想性和前沿性。中国戏剧史研究专家田本相的文章《建构中国话剧的史料宝库》, 介绍了由其主编的两套图书及其从酝酿到成形的来龙去脉,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相关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展示了独到的观点和精彩的阐释, 如对曹禺戏剧的光色艺术及其剧场性追求的探索, 对林兆华、陈佩斯等的戏剧作品的阐释与剖析等。方法科学, 资料翔实, 对话剧理论与实践予以多向度的理性思辨与审美观照, 兼具独特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录

史料研究
建构中国话剧的史料宝库——《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全100卷)、《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书系》(全38册)
互动记忆:研究文献的深度开掘——田本相的曹禺研究

现当代话剧研究
论曹禺戏剧的光色艺术及其剧场性追求
中国现代话剧与电影结构模式之互鉴
历史的面目:“十七年”史剧论争的时代命题及历史根源
奔突与寻求——回望“85新潮戏剧”
从寻找真相到寻找“真戏剧”——作为“浪漫序曲”与“现实争论”的探索剧
圆融无碍禅意盎然——试析林兆华戏剧中的禅宗意蕴
比较差势与悲情内核——陈佩斯喜剧创作观念评析
变异与悲悯:廖一梅的另类都市爱情书写——以“悲观主义三部曲”为中心
《暗恋桃花源》与江南意象
沈从文戏剧创作中的湘西傩文化与仪式
……

外国戏剧研究
剧评
序言·书评
会议综述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话剧研究(第十四辑)》:(一)“二度”“西化”中的中国戏剧20世纪80年代,面对多种选择,戏剧和其他艺术一样,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艺术观念和审美感受的变异。戏剧观念的多元发展,使作为艺术家的导演面临着多种选择。因应时代巨变,面临日益严重的戏剧危机,戏剧家对戏剧新的可能性的艺术探索一浪高过一浪……“创新”成为80年代包括戏剧艺术在内的中国文学艺术界*畅行的口号和行为范式;探索戏剧和戏剧探索成为令人瞩目的戏剧现象。探索戏剧亦即先锋戏剧、实验戏剧。其大胆的探索与实验,熔铸了戏剧家对中国戏剧,特别是80年代之前中国戏剧被现实主义大一统局面的深刻反思;当然,其间更融会了戏剧家对创作精神自由的内在渴求。这种渴求使他们对西方现代派戏剧情有独钟,他们大胆拿来现代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借鉴西方现代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现代主义意味浓郁的戏剧。戏剧界出现了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规模浩大的“西化”潮流。“二度”“西化”的先锋戏剧创作在探索中不断深化和完善。1982年之后,戏剧艺术探索突飞猛进。1983年1月,高行健在《随笔》上开始连续发表《谈现代戏剧手段》,连续介绍国外一些新的戏剧理论。之后,王贵在空政话剧团导演了《周朗拜帅》《WM(我们)》,以戏曲的时空关系,用写意、象征等手法结构戏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野人》开创了“多声部”戏剧;而中央实验话剧团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中,歌舞、雕塑、说唱、哑剧等手段纷纷登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中国梦》呈现出大写意的舞台构型……一时间,黄佐临、林兆华、王贵、胡伟民等,大显身手;高行健、沙叶新、马中骏等剧作家的原创剧作不断问世,探索戏剧一时热闹非凡。经由80年代初期的探索,到1985年前后,探索戏剧在全国形成热潮。1984年7月14日的《人民日报》代表舆论界对探索戏剧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话剧创作已呈现出新的突破的态势,一批新作已穿透生活表层,深入到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深层”,“话剧创新成绩显著,不可低估。这些创新之作洋溢着时代气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扩大了话剧的表现力,更新了舞台面貌”。1985年《野人》《魔方》《WM(我们)》《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等剧作的创作和演出,将戏剧艺术的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它们更是80年代中期及其后戏剧创新的一个新起点。这些剧作的问世,标志着原创剧作创作的活跃和质量的上乘,使80年代中期的戏剧在中国当代戏剧历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作为中国戏剧史上“二度”西化潮流,80年代对西方戏剧的借鉴与“五四”时期大异其趣。由于时代和具体的戏剧文化情境的需要,“五四”时期,在反传统的前提下,对西方戏剧,特别是易卜生等的现实主义戏剧,大胆拿来。80年代,在借鉴西方诸多现代戏剧的基础上,戏剧家们对我国的艺术戏曲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1986年前后,探索戏剧进入了对戏剧艺术探索的自觉阶段。融合前期探索的经验与教训,既在戏剧蕴含方面提升了戏剧的内在品格,又大胆创造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演剧形式,完成了内容创新与形式变革的整体性跨越。代表作如《狗儿爷涅槃》(刘锦云编剧,林兆华导演,1986年)、《中国梦》(孙惠柱、费春放编剧,黄佐临导演,1987年)和《桑树坪纪事》(陈子度、杨健、朱晓平根据朱晓平的系列小说《桑树坪纪事》等改编,徐晓钟导演,1988年)等融会现代与传统、创新与继承,弥合了前此创作中的诸多“裂痕”,较完美地显示了戏剧在探索中的方向与实绩。(二)圆满中的缺憾:融会消解了先锋性纵观古今中外的戏剧历史,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史中,戏剧探索,与中国戏剧的发展几乎同步,它贯穿于中国戏剧发展的整个历程。在百年戏剧发展中,田汉、洪深、曹禺、老舍、焦菊隐、黄佐临等前辈,从未停止过艺术探索的脚步……戏剧理论家陈恭敏对80年代戏剧探索者们的评价恰如其分:“一是胆略:他们敢于面对‘危机’,探索出路,不抱残守缺,因袭陈规;敢于排除世俗偏见和庸人哲学。二是见识:他们从历史的呼唤中,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与时代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能对戏剧的现状做出清醒的判断,对发展的前景作出明智的抉择。三是才智:如果挑毛病的话,每部作品和每台演出,都可以找出许多缺点,但探索者们的*大优越之处,在于‘有我’。有我的思考和判断,有我的独创与想象……他们既善于借鉴,又善于消化,为我所用。”80年代戏剧家的戏剧探索与前辈戏剧家勇于开拓、不懈探求的精神一脉相承,并使之发扬光大,在实践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全方位、大力度、开放性、兼容性。这些特性不仅标志着中国戏剧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审美品位的提升,也标志着中国戏剧思想和艺术视野的不断拓展,更显示了艺术本体回归的加速度。特别是在80年代中后期,戏剧创作中生命意识的自觉使戏剧在哲学层面实现了超越: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对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等矛盾和生命的悲剧有较深透的揭示,出现了较为厚重的剧作和富于探索性的演出。当戏剧的探索性趋于常态后,1991年,探索戏剧的创作者赵耀民对“探索戏剧”的得失进行了冷静客观的分析,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所谓探索戏剧,是特指新时期戏剧活动中那部分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的戏剧现象。……

作者简介

胡志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与戏剧史研究。已出版《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