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张健著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张健著

1星价 ¥68.6 (7.0折)
2星价¥68.6 定价¥9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83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101158311 ; 978-7-101-15831-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系统搜集、梳理清代以来黄河中游现存档案、方志和文集中存留的雨情、水情、灾情等史料,建立了黄河历史气候-水文变化史料数据库。基于此重建了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旱涝等级(1644-2009年)、面降雨量变化序列(1765-2010年);复原中小空间尺度上1689-1692年重大干旱、1819年特别降水、1929年气温变化等气候-水文事件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区域社会响应等历史面貌;进而尝试诊断自然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因子的作用力度,厘清单次灾害事件影响与区域社会响应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兼论清代黄河防汛报汛的制度运作方式,及黄河河防管理、河工治理等内容。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历史地理、黄河水利史等交叉领域中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深度。研究结论揭示了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旱涝、降雨变化,特别干湿和冷暖事件的发生特征和规律,既是对全球视野下区域气候重建研究的积极响应,又为当前灾害风险管理和人类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历史借鉴,亦为预测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尺度区域气候变化提供历史相似型。

目录


绪论
**节 历史气候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时空界定与研究区概况
第五节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区史料及其蕴含的气候信息

**章 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1644-2009年)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代表站点的选取
第三节 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第四节 旱涝特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5-10月面降雨量序列重建与特征解析(1765-2009年)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万锦滩水志设立与水位数据解读
第三节 面降雨量重建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面降雨量重建结果与特征解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康熙年间陕、晋、豫三省大旱事件剖析(1689-1692年)
**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 大旱灾情与时空分异特征
第三节 大旱事件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分析
第四节 1689-1692年大旱灾的社会应对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嘉庆二十四年(1819)黄河中游极端降水事件诊断
**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 雨情与灾情
第三节 降水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第四节 气候背景推断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黄河中下游决溢与气候波动关系讨论(1751-1911年)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决溢事件及气候背景
第三节 气候波动与黄河历次决溢程度变化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清代黄河防汛与报汛制度的运作
**节 古代水志设立及其应用的三段时期
第二节 清代黄河水志设置及其水位记录的学术意义
第三节 清代黄河河务与报汛制度运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国时期黄河中游气温变化及寒冷事件
**节 引言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四节 气温变化特征
第五节 “民国十八年年馑”与寒冷事件史实、影响及天气背景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节 结论与创新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附录一 1644-2009年黄河中游旱涝等级数据
附录二 1644-1911年黄河中游旱涝分异图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健(1980-),男,博士,先后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现任西北大学副教授(特评),硕士生导师(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入选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计划,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及其信息技术、黄河环境史等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全球变化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