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贫困的形成、影响与对策研究

能源贫困的形成、影响与对策研究

1星价 ¥61.6 (7.0折)
2星价¥61.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4544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50454460 ; 978-7-5504-5446-0

本书特色

该书将是国内**本深入研究能源贫困概念、测量和影响因素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该书从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微观家庭层面的能源贫困现象。将能源贫困细分为多维度能源贫困、季节性能源贫困和隐形能源贫困。基于世界范围内近期新的能源贫困测量方法,本书将探讨能源贫困很优测量方式并展示不同测量结果的差异程度。随后结合我国微观家庭样本,结合机器学习和卫星数据等技术,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能源贫困测量和大力度优惠能源需求量估算。随后评估能源贫困对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探讨能源贫困的南北、城乡差异。*后依据实证结果开展能源政策分析,并给出精准能源扶贫建议。该书将是国内**本深入研究能源贫困概念、测量和影响因素的学术著作。

目录

1 绪论 1.1 能源贫困的概念 1.2 新形势下的能源贫困问题分析 1.3 能源贫困的前沿研究问题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分析 2.1 能源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 贫困陷阱理论 2.3 家庭内部决策理论 2.4 行为、认知与态度相关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已有的关于能源贫困的研究 3.1 发达国家的能源贫困研究 3.2 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贫困研究 3.3 能源贫困的影响研究 3.4 女性福利与能源贫困 3.5 社会规范与能源贫困  3.6 本章小结 4 能源贫困的衡量方法 4.1 能源贫困的衡量指标 4.2 能源贫困衡量方法的总结与展望 4.3 本章小结 5 能源贫困的全球现状与国际比较 5.1 能源贫困的全球现状 5.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贫困比较 5.3 案例分析:印度能源贫困问题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能源贫困的特征、衡量与扶贫成效 6.1 中国能源贫困的特征 6.2 中国能源贫困的衡量 6.3 中国能源扶贫政策与成效 6.4 本章小结 7 隐形能源贫困研究及人情支出对能源贫困的影响 7.1 中国家庭隐形能源贫困研究 7.2 案例分析:人情支出会导致家庭陷入隐形能源贫困吗?——以四川省为例 7.3 本章小结 8 能源贫困陷阱的形成与突破 8.1 能源贫困陷阱的概念 8.2 能源贫困陷阱的形成机制 8.3 数据分析 8.4 中国家庭的能源贫困陷阱初探 8.5 能源贫困陷阱的突破策略构想 8.6 本章小结 9 性别平等对中国家庭绿色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 9.1 社会规范对绿色消费的影响概述 9.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9.3 研究结果 9.4 本章小结 10 缓解能源贫困的策略与建议 10.1 缓解能源贫困的政策框架 10.2 全方位推进国际间合作 10.3 多区域个性化能源减贫 10.4 多层次实施能源减贫政策 10.5 多维度构建能源发展体系 10.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佳珈,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目前就职业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硕博连读,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联合培养,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近期代表作发表在Energy Policy,Asian Economic Review等知名期刊上。研究方向为:能源消费与行为、能源经济学和微观计量。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