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东南沿海沙丘遗址考古先锋:意大利麦兆良粤东考古的研究

中国东南沿海沙丘遗址考古先锋:意大利麦兆良粤东考古的研究

1星价 ¥103.5 (7.5折)
2星价¥103.5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65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030726551 ; 978-7-03-072655-1

内容简介

本书以麦兆良在粤东地区的考古发现为基础,扼要叙说了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历经青铜器时代,到汉代为止的粤东考古历史发展。重点叙述了新时期时代的彩陶器和石拍,青铜器时代的后山文化、浮滨文化、大梅沙文化及西瓜岭文化和汉代的澄海龟山建筑遗址,广东的其他汉代建筑遗址等的考古发现,力图将这一段历史告诉读者。

目录

目录
序 ⅰ
前 言 ⅲ
**章 新石器时代
**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器 002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树皮布石拍 028
第二章 青铜器时代
**节 商前期的后山文化 056
第二节 商后期至西周前期的浮滨文化 064
第三节 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的大梅沙文化 084
第四节 战国时期至秦汉初的西瓜岭文化 099
第三章 汉代
**节 澄海龟山建筑遗址 110
第二节 广东其他建筑遗址 119
参考文献 130
后记 140
照片与线图目录
图一 麦兆良神甫 iii
图二 麦兆良与芬戴礼神甫在海丰进行考古调查 iv
图三 麦兆良、芬戴礼与村民合影 iv
图四 意大利佛罗伦萨一瞥 v
图五 沙坑北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003
图六 汕尾捷胜沙坑北遗址彩陶器 003
图七 环珠江口大湾式彩陶器分布图 007
图八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彩陶器 008
图九 汕尾捷胜沙坑北遗址出土的石拍 029
图十 普宁后山遗址下文化层石拍 040
图十一 普宁后山遗址上文化层石拍 041
图十二 普宁后山遗址石拍的使用痕迹 042
图十三 普宁后山遗址采集石拍 043
图十四 普宁后山遗址石拍面部特征 044
图十五 汕尾出土的玉器 046
图十六 广东出土的玉琮 047
图十七 石峡遗址三期墓葬出土玉玦 048
图十八 中国出土的早期玉玦 050
图十九 日本大阪国府遗址18号墓葬(Ⅳ-3)头骨两侧出土的一对玦饰 051
图二十 汕尾发现的石器 053
图二十一 汕尾发现的石器 053
图二十二 青铜时代早期的陶器 057
图二十三 青铜时代早期的陶、石器 059
图二十四 鸡形陶壶(揭阳) 060
图二十五 南澳、蕉岭的陶尊 064
图二十六 菝仔园文化陶器 065
图二十七 菝仔园文化陶釜 065
图二十八 浮滨文化原始瓷豆 068
图二十九 浮滨文化的陶、石器 068
图三十 浮滨文化的石器 069
图三十一 饶宗颐先生的题字 071
图三十二 浮滨文化的陶器(饶平) 075
图三十三 浮滨文化的戈类 075
图三十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浮滨文化遗物 079
图三十五 广东的原始瓷器折腹豆 079
图三十六 青铜戈与石范 082
图三十七 南海区博物馆藏石戈(采集) 082
图三十八 佛山市博物馆藏叶脉纹陶大口尊(采集) 083
图三十九 原始瓷器与陶器 085
图四十 汕尾宝楼遗址出土的石范 087
图四十一 青铜时代的陶器 090
图四十二 西江流域封开牛围山夔纹陶瓿 090
图四十三 汕尾出土的青铜时代陶片 092
图四十四 青铜时代陶器纹饰拓片 093
图四十五 青铜时代石范 095
图四十六 香港的石范 095
图四十七 揭阳石范 096
图四十八 汕尾宝楼遗址出土的人头像匕首 097
图四十九 两广地区的青铜器 097
图五十 西江流域的人首柱形器 098
图五十一 澄海龟山遗址三号房基 111
图五十二 澄海上华镇北陇龟山遗址出土的板瓦 112
图五十三 澄海上华镇北陇龟山遗址出土的筒瓦 113
图五十四 麦兆良采集的广东澄海龟山遗址戳印方格纹陶罐 114
