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笑偷盗者(难以启齿的牙科学艺术)(精)

微笑偷盗者(难以启齿的牙科学艺术)(精)

1星价 ¥108.9 (5.5折)
2星价¥108.9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7434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47743492 ; 978-7-5477-4349-2

本书特色

² 横跨数千年、涵盖全球范围的牙科学发展史。作者凭借自身的医学文化史专业素养,依托惠康博物馆丰富而独特的收藏,为我们梳理出了自青铜时代到21世纪东西方牙科学的整体发展历程,包括医疗技术的提升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书中图片超过500幅,包含不同时代的牙科工具、治疗手段、牙科学著作、相关艺术作品、牙科用品广告等,集医学、艺术、历史于一体,呈现出一幅蔚为大观的牙科学发展全景图。 ² 从微笑革命到第二次微笑革命,讲述人类与牙齿的故事。在牙科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人类与牙齿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牙齿可以带给人们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露齿微笑曾经被视为粗鄙和轻蔑的表现,但在18世纪的“微笑革命”之后,人们将露出一口白牙的温暖笑容视作善心、感性和智慧的标志,于是对牙齿的治疗和护理开始得到重视,蔚然成风。而在“第二次微笑革命”——正畸技术崛起后,全新的唇齿审美文化建立起来,一口光洁的牙齿成为个人身份、品味乃至价值观的象征,是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条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付出更高昂的金钱和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牙齿治疗,以便拥有符合社会审美期望的完美笑容。 ² 藏在每个人嘴里的微观文明史。牙科学所讲的,并不只是牙齿的故事。从作为酷刑的拔牙到今天的无痛治疗,从摆脱病痛困扰到追求完美微笑,人类为了“精致的嘴”所付出的漫长努力,见证了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全球贫富分化与健康不平等的影响也无可避免,即使在*富裕的国家,贫穷人口的牙齿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牙科学的发展既代表了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福祉,也象征着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² 系列图书荣获2014年英国图书设计与制作奖。专色布脊精装,金银双色烫印,与原版同厂共版印刷。

内容简介

牙科诊室是令许多人感到恐惧和焦虑的地方,而牙科学与我们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形象息息相关,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影响优选的医学领域之一。本书作者理查德·巴奈特是医学文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同时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普及工作。在书中,他延续前作《病玫瑰》和《手术剧场》的风格,通过500余幅珍贵图像和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从青铜时代到21世纪的全球牙科学发展历程,其中不仅有牙科工具、治疗技术和对牙齿疾病认识的进步,还包含牙医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变迁、患者的体验以及人们对牙齿治疗和护理态度的改变、牙科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女性牙医如何争取职业资格、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牙科学的发展等广泛的议题,是一部全景式的牙科学演化史,也是一部视角独特、以小见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史。 牙科学的发展改善了我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21世纪的牙科治疗是无痛且高效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出色。但全球健康不平等在日益加剧,贫穷人口的牙齿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是一个无比丰饶又危机四伏的时代,人们健康快乐的笑容背后暗藏挑战,而牙科学是不错有效和令人不安的象征。

目录

引 言:电钻响起,你懂得!

