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6964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35696472 ; 978-7-5356-9647-2

本书特色

◎ 一部用图像书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抽丝剥茧地展现一个女人人生轨迹悄无声息的转变和自我觉醒时那个如惊雷般的瞬间。 《缄默》是作者根据祖母遗留的信件及其真实经历创作的长篇巨制。作者查阅参考了大量的图、文、影视资料,但一切历史、地理背景始终是背景,准确,但不喧宾夺主;叙述的焦点对准了这一个“普通德国人”,塑造了一个无法被简单归类的鲜明形象。伊尔米娜在爱情中、在现实中,面对个体的歧视和不公时、面对纳粹体制的高压和暴行时,在别人的记忆中、在真实又漫长的人生中……展现出不同的面相,它们彼此衔接,合情合理,然而又令人不禁思考:是什么促成了她的转变? ◎ 一个“普通德国人”的心灵史,映照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乃至你我人性中的幽微之处。 《缄默》其实可以看作一个三部曲、三段论。**章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爱情小调,优美、甜蜜、戛然而止;第二章是“乱世佳人”的抗争、挣扎和蜕变;到第三章,多年后的重逢,不仅为故事画上句号,更串起全书,升华了主题。伊尔米娜幡然醒悟的那一刻我们也跟着猛然认识到作品的意义所在。诚如评论家所说,“人不能忘记爱情,更无法忘记(逃避)政治、历史和记忆。”外因真的是不可抗拒的吗?伊尔米娜是消极地不选择还是下意识地做出了选择? ◎ 科布博士写的后记鞭辟入里。作者曾说,即使你不看她的图像小说,也建议你读一下这篇后记。 ◎ 纤细的笔勾勒出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水彩和墨调制的灰、蓝的各种渐变色渲染出现实的背景和内心的情绪。 《缄默》已出版德、法、英、意、西、荷、土等多国版本,获得各国读者、媒体的喜爱并斩获多个奖项,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主题深刻、意义宏大,更因为作品本身就是一部叙述、绘画都很高超的优秀文艺作品。从大处看,结构严整,叙述大开大合,例如优美的爱情故事突然中断,一隔就是四十多年;细微之处也巧妙严谨,例如就在读者越来越喜欢、同情、佩服伊尔米娜的时候,往往又发现她有令人遗憾之举,回头想想,她一开始就不是完美的人,似乎暴露出了性格上的小瑕疵…… 作者用铅笔影线勾勒形象,造成真实、粗粝的历史感,上色技法更是灵活、高超。用灰、蓝的渐变色烘托出对错失的爱情和另一种人生的怀念;用扎眼的红色突出特立独行的弱女子与钢铁体制的对立;用蓝绿相间的明亮、浓重色调渲染加勒比海的风情和男主充实、有意义的一生——而这时女主两相对照之下,记忆的幽灵浮上来,仿佛“白日撞鬼”,格外震撼人心,作品主题也就在这种戏剧化的对照下凸显出来。 ◎ 中文版《缄默》开本仿照法语版,放大开本以更好地展示图画细节和方便阅读文字;追色则参考德语原版;重新精心设计封面;折中选用120克纸,尽量使这部厚重的作品拿在手上够厚而不太重。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祖母的真实经历改编。 1934 年,德国女孩伊尔米娜到伦敦学打字。她独立、要强、有思想、有正义感,偶然结识了霍华德,一位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青年。两人志趣相投,暗生情愫。 几年后,伊尔米娜被困在德国,多番努力却终难获得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后来,她和霍华德失去了联系。再后来,她结婚生子,在战争和纳粹独裁的夹击下只顾顽强地生活,不顾其余…… 几十年后,伊尔米娜应邀来到巴巴多斯,拜访备受爱戴的总督霍华德。她蓦然回首,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者简介

芭芭拉·耶林(Barbara Yelin),1977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在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学习绘画。作为漫画家,她首先在法国因出版《访客》和《迟到》两部作品而闻名。她在德国出版的**本书是《礼物》,这个由著名的真实犯罪案件改编的故事让德国的广大读者也认识了这位优秀的漫画家。 芭芭拉·耶林是《春天》杂志的合作出版人,在《法兰克福评论报》上连载漫画,并在世界各地开办工作坊。目前她在慕尼黑定居与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