图五十五 澄海上华镇北陇龟山遗址的云纹瓦当 114
图五十六 澄海上华镇北陇龟山遗址的圆形基址 115
图五十七 左:瓷权;中:铜带钩;右:铜箭镞 116
图五十八 左:铜镜;中:玛瑙珠饰;右:玛瑙耳珰 116
图五十九 澄海龟山遗址出土的卷云纹瓦当 116
图六十 麦兆良采集的龟山遗址陶釜 116
图六十一 麦兆良采集的龟山遗址板瓦、筒瓦 117
图六十二 麦兆良采集的龟山陶器上戳印纹 117
图六十三 广东汉代建筑遗址分布图 120
图六十四 广东五华长乐台行宫遗址复原图 122
图六十五 铺地砖与封泥 123
图六十六 汉代铺地砖 126
图六十七 徐闻“万岁”瓦当 128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新石器时代 **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器 汕尾城区的捷胜镇沙坑北遗址是意大利神甫麦兆良发现的,一般称为沙坑文化。以大湾式彩陶文化为特点,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同类遗存基本相同,距今约6000年,可以划属大湾文化,考古年代划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这里根据麦兆良的相关藏品举例说明,这些藏品在麦兆良去世后,先后由香港大学博物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收藏。 汕尾的沙坑北遗址以彩陶圈足盘、碗为特色,可惜标本均较破碎,仅可见数片彩陶盘身之陶片,遗留有红彩,器身外有刻划纹饰。另外,藏品中见少量圈足盘残件,其中有刻划纹及镂孔两者配合,未见有镂孔与刻划两者的打破关系。另外一些圈足的镂孔装饰,错落有致,像是描绘波浪的情形。举例说明这些彩陶圈足盘。 M.C.16,盘口残,仅存4.5厘米。橙黄陶,残,盘腹较深,圈足斜出外撇,可见上下两周镂孔,腹、足间微折。 M.C.17,盘口及圈足均残,仅存2.5厘米。盘腹缓收,腹足相接处一周划纹,圈足处划斜线纹及镂孔,圈足外撇(图五,1;图五,2)。 M.C.19,口径残,仅存3.5厘米。胎较白,盘腹与足部折较甚,圈足处镂长形孔及三角形孔。圈足外撇(图五,3;图五,4)。 从以上列举圈足盘,其刻划与镂孔的配置,均是典型的环珠江口地区常见的大湾式彩陶盘。在《粤东考古发现》一书中,亦有详细报告于沙坑北发现一件修复完整的彩陶盘(图六,1;图六,2)。反映沙坑北地区为大湾式彩陶盘的集中点之一。 图五 沙坑北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图六 汕尾捷胜沙坑北遗址彩陶器 事实上,在环珠江口的地区,早在1932年,香港大学的芬戴礼神甫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次发现了两件沙坑同类的彩陶盘。1990年,本项目人员之一邓聪于20世纪90年代始整理环珠江口的早期新石器文化,首次提出了“大湾式彩陶盘”的概念①。据现今考古所知,沙坑出土同类彩陶盘有着较广泛的分布范围,这包括广东地区增城三江金兰寺,东莞企石镇万福庵,肇庆高要区龙一乡蚬壳洲贝丘,中山南朗龙穴、白水井,佛山河宕,深圳大梅沙、小梅沙、大黄沙、咸头岭,珠海淇澳岛后沙湾,香港大湾、舂坎湾、铜鼓、蟹地湾和深湾,澳门黑沙等地。其中黑沙、沙坑、龙穴、小梅沙、后沙湾、大湾、舂坎湾等遗址,均出土有可以复原的彩陶盘。总之,从粤东海丰沿海向西至珠江三角洲一带沙丘、贝丘水域的附近地区,是现今所知这种彩陶盘分布的中心范围②。 对于环珠江口地区彩陶盘的来源问题,必须从环珠江口以至南中国考古的新发现去考虑。在20世纪30年代芬戴礼与麦兆良都受到安特生“仰韶彩陶文化西来”学说的影响,分别把珠江地区彩陶的来源指向越南北部谅山梅坡③和柬埔寨④。何介钧教授据前广西博物馆长蒋廷瑜的提示,更进一步提出在浔水注入西江附近的广西平南县石脚山遗址⑤,出土有大量与大溪文化相近的陶器,相信这里扮演了长江流域与环珠江口之中间转接的角色。 邓聪先生在1997、1998年有机会于广西博物馆内,看到石脚山遗址出土部分资料的实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傅宪国等人于1997年在石脚山遗址采集到615件陶片,其中仍有夹砂及泥质两种陶系,陶器纹饰有绳纹、篮纹、水波纹、曲折纹、压印纹、压划纹、方格纹等10多种。其中一件是以浅浮戳印纹饰的圈足陶片,与环珠江口地区白陶盘上所见同类纹饰十分相近。广西地区桂林甑皮岩洞亦出土过同样纹饰的陶片,只是过去研究者对此种纹饰陶片来源未有措意。