**章 牙齿的自然志与古代史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拔牙史

第三章 福沙尔和牙医

第四章 文明时代的拔牙

第五章 拔牙新世纪

第六章 皮下之颅

第七章 成功者的微笑


展开全部

节选

引言:电钻响起,你懂得! 倘若要求马塞尔·杜尚以某件现成物来再现塞缪尔·贝克特作品《等待戈多》(1952)中的那棵树,没什么比利特尔(Ritter)三叉牙科治疗台更合适的了(见第 22 页)。这个将玻璃、陶瓷以及斑锈的镀铬精巧堆叠起来的架子,于 19 世纪 20 年代初制造,目前立在伦敦惠康博物馆(Wellcome Collection)阅览室内的一个底座上。枝丫从它橡树般挺直的主干上生发,被漆得犹如抛光后的木材。其中一枝托举工具材料台,一枝固定痰盂,再一枝则连接着可调节聚光灯和一盏有 4 个球形灯泡的电灯—不过,大多数访客的目光都会聚焦到牙钻上。牙钻末端的线缆通电,连接到治疗台底部的电动马达。这台外包钢管的铰接支架,或许就是万向灯或蒸汽朋克义肢的前身。 围着它细细打量,这台不同寻常的装置引发了我的双重思考。作为历史学家,我发现三叉牙科治疗台涉及医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期—牙科学为迎接大工业时代所进行的重塑。它创造了关于人体工学效应的新观念,同时,正如上一代人发明的工业装配流水线一样,也将人类作为部件融入更加庞大的机器。电钻和电灯提醒我们,新兴牙科学已经接入 20 世纪初的国家电力网络。白色可冲洗的痰盂和工具台昭示着细菌理论和无菌手术的影响,麻醉气体喷头则令人们忆起在 19 世纪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此看牙医时的疼痛减少了(尽管并不总是无痛)。自此,牙科医生、患者和牙科治疗台三位一体,在充斥着好莱坞式微笑和含氟牙膏的时代合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生化机器人(cyborg)—一台批量产出健康口腔的机器。 然而,若我以患者的身份靠近,三叉牙科治疗台又会唤起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焦虑、恐惧以及秘隐于躯体深处的战栗。回忆起来,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在我的脸颊和牙龈上摸索,抛光刷头置于磨牙上,一阵温热突然袭来,牙刮匙在牙齿间呈“之”字形游走,清理着牙菌斑,而*可怕的莫过于高速钻头开始发出不祥的呜咽声。这身临其境的感觉,便是我们坐在牙科候诊室时所担忧的场景。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叉牙科治疗台体现了我们对于自身牙科保健复杂且矛盾的态度,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若向公众提问:医学科学有哪些标志性的进展?那么不论是谁,都有很大概率提及现代牙科技术。若继续向同一个人提问:20 世纪电影中*令人不安的画面有哪些?恐怕不少人会想起影片《霹雳钻》(Marathon Man,1976年)中那恶名昭著的场景: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将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捆在牙椅上,试图以牙科钻头和牙刮匙逼供。 在大多数时代和地区,社会上都有负责保养、修复、拔除、更换病牙的专业人员,但是把这些不同专科的从业人员统称为“牙医”,恐怕会遗漏这个称谓非常特殊的历史和意义。17 世纪末的巴黎,“牙科医生”(dentistes)一词横空出世,在渴望与恐惧的矛盾冲突之中建立了新的职业身份。用“现代牙科之父”皮埃尔·福沙尔(Pierre Fauchard)的话来说,他们是相当现代的一个群体:不仅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修饰“精致的嘴”(la bouche orneé),同时也不忘照拂富裕病患的感受,减轻这些人的痛苦。与此同时,他们诬蔑自己的前辈为野蛮的江湖术士,尽管有时被称为“**位牙医”的福沙尔与同时代“*后一个伟大的巴黎江湖术士”—伟大的托马斯(Le Grand Thomas,法语)之间的差别,并非如双方自认为的那样明显。此外,后来牙科医学的发展亦不像外科学一般迅速崛起并成功。19 世纪到 20 世纪,欧美牙医耗费大量时间,卷入了一系列争论,比如自己是否属于医学领域,还有与政府的矛盾关系等。 瑞士面相学家约翰·卡斯帕·拉瓦特(Johann Kaspar Lavater)在其于1775至1778年间出版的著作《面相学原理:拓展对人类的认知与爱》(Physiognomische Fragmente zur Beförderung der Menschenkenntnis und Menschenliebe)中断言:干净、洁白和整齐排列的牙齿……(代表着)美好高贵的思想,以及善良诚实的心灵;反之,腐坏失序的牙齿则揭示了“疾病或道德瑕疵”。不论我们怎么看待拉瓦特的面相理论,有一点值得注意:牙科学所讲的,并不只是牙齿的故事。一张功能完善、没有病痛的嘴,是每个人的实际需要(我们都需要呼吸、饮食和说话),同时它也是我们自我感觉的中心。头疼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它发生在迫近灵魂之处,而一张恶臭的嘴或是满口烂牙,则更是个人乃至公众的痛点。正如我们所见,牙科治疗一直带有美容性质,兼顾美观性和功能性。不过根据当下的消费文化,拉瓦特会笑到*后。一本 2000 年出版的美国正畸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thodontists)手册这样说:“一口整齐的牙齿代表了良好的自我修养”,以及“爸爸妈妈关爱宝宝的证据”,展现了“和谐之美”与“成功者的微笑”。 21 世纪概念中的“精致的嘴”,是人类祖先从未能企及的境界。在遥远的过去,他们的牙齿被面包中的磨石沙砾磨损,被廉价的糖所侵蚀。本书中的图片展示的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的悠长历史,从拔牙的壮举到当代的预防口腔医学。这些图片同时也阐明了一段关于美丽与丑陋、食物与时尚、文化观念与个体焦虑的历史。作家、艺术家们从但丁到弗朗西斯·培根都张大了嘴,尖叫着,露出参差不齐的一口牙,这象征着人类*意义深远的痛苦。苏联评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曾这样形容: 那些古怪扭曲的面庞上,*显眼的部位是嘴。它占据着主导地位。一张荒诞的脸上可以只余下张大的嘴,而其他部分只是陪衬,深渊般的裂口,将吞噬一切 。 让我们跟随巴赫金的目光,一起坠入深渊吧。

作者简介

理查德·巴奈特(Richard Barnett),作家、教师、BBC电台节目主持,专注于科学与医学文化史。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史博士,曾任教于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疾病史、进化思想史等课程。2011年,他成为**批获得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奖学金的学者之一,并在惠康博物馆的支持下,出版了畅销作品《病玫瑰》、《手术剧场》和《微笑偷盗者》。他还曾担任BBC医疗喜剧《江湖郎中》(Quacks)的历史顾问。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曾出版诗集《栖海》(Seahouses)并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