看来珠江口大湾文化部分的外来因素,是来源于长江中游地域,通过西江的水系,*后传入环珠江口一带。 1932~1936年,芬戴礼神父在《香港博物学家》(Hong Kong Naturalist)发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两件可复原的圈足彩陶盘,印纹、刻划弦纹、戳印圈足和拍印的细绳纹等陶器,还有一些石锛等木工工具①。大湾遗址发现的陶器和石器等组合,在环珠江口一带属首次发现,揭开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新篇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目②。 优美绚丽的彩陶,是新石器文化精湛艺术成就的代表。中国的彩陶分布范围广阔,北至黄河,甚至远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南抵长江以至东南沿海,以仰韶文化*为著名。早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环珠江口地区的彩陶被首次发现。然而,长久以来对这个地域彩陶的面貌认识还像五里雾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舂坎湾、小梅沙、大黄沙、后沙湾和龙穴等遗址先后出土比较丰富且完整的彩陶器群,人们才醒觉到这个地域的彩陶同样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据我们初步统计,这些彩陶赭红彩纹,约由近一百多种组合,配合刻划纹、镂孔相衬,千变万化。珠江口一带的彩陶,无疑是我国南海地区彩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重要的学术及艺术价值。 环珠江口的彩陶,经历了从距今七千至六千年前漫长的发展,主要的代表遗址分别是咸头岭、大黄沙、后沙湾、龙穴、龙鼓洲、大湾、深湾等遗址。据2006年咸头岭遗址发掘报道③,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都包含彩陶。每个阶段的彩陶显示若干变迁,如夹砂赭红彩陶、泥质赭红彩陶及泥质白衣赭红彩陶等几种的变化。在烧制技术方面,第I段至第III段泥质彩陶为浅黄色胎;第IV段及第V段泥质彩陶为红色胎。彩陶制作的三种要素,如绘彩技术、小型窑炉及陶器表面仔细磨光技术都已具备。其中**种绘彩技术又包括赭红矿物及毛笔的运用;第二种窑炉包括窑的结构,窑门、火道、窑室、窑壁的布置,保证陶土在烧成中得以充分氧化。泥质彩陶的出现,标示着环珠江口地区彩陶制陶技术的成熟。 迄今为止,彩陶器形有罐、盘、豆、杯、碗、筒形器六种。其中夹砂陶质的彩陶为筒形器和盘。泥质的彩陶为罐、豆、杯、圈足盘和碗。彩陶以泥质彩陶占绝大多数。晚期泥质彩陶中,以第IV段即距今约六千二百年前的矮圈足大湾式彩陶盘占压倒性的优势,应该是当时彩陶中*普遍的代表。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香港地区因为城市建设,离岛地区海边沙堤的海沙被大量采掘作为建筑用材。因此,沿海沙丘遗址的遗物,相继被暴露出来。1933年,香港大学的芬戴礼神甫在南丫岛大湾遗址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工作,首次发现了两件可以复原的泥质圈足彩陶盘。在当时,同类型的器物在珠江口岸其他地方还没有被发现过,它与仰韶彩陶的风格不尽相同,独树一帜。由于这种彩陶盘在大湾遗址首次出土,我们命名为“大湾式彩陶盘”①。沙坑文化发现的彩陶,也属于此类。1990年12月,本书作者之一邓聪在大湾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又发现了一件同样的彩陶盘。 大湾式彩陶盘的特色相当明显,一般高6~9厘米,口径15~25厘米,泥质陶,矮圈足,浅盘,圈足与器身的高度相约。盘身外表及圈足的内外常有陶衣及红彩,红彩主要为波浪纹。圈足上常见有刻划的水波纹和排列有序的镂孔行列。 目前对大湾式彩陶盘的分布范围,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内,这种彩陶盘有着较广泛的分布。这包括广东地区海丰沙坑、增城金兰寺、东莞万福庵和蚝岗、高要蚬壳洲、深圳大梅沙、小梅沙、大黄沙、咸头岭、中山龙穴、白水井、珠海后沙湾、澳门黑沙、香港大湾、舂坎湾、龙鼓洲、蟹地湾、深湾、龙鼓滩、丫洲、涌浪等地。总之,从粤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